气氛保护式回转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735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氛保护式回转窑,包括有机架、主窑和副窑,主窑内设置有主窑管,副窑内设置有副窑管,主窑管的输入端与一送料部件连接配合,副窑管的输出端与一出料部件连接配合;进一步,所述主窑管的输出端与副窑管的输入端无缝密闭一体式连接,及主窑管和副窑管与一传动系统连接且同步连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可实现气氛保护,进行无氧烧结;2、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3、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了设备的维护量,降低了运行成本;4、节约了能耗,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窑,属于物料加热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气氛保护式回转窑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粉状材料(包括磁性材料)的预烧焙烧工序一般都是在窑炉中进行,而现有的窑炉都是采用两段式窑管,如此空气可以直接进入窑管,造成材料的预烧焙烧是在空气中进行的,烧结出的产品表面往往会形成一层氧化膜。而随着磁材、化工、新材料等 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预烧焙烧中无氧化层产生的新型产品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因此,目前现有的电加热回转窑无法很好的适应新材料等工业的不断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无氧烧结、成本低、能耗低且实用安全的气氛保护式回转窑。为了能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气氛保护式回转窑,包括有机架、主窑和副窑,主窑内设置有主窑管,副窑内设置有副窑管,主窑管的输入端与一送料部件连接配合,副窑管的输出端与一出料部件连接配合;进一步,所述主窑管的输出端与副窑管的输入端无缝密闭一体式连接,及主窑管和副窑管与一传动系统连接且同步连动。进一步,所述主窑管与送料部件的连接部位、副窑管与出料部件的连接部位设置有耐高温填料密封圈。进一步,还包括有一气氛保护系统,气氛保护系统的入气口设置于送料部件与主窑管的连接管上,出气口设置于出料部件的出料罩上。进一步,所述传动系统包括有主机、减速器、托轮滚轮组件及链条传动组件,其中,主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减速器连接配合,托轮滚轮组件设置于主窑管的输入端部和输出端部,链条传动组件分别连接主窑管和减速器动力输出端,以实现主窑管和副窑管的同步连动。进一步,所述送料部件包括有封闭式储料罐和螺旋送料器,其中,螺旋送料器设置于封闭式储料罐下方且通过一连接管与主窑管无缝密闭连接。进一步,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调节丝杆,且主窑管的输入端部至输出端部保留有3 10度倾斜角。进一步,所述主窑内壁设置有硅酸铝纤维、高铝纤维及莫来石轻质砖砌合而成的隔热保温层。进一步,所述主窑于隔热保温层内设置有加热部件,加热部件采用电热硅碳棒。进一步,所述气氛保护系统采用氮气保护气体,氮气流量为O 10L/min。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I、可实现气氛保护,进行无氧烧结;2、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3、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了设备的维护量,降低了运行成本;4、节约了能耗,提闻了广品的质量。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气氛保护式回转窑,包括有机架I、主窑2和副窑3,所述主窑2内壁设置有硅酸铝纤维、高铝纤维及莫来石轻质砖砌合而成的隔热保温层,隔热保温层内设置有电热硅碳棒。上述主窑2内设置有主窑管21,副窑3内设置有副窑管31,主窑管21的输入端与送料部件4连接配合,副窑管31的输出端与出料部件5连接配合,及主窑管21的输出端与副窑管31的输入端无缝密闭一体式连接。进一步,所述主窑管21与送料部件4的连接部位、副窑管31与出料部件5的连接部位设置有耐高温填料密封圈。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一气氛保护系统,气氛保护系统采用氮气保护气体,氮气流量为O 10L/min,其入气口 61设置于送料部件与主窑管的连接管41上,出气口 61设置于出料部件的出料罩51上。上述主窑管21和副窑管31与一传动系统7连接且同步连动,传动系统7包括有主机71、减速器72、托轮滚轮组件73及链条传动组件74,其中,主机71的动力输出端与减速器72连接配合,托轮滚轮组件73设置于主窑管21的输入端部和输出端部,链条传动组件74分别连接主窑管21和减速器动力输出端,以实现主窑管21和副窑管31的同步连动。上述送料部件4包括有封闭式储料罐42和螺旋送料器43,其中,螺旋送料器43设置于封闭式储料罐42下方且通过一连接管41与主窑管21无缝密闭连接。上述机架I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调节丝杆11,且主窑管21的输入端部至输出端部保留有3 10度倾斜角。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物料从封闭式储料罐通过螺旋送料器进入主窑管,主窑管和副窑管同步匀速转动,物料在主窑管和副窑管内向前翻滚流动,且在主窑管内均匀加热,在副窑管内均匀冷却,与此同时,保护气体从气氛保护系统的入气口进入主窑管,对物料直接加压且强迫排走主窑管和副窑管内的空气,保证物料进行无氧烧结,最后,物料从出料部件排出,保护气体从气氛保护系统的出气口排走。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权利要求1.一种气氛保护式回转窑,包括有机架、主窑和副窑,主窑内设置有主窑管,副窑内设置有副窑管,主窑管的输入端与一送料部件连接配合,副窑管的输出端与一出料部件连接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窑管的输出端与副窑管的输入端无缝密闭一体式连接,及主窑管和副窑管与一传动系统连接且同步连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气氛保护式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窑管与送料部件的连接部位、副窑管与出料部件的连接部位设置有耐高温填料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气氛保护式回转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气氛保护系统,气氛保护系统的入气口设置于送料部件与主窑管的连接管上,出气口设置于出料部件的出料罩上。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气氛保护式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有主机、减速器、托轮滚轮组件及链条传动组件,其中,主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减速器连接配合,托轮滚轮组件设置于主窑管的输入端部和输出端部,链条传动组件分别连接主窑管和减速器动力输出端,以实现主窑管和副窑管的同步连动。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气氛保护式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部件包括有封闭式储料罐和螺旋送料器,其中,螺旋送料器设置于封闭式储料罐下方且通过一连接管与主窑管无缝密闭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气氛保护式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调节丝杆,且主窑管的输入端部至输出端部保留有3 10度倾斜角。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气氛保护式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窑内壁设置有硅酸铝纤维、高铝纤维及莫来石轻质砖砌合而成的隔热保温层。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气氛保护式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窑于隔热保温层内设置有加热部件,加热部件采用电热娃碳棒。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气氛保护式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氛保护系统采用氮气保护气体,氮气流量为O 10L/min。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氛保护式回转窑,包括有机架、主窑和副窑,主窑内设置有主窑管,副窑内设置有副窑管,主窑管的输入端与一送料部件连接配合,副窑管的输出端与一出料部件连接配合;进一步,所述主窑管的输出端与副窑管的输入端无缝密闭一体式连接,及主窑管和副窑管与一传动系统连接且同步连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可实现气氛保护,进行无氧烧结;2、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3、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减少了设备的维护量,降低了运行成本;4、节约了能耗,提高了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氛保护式回转窑,包括有机架、主窑和副窑,主窑内设置有主窑管,副窑内设置有副窑管,主窑管的输入端与一送料部件连接配合,副窑管的输出端与一出料部件连接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窑管的输出端与副窑管的输入端无缝密闭一体式连接,及主窑管和副窑管与一传动系统连接且同步连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洪生李德昌李建明苏志聪孔令镇邓江宾严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