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文隆专利>正文

一种气氛炉结构改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01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氛炉结构改造,它主要包括有一炉床,炉床底端设有隔热层,所述炉床和隔热层外缘设有内炉体,封套装置可以密封内炉体底端,其炉床底端延伸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内炉体与炉床设有快速接头;通过本设计方案可避免密封装置组件过热损坏,快速分离内炉体与炉床,进气管引进气氛气体和排气管中排出使用后的气氛气体,由上而下使气氛气体循环,使内炉体内的气氛气体循环良好,由于炉床是作为摆置待烧结组件之用,而烧结完成之组件亦是由内炉体中取出,故在进料、出料的过程中都要将内炉体与炉床分离,其快速接头的设计,可以使进、出料更为方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气氛炉
,尤其是指,一种气氛炉的内炉体和炉床相结合构造的气氛炉结构改造
技术介绍
在电子组件、热导管、粉末冶金等产品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导入不同的气氛气体于气氛炉内进行烧结处理,这个烧结处理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制作过程,因为烧结处理的制作过程攸关电子组件、热导管、粉末冶金等产品质量的好坏。本专利技术人在先的一种气氛炉结构改造的专利申请,该专利主要是气氛炉内设置有炉体、炉床、发热组件及电气控制装置,将待烧结组件置于炉床上,并导入气氛气体而将待烧结组件烧结完成,该气氛炉炉底具有旋动装置以令炉床旋转,炉体下端则具有一气夹板,且炉床外侧相对于气夹板下方处具有顶端开口的沟槽而构成封套装置,该封套装置沟槽内容置有密封材,其待烧结组件置于炉床上,随炉床的旋转而旋转,其封套装置的密封,以阻绝气体外泄和加热更为均匀。该专利主要是利用设置于气氛炉炉底的旋动装置带动炉床旋转,从而使加热更为均匀,在实际运用中,它确能达到预期的功能。然而气氛炉设置旋动装置的作法,增加了气氛炉的制造成本,除此之外其封套装置无法完全密封炉体与炉床,有漏气的现象,若气氛炉使用的气氛气体为危险气体,则具有安全上的隐患;请参阅图1和图2,图中另一种气氛炉结构,其炉床1下方设置封套装置4,封套装置4可以是沙封或隔热层等,该封套装置4与内炉体1间是以一定数量的螺栓11螺合密闭,密封处设置有如硅橡胶等材质的密封套,为了避免密封套的受热损坏,封套装置4下方设置有水冷装置10,在炉床底端延伸设置的隔热层来避免封套装置组件过热损坏,请参阅图3。由于气氛炉的置入待处理物与取出处理完成物是分离内炉体1与炉床2来完成,其炉床2与内炉体1以螺栓11结合的方式,使得置入、取出料件非常不便,需一一拆除结合螺栓,然后还要再一一锁回,为此对于经常要换料处理的气氛炉而言,是非常耗时且不经济的。此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最大的缺陷,此缺陷也是目前气氛炉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气氛炉结构上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氛炉结构改造的设计方案,使置入和取出料件方便、快捷,以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氛炉结构改造,它主要包括有一炉床,炉床底端设有隔热层,所述炉床和隔热层外缘设有内炉体,封套装置可以密封内炉体底端,其炉床底端延伸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内炉体与炉床设有快速接头,以快速分离或结合内炉体与炉床。本技术气氛炉结构改造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设计方案可避免密封装置组件过热损坏,快速分离内炉体与炉床,进气管引进气氛气体和排气管中排出使用后的气氛气体,由上而下使气氛气体循环,使内炉体内的气氛气体循环良好,由于炉床是作为摆置待烧结组件之用,而烧结完成的组件亦是由内炉体中取出,故在进料、出料的过程中都要将内炉体与炉床分离,其快速接头的设计,可以使置入、出料更为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水冷式气氛炉内炉部份分解剖视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水冷式气氛炉内炉部份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剖视示意图。图中1内炉体2炉床3隔热层4封套装置5快速接头6进气管60进气口7排气管70排气口8外炉体80加热空间9模组加热器10水冷装置11螺栓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附图3所示,由图3可知,本技术涉及的气氛炉结构改造,它主要包括有炉床2,炉床2底端设有隔热层3,所述炉床2及隔热层3外缘设有内炉体1,在使用时,其封套装置4密封内炉体1的底端,其炉床2底端延伸设置有隔热层3来避免封套装置4组件,在其炉床2底端延伸设置有隔热层3的结构设计方案,可有效的摒除采用封套装置的现有技术中易漏气的缺陷,或采用水冷装置设置机构,所述内炉体1与炉床2设有快速接头5,以快速分离或结合内炉体1与炉床2,由于炉床2是作为摆置待烧结组件之用,而烧结完成的组件是要由内炉体1中取出,故在进料、出料的过程中都要将内炉体1与炉床2分离,其快速接头5的设计方案,使进、出料时更为方便、快捷。所述内炉体1内设置有进气管6,该进气管6的头端同心外缘设置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外径大于进气管6直径,所述排气管7长度小于进气管6的长度,内炉体1与炉床2为可分离式,并以封套装置4密封,封套装置4在阻绝内部气氛气体外泄,在设置于中央位置的进气管6,经过进气口60,引进气氛气体,排气管7中排出的使用后气氛气体,由排气口70排出,使内炉体1内的气氛气体循环使用,即炉内烧结温度能控制,进而达到均匀加热的功效,能有效提高产品成品率及质量。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配合升降式气氛炉的设置方案,图4中包括外炉体8,外炉体8内设有作为加热用的模组加热器9,并形成一加热空间80,内炉体1可上升至加热空间80,烧结或热处理完成后可下降,并推出炉外,其进气管6是由内炉体1的下方穿设入内炉体1,而排气管7则设于内炉体1下方的进气管6同心外缘处,其气氛气体由内炉体1上端的进气管6出口端进气,并向下循环,而自下端的排气管7排出,由上而下使气氛气体循环良好,更易达成炉内均匀加热的效果,由此而达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设计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气氛炉结构改造,它主要包括有一炉床,炉床底端设有隔热层,所述炉床和隔热层外缘设有内炉体,封套装置可以密封内炉体底端,其炉床底端延伸设置有隔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炉体与炉床设有快速接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氛炉结构改造,它主要包括有一炉床,炉床底端设有隔热层,所述炉床和隔热层外缘设有内炉体,封套装置可以密封内炉体底端,其炉床底端延伸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内炉体与炉床设有快速接头;通过本设计方案可避免密封装置组件过热损坏,快速分离内炉体与炉床,进气管引进气氛气体和排气管中排出使用后的气氛气体,由上而下使气氛气体循环,使内炉体内的气氛气体循环良好,由于炉床是作为摆置待烧结组件之用,而烧结完成之组件亦是由内炉体中取出,故在进料、出料的过程中都要将内炉体与炉床分离,其快速接头的设计,可以使进、出料更为方便。文档编号F27B5/00GK2856895SQ200520119109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5日专利技术者秦文隆 申请人:秦文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氛炉结构改造,它主要包括有一炉床,炉床底端设有隔热层,所述炉床和隔热层外缘设有内炉体,封套装置可以密封内炉体底端,其炉床底端延伸设置有隔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炉体与炉床设有快速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文隆
申请(专利权)人:秦文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