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缸的密封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油缸活塞杆的动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液压伺服系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伺服控制系统对液压缸的动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液压缸的动作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端盖配合处的密封的要求也就更为严格。目前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端盖配合处的密封方式以组合式密封为主,但是,由于组合式密封需要在活塞杆上设置多道密封圈,一般为四道或者五道,这就增大了密封件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并且由于组合式密封的密封件的压缩量一般较大,从而导致密封件与活塞杆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而对于高速液压缸,较大的摩擦力不仅造成液压缸的启动压力较·大,而且导致响应慢,严重影响液压缸的动态性能。因此,如何在保证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端盖在实现动密封的同时,又能减小摩擦力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缸活塞杆的动密封结构,用以解决目前高速油缸的活塞杆与密封件之间的摩擦力过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缸活塞杆的动密封结构,包括油缸前端盖,所述油缸前端盖内部开设有杆腔,所述杆腔靠近缸筒的一端设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缸活塞杆的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前端盖(7),所述油缸前端盖(7)内部开设有杆腔,所述杆腔靠近缸筒(2)的一端设置有密封件安装槽,另一端设置有防尘圈安装槽;穿过所述杆腔,且与所述杆腔间隙配合的活塞杆(4);固定设置于所述杆腔内,且位于所述密封件安装槽与所述防尘圈安装槽之间的导向套(6),所述导向套(6)与所述活塞杆(4)间隙配合;固定卡设于所述密封件安装槽内,且内孔套设于所述活塞杆(4)上的高速支撑环(5),以及固定卡设于所述防尘圈安装槽内,且内孔套设于所述活塞杆的高速防尘圈(8);开设于所述密封件安装槽与所述导向套(6)之间,且与回油道相通的无压泄油口(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文波,朱德辉,李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三河沃达液压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