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兆财专利>正文

带球面型从动活塞的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560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球面型从动活塞的制动器,所述从动活塞、衬套、制动活塞、顶起活塞和制动器座相互之间均采用间隙配合,制动活塞、衬套、顶起活塞外圆面均装有密封圈,所述从动活塞的底部为球面形,球面弧度在200°~250°之间,从动活塞的最高点到活塞圆弧边缘的高度为2mm,从动活塞与衬套之间设有1~2mm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现有制动器中的活塞结构改变,加上一个从动活塞。当制动闸板接触制动环瞬间,从动活塞可随制动闸板的不平行而调整角度,从而消除了切向力,有效的保护了各部分活塞、衬套、油封圈不受损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现有制动器使用寿命提高了3~5倍,同时也提高了制动器的使用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球面型从动活塞的制动器,属于水轮发电机刹车系统的机械制动器

技术介绍
水轮发电机制动停机时,需要制动器的投入。现有制动器的结构主要由两个活塞组成,分别为顶起活塞和制动活塞。由于现有制动器本身无减小切向力的结构,当制动停机时,制动器上的制动闸板在接触制动环的瞬间,由于制动环是从旋转状态直接接触制动闸板,强大的旋转力会直接作用在制动活塞及制动器座上,久而久之会引起制动器中工作零部件的损坏,例如制动器油缸及油封圈受到严重的挤压损伤,直接导致制动器漏气或漏油,给电站的发电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制动器本身无减小切向力的结构,当制动停机时,制动器上的制动闸板在接触制动环的瞬间,由于制动环是从旋转状态直接接触制动闸板,强大的旋转力会直接作用在制动活塞及制动器座上,久而久之会引起制动器中工作零部件的损坏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带球面型从动活塞的制动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球面型从动活塞的制动器,包括制动闸板、制动瓦座、从动活塞、衬套、制动活塞、顶起活塞、制动器座和S封圈,所述顶起活塞、制动活塞和从动活塞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制动器座内,衬套设置在制动器座与从动活塞、制动活塞之间,制动瓦座设置在从动活塞的上部,制动闸板设置在制动瓦座的上部,制动闸板与制动瓦座采用卡板连接;制动瓦座与从动活塞之间、从动活塞与制动活塞之间都采用螺栓连接,从动活塞、衬套、制动活塞、顶起活塞和制动器座相互之间均采用间隙配合,制动活塞、衬套、顶起活塞外圆面均装有密封圈,所述从动活塞的底部为球面形,球面弧度在200° 250°之间,从动活塞的最高点到活塞圆弧边缘的高度为2mm,从动活塞与衬套之间设有I 2mm的间隙。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将现有制动器中的活塞结构改变,加上一个从动活塞。从动活塞底部为球面型,弧度为200° 250°之间,从动活塞最高点到活塞圆弧边缘的高度约为2mm,从动活塞与衬套之间有I 2mm的间隙。当制动闸板接触制动环瞬间,从动活塞可随制动闸板的不平行而调整角度,从而消除了切向力,有效的保护了各部分活塞、衬套、油封圈不受损伤。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实用的优点。相对现有制动器使用寿命提高了 3 5倍,同时也提高了制动器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带球面型从动活塞的制动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带球面型从动活塞的制动器,包括制动闸板I、制动瓦座2、从动活塞3、衬套4、制动活塞5、顶起活塞6、制动器座7和密封圈8,所述顶起活塞6、制动活塞5和从动活塞3自下而上依次设直在制动器座7内,衬套4设直在制动器座7与从动活塞3、制动活塞5之间,制动瓦座2设直在从动活塞3的上部,制动间板I设置在制动瓦座2的上部,制动闸板I与制动瓦座2采用卡板连接;制动瓦座2与从动活塞3之间、从动活塞3与制动活塞5之间都采用螺栓连接,从动活塞3、衬套4、制动活塞5、顶起活塞6和制动器座7相互之间均采用间隙配合,制动活塞5、衬套4、顶起活塞6外圆 面均装有密封圈8,所述从动活塞3的底部为球面形9,球面弧度在200° 250°之间,从动活塞3的最高点到活塞圆弧边缘的高度为2mm,从动活塞3与衬套4之间设有I 2mm的间隙。所述衬套4采用压盖螺栓连接固定在制动器座7与从动活塞3、制动活塞5之间。所述密封圈8的材质是丁腈橡胶,耐油耐压抗摩擦。所述从动活塞3的中心处设有一沉孔10,制动活塞5的中心设有一螺纹孔11,从动活塞3和制动活塞5用螺栓12连接。螺栓12的螺杆直径为30mm、螺纹外径为M20,可完全满足制动器的使用要求。本技术使用时,高压空气由制动器座7右边缸壁上的螺孔进入,由于各部分活塞均装有高性能密封圈8,各活塞之间的密封性非常好,迫使制动活塞5向上升起,从而使从动活塞3、制动瓦座2、制动闸板I均向上升起,由于衬套4固定在与制动器座7同一高度的平面上,固不能移动。当制动闸板I升起大约IOmm距离时,制动闸板I与机组的制动环13相接触,在接触的瞬间由于制动环13是旋转状态,接触面会产生强大的切向力,制动闸板I这时会随着制动环13的不平行而自动找平。这是因为制动器中连接制动闸板I、制动瓦座2的从动活塞3底部为球面形,球面形从动活塞3的圆弧处圆弧大约在200° 250°之间,且从动活塞3和衬套4之间的间隙为I 2_,在接触的瞬间通过活塞底部的球面摆动将强大的切向力减小,从而保护了制动器的零部件不受损害,提高了制动器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技术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带球面型从动活塞的制动器,包括制动闸板、制动瓦座、从动活塞、衬套、制动活塞、顶起活塞、制动器座和S封圈,所述顶起活塞、制动活塞和从动活塞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制动器座内,衬套设置在制动器座与从动活塞、制动活塞之间,制动瓦座设置在从动活塞的上部,制动闸板设置在制动瓦座的上部,制动闸板与制动瓦座采用卡板连接;制动瓦座与从动活塞之间、从动活塞与制动活塞之间都采用螺栓连接,从动活塞、衬套、制动活塞、顶起活塞和制动器座相互之间均采用间隙配合,制动活塞、衬套、顶起活塞外圆面均装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活塞的底部为球面形,球面弧度在200° 250°之间,从动活塞的最高点到活塞圆弧边缘的高度为2mm,从动活塞与衬套之间设有I 2mm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球面型从动活塞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采用压盖螺栓连接固定在制动器座与从动活塞、制动活塞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球面型从动活塞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活塞的中心处设有一沉孔,制动活塞的中心设有一螺纹孔,从动活塞和制动活塞用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球面型从动活塞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螺栓的螺杆直径为 3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球面型从动活塞的制动器,所述从动活塞、衬套、制动活塞、顶起活塞和制动器座相互之间均采用间隙配合,制动活塞、衬套、顶起活塞外圆面均装有密封圈,所述从动活塞的底部为球面形,球面弧度在200°~250°之间,从动活塞的最高点到活塞圆弧边缘的高度为2mm,从动活塞与衬套之间设有1~2mm的间隙。本技术将现有制动器中的活塞结构改变,加上一个从动活塞。当制动闸板接触制动环瞬间,从动活塞可随制动闸板的不平行而调整角度,从而消除了切向力,有效的保护了各部分活塞、衬套、油封圈不受损伤。本技术相对现有制动器使用寿命提高了3~5倍,同时也提高了制动器的使用安全性。文档编号F16D125/06GK202628894SQ201220289160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球面型从动活塞的制动器,包括:制动闸板、制动瓦座、从动活塞、衬套、制动活塞、顶起活塞、制动器座和密封圈,所述顶起活塞、制动活塞和从动活塞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制动器座内,衬套设置在制动器座与从动活塞、制动活塞之间,制动瓦座设置在从动活塞的上部,制动闸板设置在制动瓦座的上部,制动闸板与制动瓦座采用卡板连接;制动瓦座与从动活塞之间、从动活塞与制动活塞之间都采用螺栓连接,从动活塞、衬套、制动活塞、顶起活塞和制动器座相互之间均采用间隙配合,制动活塞、衬套、顶起活塞外圆面均装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活塞的底部为球面形,球面弧度在200°~250°之间,从动活塞的最高点到活塞圆弧边缘的高度为2mm,从动活塞与衬套之间设有1~2mm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兆财
申请(专利权)人:邓兆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