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大吨位顶压型前卡千斤顶。
技术介绍
我国目前多根钢绞线(大于2)预应力张拉所采用的千斤顶多数为圆筒式穿心千斤顶,在张拉时采用限位板对夹片进行限位以增加夹片与钢绞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预应力锚具顺利进入自锁状态。少数采用的前卡式千斤顶也只是将限位板内置到千斤顶内部,虽然可以节省大量钢绞线,但是对夹片的限位方式仍然是普通的限位板。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对夹片施加很大的预压力,在野外的复杂工况经常会出现预应力锚具不能顺利进入自锁状态的现象(也就是滑束现象),这就给预应力张拉操作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每年我国都会发生很多起由于滑束造成的重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滑束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吨位顶压型前卡千斤顶,在预应力张拉时能够在张拉的同时对夹片施加足够大的预压力,以保证预应力锚具能够顺利进入自锁状态。从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节省所使用的钢绞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大吨位顶压型前卡千斤顶,包括自外向内嵌套安装的油缸外壳、活塞和穿心套,油缸外壳上设有两组双向油路管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吨位顶压型前卡千斤顶,包括自外向内嵌套安装的油缸外壳、活塞和穿心套,油缸外壳上设有两组双向油路管道,管道分别与进程油箱和回程油箱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6)在回程油箱(13)一侧上设有至少一个导流通道(11),千斤顶在活塞(6)与穿心套(14)之间设置有顶推套(5),导流通道(11)与活塞行程的空腔(15)相连通,顶推套(5)与顶推盘(7)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