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金岭专利>正文

大吨位顶压型前卡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243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大吨位顶压型前卡千斤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自外向内嵌套安装的油缸的油缸外壳、活塞和穿心套,活塞的端部内孔中设置有限位板和工作夹片,油缸的油缸外壳上设有两组双向油路管道,管道分别与进程油箱和回程油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活塞在回程油腔上设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与活塞行程的回程油腔相连通,在活塞与穿心套之间设置有顶推套,顶推套与顶推盘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夹片所施加的预压力采用的是液压方式,在野外施工的复杂工况也能保障预应力锚具能够稳定、顺利的进入自锁状态,大大提高了预应力张拉操作的安全性。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时候还能够大量的节约钢绞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大吨位顶压型前卡千斤顶
技术介绍
我国目前多根钢绞线(大于2)预应力张拉所采用的千斤顶多数为圆筒式穿心千斤顶,在张拉时采用限位板对夹片进行限位以增加夹片与钢绞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预应力锚具顺利进入自锁状态。少数采用的前卡式千斤顶也只是将限位板内置到千斤顶内部,虽然可以节省大量钢绞线,但是对夹片的限位方式仍然是普通的限位板。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对夹片施加很大的预压力,在野外的复杂工况经常会出现预应力锚具不能顺利进入自锁状态的现象(也就是滑束现象),这就给预应力张拉操作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每年我国都会发生很多起由于滑束造成的重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滑束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吨位顶压型前卡千斤顶,在预应力张拉时能够在张拉的同时对夹片施加足够大的预压力,以保证预应力锚具能够顺利进入自锁状态。从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节省所使用的钢绞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大吨位顶压型前卡千斤顶,包括自外向内嵌套安装的油缸外壳、活塞和穿心套,油缸外壳上设有两组双向油路管道,管道分别与进程油箱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吨位顶压型前卡千斤顶,包括自外向内嵌套安装的油缸外壳、活塞和穿心套,油缸外壳上设有两组双向油路管道,管道分别与进程油箱和回程油箱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6)在回程油箱(13)一侧上设有至少一个导流通道(11),千斤顶在活塞(6)与穿心套(14)之间设置有顶推套(5),导流通道(11)与活塞行程的空腔(15)相连通,顶推套(5)与顶推盘(7)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岭
申请(专利权)人:李金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