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的飞机扰流板舵面的结构
技术介绍
飞机扰流板通常设置于机翼上表面,通过其开启与闭合调整机翼上表面的气流形式;扰流板是由舵面和舵面与机翼相连接的操纵、悬挂接头构成。通常的复合材料扰流板舵面的结构如图I所示,由截面为梯形的蜂窝芯7和与蜂窝芯7低端连接的楔形的尾缘条5、蜂窝芯7高端凹槽处起封严作用的封严挡块6、与蜂窝芯7高端侧面连接的梁3以及蜂窝芯7两侧连接的Z字型或槽型端肋4构成楔形夹板,楔形夹板的上下两面由平板状上蒙皮I和平板状下蒙皮2封严。由于端肋4的Z字型或槽型结构导致低端处的高度不能制成很低,故此必须通过楔形的尾缘条5对蜂窝芯7进行封堵,导致整个扰流板舵面成型过程中需连接配合的面较多,装配工艺性复杂,产品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整个扰流板舵面成型过程中需连接配合的面,改善装配的工艺性,提高扰流板舵面成型的稳定性,特披露一种改进的复合材料扰流板舵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复合材料扰流板舵面的结构如图2所示,取消通常扰流板舵面结构中的Z字型或槽型端肋4和尾缘条5,相应地将平板状下蒙皮2改为两侧带有向上斜收侧板的下壁板8,将截面为梯形的蜂窝芯7改为截面为三角形、两侧为与向上斜收侧板的下壁板8的侧板相匹配的蜂窝芯9 ;蜂窝芯7的梯形截面改为三角形的截面恰好可以弥补取消尾缘条5的空间,下蒙皮2增加的侧板和与其相应的蜂窝芯7两侧的改进将弥补取消Z字型或槽型端肋4的空间,蜂窝芯9高端连接的梁3和封严挡块6保持与通常扰流板舵面结构中的一致,封严挡块6将蜂窝芯9高端的凹槽封严,封严挡块6的下表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机的复合材料扰流板舵面,其是上蒙皮(1)、下壁板(8)将蜂窝芯(9)的低端和两侧封严,封严挡块(6)将蜂窝芯(9)高端凹槽处封严,连接的梁(3)将蜂窝芯(9)高端封严构成,其特征在于:下壁板(8)为两侧带有向上斜收侧板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佳,俞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