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脱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3991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脱模系统,其包括:基座,基座包括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收容通孔;模仁组件,穿置于收容通孔,模仁组件包括模具型腔,模仁组件外侧活动设置有若干滚珠,若干滚珠抵持收容通孔侧壁,模仁组件通过若干滚珠在收容通孔中水平旋转配合推出组件完成对成型塑件的旋转脱模。该旋转脱模系统,通过收容通孔收容模仁组件,并在模仁组件上活动设置滚珠,模仁组件通过若干滚珠在收容通孔中水平旋转,配合位于模仁组件下方的推出组件,实现对成型塑件的旋转出模,采用滚珠转动形式,保证其使用寿命的同时,降低了旋转脱模系统的修护成本,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脱模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当前许多新材料的某些物理性能已经接近或超过金属,同时,在耐酸碱、耐腐蚀等方面更远远超过了金属,前述新材料中,常见的塑料由于可塑性强、耐化学腐蚀能力强、并且绝缘性好等诸多优点在某些方面有广泛应用。目前,针对形状较复杂的塑料产品,多采用注射成型以及后续的顶出脱模结合的方式来制备,然而某些成型塑件,其外侧的具有凸部,并且该凸部的延伸方向与塑件在脱模过程中的顶出方向不一致,使得该成型塑件在脱模过程中,还需要提供额外转动力使得成型塑件在顶出过程中旋转,从而完成该种塑件的旋转脱模,现有的旋转脱模系统通常采用 在注塑机内设置转动槽道,并在型腔壁的外围设置卡持部,通过该卡持部与转动槽道配合带动型腔壁转动,但是采用卡持部与转动槽道的组合形式需要提供较大的驱动力来驱动型腔壁旋转,提高了该旋转脱模系统脱模耗能,同时该种转动槽道维护周期较短,增加了该种旋转脱模系统的维护成本。因此,非常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旋转脱模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动效率高的旋转脱模系统。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脱模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脱模系统,用于使成型塑件旋转脱离模具型腔,其特征在于,该旋转脱模系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收容通孔;模仁组件,穿置于所述收容通孔,所述模仁组件包括模具型腔;推出组件,位于所述模仁组件的下方,所述推出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将成型塑件推出模具型腔;其中,所述模仁组件外侧活动设置有若干滚珠,所述若干滚珠抵持所述收容通孔侧壁,所述模仁组件通过所述若干滚珠在所述收容通孔中水平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茂刘荣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星诺奇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