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军专利>正文

舵机外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9526 阅读:5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舵机外部结构,包括内置有动力电机以及齿轮组传动机构的舵机本体、可选择的设置在舵机本体上用于固定舵机本体或作为舵机本体摇臂的U型支架,舵机本体的一侧表面设有驱动外部结构旋转的输出轴,输出轴里端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舵机本体相对两侧表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用于固定舵机本体的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一种U型支架,既可用来固定舵机,也可作为舵机的摇臂,减少了支架的模具成本;在舵机相对两侧表面设螺纹孔,在舵机两端的端部设固定片,为舵机提供多种固定方式,且为舵机连接外部结构提供灵活多变的连接方式,舵机既可驱动U形支架旋转,还可带动外部轴上的其他部件,从而扩大了舵机的应用场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舵机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机器人中的舵机外部结构
技术介绍
舵机最早出现在航模运动中,在航空模型中,飞行机的飞行姿态通过调节发动机和各个控制舵面来实现。以四通飞机为例,通过调节飞机的发动机进气量来控制发动机的拉力(或推力);通过副翼舵面(安装在飞机机翼后缘来控 制飞机的横滚运动;通过水平尾舵面来控制飞机的俯仰角;通过垂直尾舵面来控制飞机的偏航角等。通常舵机主要包括安装在输出轴上的舵盘、减速齿轮组、位置检测器、电机、控制电路板等,舵机通过舵盘与外部需要转动的部件连接。其工作原理为控制电路板接收来自信号线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机转动,电机带动一系列齿轮组,减速后传动至舵盘,使舵盘转动,与舵盘连接的位置检测器输出一个电压信号到控制电路板,进行反馈,然后控制电路板根据所在位置决定电机的转动方向和速度,从而达到目标停止。舵机具有体积紧凑,便于安装;输出力矩大,稳定性好;控制简单,便于和数字系统接口等特点,其作为一种位置伺服的驱动器,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驱动当中,因此,舵机不仅应用在航模运动中,在其他需要操作性动作的模型运动中均可应用到舵机,比如在船模上通过舵机来控制尾舵,在车模中通过舵机来转向等,同时舵机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比如机器人的关节等。传统的机器人舵机与其他结构的连接接口是位于舵机两侧的耳片,这种结构基于飞行模型或者船用模型而设计,但是若使用舵机作为机器人的关节,这种结构的连接方式则会带来很大不便,并且连接方式单一,同时其通常至少需要两个专门的支架,其中一个支架用来固定舵机,另一个支架用来做舵机的摇臂,由此增加了支架模具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且具有灵活多变的连接方式的舵机外部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舵机外部结构,包括内置有动力电机以及齿轮组传动机构的舵机本体,所述舵机本体的一侧表面设有用于驱动外部结构旋转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里端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舵机本体的输出轴所在的侧表面及其相对的侧表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用于将所述舵机本体固定于外部支撑体上的螺纹孔。优选地,所述外部结构为旋转轴,所述输出轴具有中心孔,所述输出轴的外端的周侧表面设有一螺钉孔,所述旋转轴从所述输出轴的外端套于所述中心孔内,并通过安装在所述螺钉孔的紧固螺钉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优选地,所述外部结构为舵盘,所述输出轴的外端的周侧表面设有固定齿,所述舵盘套设在所述输出轴的外端的周侧表面的固定齿上,所述输出轴具有中心孔,且所述输出轴的中心孔的里端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一螺钉从所述舵盘的外端面穿过所述输出轴的中心孔与所述内螺纹配合,将所述舵盘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优选地,该舵机外部结构还包括至少一设置在所述舵机本体上、用于固定所述舵机本体或作为所述舵机本体的摇臂的U型支架。优选地,一所述U型支架的一自由端与所述舵盘固定连接,所述舵机本体上相对所述输出轴所在的侧表面的另一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输出轴同轴的虚轴,所述虚轴固定在所述舵机本体上,该U型支架的另一端套于所述虚轴上,且与所述虚轴可旋转连接。优选地,所述舵机本体的两端的端部分别设有一用于固定所述舵机本体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有螺钉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固定片上的螺钉孔,将所述舵机本体固定在外部支撑体上。优选地,所述螺纹孔与外部支撑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相对两侧表面的螺纹孔对应同轴设置,所述输出轴所在的侧表面上的螺纹孔与所述输出轴并排设置;另一所述U型支架的两自由端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相对两侧表面对应的螺纹孔固定连接,该另一 U型支架与外部支撑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螺纹孔为由所述舵机本体的相对两侧表面向外凸设的带有内螺纹的圆柱凸台;所述外部支撑体为带有若干安装孔的连接板。优选地,所述U型支架上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U型支架通过所述安装孔与外部支撑体固定连接;或者通过所述安装孔驱动外部件运动。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舵机外部结构,只需要一种U型支架,该U型支架既可以用来固定舵机,也可以作为舵机的摇臂,从而较少了支架的模具制作成本;同时,在舵机的相对两侧表面设置螺纹孔,并在舵机的两端的端部设置固定片,不仅为舵机提供多种固定方式,而且为舵机连接外部结构提供灵活多变的连接方式,此外,本技术舵机不仅可以用来驱动支架,还可以方便的带动外部轴旋转,在外部轴上连接其他部件由舵机驱动,由此,扩大了舵机的应用场景,为舵机的使用提供了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舵机外部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舵机外部结构较佳实施例中舵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舵机外部结构较佳实施例中舵机本体的输出轴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舵机外部结构较佳实施例中舵机本体与舵盘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舵机外部结构较佳实施例中舵机本体连接外部旋转轴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舵机本体的第一种固定方式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舵机本体的第二种固定方式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采用一种U型支架,该U型支架既可以用来固定舵机,也可以作为舵机的摇臂,以较少支架模具的制作成本;同时,在舵机的相对两侧表面设置螺纹孔,并在舵机的两端的端部设置固定片,为舵机提供多种固定方式,并为舵机连接外部结构提供灵活多变的连接方式,通过舵机的输出轴还可以方便的带动外部轴旋转,驱动外部轴上连接的其他部件,以扩大舵机的应用场景,为舵机的使用提供方便。请一并参照图I至图7所示,图I为本技术舵机外部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舵机外部结构,包括舵机本体I、舵盘4以及两个U型支架2、3,其中如图2所示,图2是本技术舵机外部结构较佳实施例中舵机本体I的结构示意图,舵机本体I内置有动力电机以及传递动力的齿轮组传动机构,该舵机本体I为块状,其具有相对的两侧表面14、15,以及位于相对两侧表面14、15的两端的端部(图中未不出)。在相对的两侧表面14、15中,其中一侧表面14上设有一输出轴11,该输出轴11与舵机本体I内置的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输出轴11由传动机构驱动可以带动外部结构旋转。 其中,外部结构可以为本实施例中的舵盘4,也可以为外部的旋转轴(如图5所示)O如图3所示,图3是本技术舵机外部结构较佳实施例中舵机本体I的输出轴11的放大示意图,该输出轴11具有里端和外端,输出轴11的里端与传动机构联接,外端与舵盘4、外部旋转轴等外部结构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输出轴11为具有中心孔112的空心轴套,该中心孔112的里端部分为带有内螺纹的M4的螺纹孔,外端部分为通孔,通孔的直径可以选用4_,输出轴11的外端的周侧表面设有固定齿111,舵盘4具有用于套在输出轴11上的中心孔,且该舵盘4的中心孔内也设有与输出轴11外端周侧表面配合的固定齿。如图4所示,图4是本技术舵机外部结构较佳实施例中舵机本体I与舵盘4的装配示意图,舵盘4在与输出轴11固定连接时,舵盘4的中心孔套在输出轴11外端周侧表面的固定齿111上,同时,通过一螺钉41从舵盘4的外端面穿过输出轴11外端的通孔与输出轴11里端的螺纹孔配合,将舵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舵机外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有动力电机以及齿轮组传动机构的舵机本体,所述舵机本体的一侧表面设有用于驱动外部结构旋转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里端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舵机本体的输出轴所在的侧表面及其相对的侧表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用于将所述舵机本体固定于外部支撑体上的螺纹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肖文鹏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军肖文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