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膜和成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3369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7:34
第1发明专利技术是在基膜的至少一侧具有A层的叠层膜,A层具有(1)聚己内酯链段、(2)聚硅氧烷链段和/或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段、(3)氨基甲酸酯键,A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0℃。第2发明专利技术是在基膜的至少一侧具有A层的叠层膜,A层具有前述(1)~(3),A层的温度10℃下的损伤修复时间为3秒钟以下。第3发明专利技术是在基膜的至少一侧具有B层的叠层膜,B层具有前述(1)、(3),80℃~150℃下的B层的平均破坏伸长率为65%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叠层膜成型时的追随性、自愈合性、低温时的自愈合性优异,能够在同时需要成型性和自愈合性的用途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叠层膜。本专利技术特别是涉及作为成型材料的成型追随性、耐损伤性优异、且在生产性、成本方面有利的叠层膜。
技术介绍
装饰成型等的成型材料,为了防止成型时的 损伤和在成型后的物品使用过程中的损伤而设置有表面硬化层。但表面硬化层,追随成型的伸展性不足,所以会在成型时发生破裂。在严重时,膜会破裂,表面硬化层剥离。因此,采用以下手段在成型后形成表面硬化层,或在半硬化状态下成型,然后用加热、活性线照射等方式使其完全硬化等的手段。由于成型后的物品已经被立体加工,所以要在后续加工中设置表面硬化层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在半硬化状态下成型时,由于会因成型条件诱发模具污染。因此,作为可追随成型的耐擦伤性材料,近年来人们的注意从通过提高硬度来防止损伤转移到将轻度的损伤进行自我修复的“自愈合材料”上。自愈合材料能够自己修复自身的弾性恢复范围的变形,已知大致有热固化型和使用紫外线、电子束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这两种。专利文献I 2中记载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的自愈合材料,尽管表面硬度高,但伸展性小,所以不适合成型倍率高的成型用途。专利文献3 4所述的热固化型的自愈合材料,低温时的自愈合性差,根据环境温度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27 JP 101880/2010;2010.11.10 JP 251551/2011.一种叠层膜,是在基膜的至少一侧具有A层的叠层膜,A层具有(I)聚己内酯链段、(2)聚硅氧烷链段和/或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段、以及(3)氨基甲酸酯键,A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一30 (TC。2.一种叠层膜,是在基膜的至少一侧具有A层的叠层膜,A层具有(I)聚己内酯链段、(2)聚硅氧烷链段和/或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段、以及(3)氨基甲酸酯键,A层的温度10°C下的损伤修复时间为3秒钟以下。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叠层膜,A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一30 0°C,A层的温度10°c下的损伤修复时间为3秒钟以下。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叠层膜,A层是由组合物形成的层,所述组合物含有带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层膜,含有带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全部成分100质量%中含有If 22质量%的带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层膜,带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是脂肪族异氰酸酯。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层膜,带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是1,6_己二异氰酸酯。8.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叠层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园田和卫长田俊一三村尚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