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换档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在升档过程中检测惯性区段的端点;将在所述惯性区段的被检测端点处施加于啮合侧摩擦元件的液压瞬间降低;以预定的梯度升高被降低的液压,直至达到同步点;并且当可以达到所述同步点时将液压瞬间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基本涉及一种,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升档时用于减轻换档冲击的技术。
技术介绍
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最终目的是体现出顺畅的换档性能。在现有技术中,诸如变扭器的液压传动装置在确保这种顺畅的换档性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即,这种现有的变扭器自身吸收较大比例的振动或冲击,其中,振动或冲击是在换档时由于扭矩中的变化而在传动系统中产生的。因此,能够实现顺畅的换档性能。 但是,在代替变扭器的电动马达通过刚性体连接于变速器的输入轴的并行混合系统等中,不具有液压离合器来物理吸收换档时所产生的扭矩中的变化。因此,就是这种扭矩中的变化导致换档冲击,从而使换档性能明显地恶化。特别地,在换档过程的后期阶段,通常在扭矩中产生急剧变化。在设有变扭器的现有系统的情况下,变扭器的滑移操作吸收扭矩中多数的这种急剧变化,但是在不具有变扭器的系统的情况下,在换档过程的后期阶段,扭矩中的急剧变化是造成换档性能恶化的原因。例如,图I示出了设有现有的变扭器的自动变速器中从i档升档到i+Ι档的情况。为了换档而控制啮合侧液压包括在换档的初始阶段,在填充时间(fill time)之后,以梯度(gradient) SLl升高液压;并且当梯度SLl达到同步点时,以大于梯度SLl的梯度SL2迅速升高液压,从而完成换档。在同步点,由于输出轴和输入轴之间所存在的速度和扭矩中的差异而产生冲击。这种冲击能够被现有的变扭器吸收。但是,在不具有变扭器的系统的情况下,这种冲击作为换档冲击恰恰被传递至传动系统,从而使车辆的换档性能明显地恶化。公开于该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其中通过使用液压使摩擦元件啮合和脱离而进行换档,并且该换档控制方法配置为使得通过在换档的后期阶段减轻或者防止换档冲击的发生,从而增强了换档性能,进而提升了车辆的适销性。出于参考,本专利技术都不仅能够应用于设置有变扭器的现有通用自动变速器,而且能够应用于通过使用液压使摩擦元件啮合和脱离而进行换档的所有类型的自动变速器,无论变扭器是否存在。可以包括在升档过程中检测惯性区段(inertiasection)的端点;将在所述惯性区段的被检测端点处施加于啮合侧摩擦元件的液压瞬间降低;以预定的梯度升高被降低的液压,直至达到同步点;并且当达到所述同步点时将液压瞬间升闻。所述在升档过程中检测惯性区段的端点包括检测这样的时间点作为所述惯性区段的端点,在该时间点处输入轴的转速变得小于通过将输出轴的转速乘以目标传动比并且将预定的转速加上乘积的结果而获得的值。所述液压的瞬间降低包括将所述液压瞬间降低到根据流体温度和输入轴扭矩的函数而确定的水平。所述预定的梯度根据流体温度和输入轴扭矩的函数而确定。 在所述升档的初始填充时间之后,在所述液压的瞬间降低之前,施加于所述啮合侧摩擦元件的所述液压以通过流体温度和输入轴扭矩的函数而确定的第一梯度升高,并且所述预定的梯度根据流体温度和输入轴扭矩的函数而确定,并且被设为小于所述第一梯度的第二梯度。在所述升档的初始填充时间之后,在所述液压的瞬间降低之前,施加于所述啮合侧摩擦元件的所述液压以通过流体温度和输入轴扭矩的函数而确定的第一梯度升高,并且所述液压的瞬间升高包括当假设所述液压以所述第一梯度升高到所述同步点时,将所述液压瞬间升高到能够达到的水平。在所述液压的瞬间升高之后,以大于所述第一梯度的第三梯度升高所述液压,从而完成所述升档。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或更为具体地得以阐明。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的曲线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的流程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的曲线图,其中-Pl (预设降低的压力值)为流体温度与涡轮扭矩的函数,Z B(压力降低区段的梯度)为流体温度与涡轮扭矩的函数,+P2(再压程度)为假设沿着压力梯度Z A达到同步点时的压力。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图示性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这些附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附图标记引用本专利技术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分。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详细地作出引用,这些实施方式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专利技术将与示例性实施方式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括第一步骤S10,该第一步骤SlO为在升档过程中检测惯性区段的端点。在第二步骤S20中,在惯性区段的被检测端点处施加于啮合侧摩擦元件的液压被瞬间降低。在第三步骤S30中,被降低的液压以预定的梯度升高,直至达到同步点。在第四步骤S40中,当达到同步点时,液压被瞬间提升。换而言之,在升档过程中的填充时间和同步点之间,在换档控制方法包括的操作中,啮合侧摩擦元件的已经缓慢升高的控制液压降低至预定水平,从而产生啮合侧摩擦元件的微滑移。于是,换档冲击能够被滑移吸收或减轻。出于参考,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提供动力时的升档情况作为一个实例,但是,本专利技术也可以适用于切断动力时的升档情况,例如惯性行驶状况。在经过了填充时间之后,当经过了预定的时间(在步骤SOl中)时,施加于啮合侧·摩擦元件的液压以第一梯度A缓慢升高(在步骤S02中),其中在填充时间中,在升档开始之后,施加于啮合侧摩擦元件的液压在初始阶段充满空间。此处,第一梯度A是由流体温度和输入轴扭矩的函数而确定的预定值。从而,输入轴的转速Ni缓慢减小。在步骤SlO中,在被检测为惯性区段的端点的时间点处,输入轴的转速Ni变得小于通过将输出轴的转速No乘以目标传动比并且将预定的转速NI加上乘积的结果而获得的值。换而言之,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惯性区段的端点被认为位于当换档冲击在换档的后期阶段产生时的时间点,并且进行压力降低过程的第二步骤S20至第四步骤S40从惯性区段的端点执行。惯性区段的端点的确定包括确定输入轴的转速Ni和输出轴的转速No之间的比率是否达到预定的速比。因此,将要加上通过将输出轴的转速No乘以目标传动比而获得的结果的预定的转速NI为常数,该常数根据达到满意的速比时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转速之差而适当地确定。这能够通过测试和分析而确定。在第二步骤S20中被瞬间降低的液压通过流体温度和输入轴扭矩的函数而确定。此外,液压在第三步骤S30中升高的预定的梯度通过流体温度和输入轴扭矩的另一函数而确定。其可以从预先储存的数据映射图而获得,或者可替代地,其可以通过计算专用的函数公式而获得。这样,液压在第三步骤S30中升高的预定的梯度通过流体温度和输入轴扭矩的函数而确定,其中,确定了第二梯度B小于第一梯度A。S卩,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换档控制方法,包括:在升档过程中检测惯性区段的端点;将在所述惯性区段的被检测端点处施加于啮合侧摩擦元件的液压瞬间降低;以预定的梯度升高被降低的液压,直至达到同步点;并且当达到所述同步点时将液压瞬间升高。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0 KR 10-2011-00595461.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换档控制方法,包括 在升档过程中检测惯性区段的端点; 将在所述惯性区段的被检测端点处施加于啮合侧摩擦元件的液压瞬间降低; 以预定的梯度升高被降低的液压,直至达到同步点;并且 当达到所述同步点时将液压瞬间升高。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在升档过程中检测惯性区段的端点包括检测这样的时间点作为所述惯性区段的端点,在该时间点处输入轴的转速变得小于通过将输出轴的转速乘以目标传动比并且将预定的转速加上乘积的结果而获得的值。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液压的瞬间降低包括将所述液压瞬间降低到根据流体温度和输入轴扭矩的函数而确定的水平。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预定的梯度根据流体温度和输入轴扭矩的函数而确定。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控制方法,其中,在所述升档的初始填充时间之后,在所述液压的瞬间降低之前,施加于所述啮合侧摩擦元件的所述液压以通过流体温度和输入轴扭矩的函数而确定的第一梯度升高,并且 所述预定的梯度根据流体温度和输入轴扭矩的函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炳昱,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