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热镦锻的。
技术介绍
以往,以产品的机械性质的提高与内缩孔的压接这种内部特性的提高为目的,对钢或合金等毛坯施加热镦锻,使晶粒微细化并使组织均匀化。在该镦锻中,若毛坯的长度设为L、直径设为D时的L/D比大,即、相对于D而言L较长的话,在进行镦锻的时候,从轴向被加压的毛坯的中央部分或其附近就会产生压屈。因此,经验上已被人们所知作为不产生压屈的毛坯形状的条件,L/D应在3以下。为了抑制镦锻该长条材料时产生的压屈,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设法使自由变形部分的L/D在3以下。具体而言,为了阻止轴形毛坯的轴向的一部分向径向外侧方向发生 变形,提出了使用阻止向径向外侧方向变形用的圆筒形模具进行镦粗压下,接着反转轴形毛坯并沿轴向进行压缩来对阻止变形的部分进行自由锻的方案。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镦锻方法在如下的方面是较为有效的技术,即、对于L/D超过3的细长的长条毛坯,通过尽可能地抑制向径向外侧方向的变形,能够不产生压屈地进行锻造,从而能够抑制压屈和皱疵的产生。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7-171650号公报上述专利文献I公开的镦锻方法,在即使使用L/D超过3的细长的毛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件的制造方法,该锻件的制造方法利用模具组来进行镦锻,该模具组具备第1按压模、第2按压模以及中间模,所述第1按压模为柱形毛坯的一端的模按压部,所述第2按压模为所述柱形毛坯的另一端的模按压部,所述中间模位于这两个按压模之间且具有柱形的模腔,其特征在于,将已加热的柱形毛坯插入到所述中间模的模腔,将所述第1按压模配置于下方,并将所述第2按压模配置于上方,来进行从所述第2按压模侧对所述柱形毛坯沿轴向按照规定长度进行镦粗压下的第1镦锻工序,接着,连同所述柱形毛坯一起使所述模具组的上下反转,将所述第2按压模配置于下方,并将所述第1按压模配置于上方,来进行从所述第1按压模侧对所述柱形 ...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0 JP 2011-1359871.一种锻件的制造方法, 该锻件的制造方法利用模具组来进行镦锻,该模具组具备第I按压模、第2按压模以及中间模,所述第I按压模为柱形毛坯的一端的模按压部,所述第2按压模为所述柱形毛坯的另一端的模按压部,所述中间模位于这两个按压模之间且具有柱形的模腔, 其特征在于, 将已加热的柱形毛坯插入到所述中间模的模腔,将所述第I按压模配置于下方,并将所述第2按压模配置于上方,来进行从所述第2按压模侧对所述柱形毛坯沿轴向按照规定长度进行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英树,栂贵志,鴫原祐介,福井毅,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