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提取物含有以芦丁计总黄酮的量为50-95wt%,总黄酮提取物中的水仙苷的量为3.5-7.5wt%,牡荆苷的量为0.5-3.0wt%,异牡荆苷的量为0.5-3.0wt%;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粗提:采用水、甲醇、乙醇的其中一种或几种为提取溶媒,进行粗提;精制:以大孔树脂或聚酰胺或硅胶为吸附剂,乙醇或其它有机溶剂为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得的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含有以芦丁计总黄酮的量达50-95wt%,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制备方法简单,有效,适合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可用于调节血脂药物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高血脂症为临床常见疾病,具有病程进展较慢、并发症多的特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脂血症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高血脂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脑部的动脉硬化,可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等疾病;肾脏的毛细血管硬化,可引起肾功能衰竭,从而导致顽固性高血压和尿毒症;血脂过高还会引起脂肪肝,严重者可导致肝 硬化等。据统计,我国3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间,血脂偏闻的比例大约在10-20%左右,估计中国的闻脂血症患者闻达9000万。高血脂的高发病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工作者针对高血脂症的临床特点以及化学合成药的不良反应等问题,结合中医药理论,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结合西医等现代科技手段,使得中医理论对高脂血症有了新的认识。在中医辨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方面,涉及到单味中药、复方、针灸、气功等多层面的研究,经过不懈的努力,在高血脂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法、药物实验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中药复方的调脂机制正在向多机制、全方位地深入研究方向发展。传统中药布洛叶为锻树科植物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 L.)的干燥叶。本品味酸,性凉,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化积、清热利湿的功效。用于饮食积滞、感冒发热、湿热黄疸等。布渣叶主要含有黄酮类、生物碱、三萜类、挥发油类等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主要有牡荆苷、异牡荆苷、水仙苷等。经检索,尚未发现关于布渣叶总黄酮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脑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脑梗死、脂肪肝以及有关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所述提取物含有以芦丁计总黄酮的量为50_95wt%。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取物含有以芦丁计总黄酮的量为80_90wt%。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总黄酮提取物中的水仙苷的量为3. 5-7. 5wt%,牡荆苷的量为O. 5-3. 0wt%,异牡荆苷的量为O. 5-3. 0wt%。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总黄酮提取物中的水仙苷的量为5. 5-7. 5wt%,牡荆苷的量为I. 8-3. 0wt%,异牡荆苷的量为I. 8-3. 0wt%。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粗提将布渣叶以水、甲醇、乙醇的其中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溶液为提取溶媒,进行提取,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布渣生药浓度为O. 5-5g/ml,得粗提物;(2)精制将步骤(I)所得的粗提物,以大孔树脂为吸附剂,先以水或体积分数为1-20%的乙醇溶液或体积分数为1-20%的甲醇溶液为洗脱液,进行洗脱,直至洗脱液无色;再以体积分数为60-90%的乙醇溶液或甲醇溶液为洗脱液,进行分离,收集体积分数为60-90%的乙醇溶液或甲醇溶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或将步骤(I)所得的粗提物,以聚酰胺为吸附剂,以体积分数为10-95%的乙醇溶液或甲醇溶液为洗脱液,进行分离,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或将步骤(I)所得的粗提物,以硅胶为吸附剂,先以氯仿-甲醇为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的洗脱液依次为氯仿-甲醇的体积比为4 1、3 1、2 1、1 I;后以甲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的洗脱液依次为体积分数为100%甲醇、80%甲醇溶液、60%甲醇溶液、30%甲醇溶液,收集氯仿-甲醇的体积比从3 I梯度变化至体积分数为100%的甲醇,再梯度变化到体积分数为30%甲醇溶液的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布渣叶 总黄酮提取物。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I)所述的提取剂为体积分数60-95%的乙醇溶液或甲醇溶液;所述步骤(2)中,以大孔树脂为吸附剂,先以水或体积分数为10-15%的乙醇溶液或体积分数为10-15%的甲醇溶液为洗脱液;再以体积分数为80-90%的乙醇溶液或甲醇溶液为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体积分数为80-90%的乙醇溶液或甲醇溶液洗脱液,减压蒸馏,即得;或所述步骤(2)中,以聚酰胺为吸附剂,先以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或甲醇溶液为洗脱液;再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或甲醇溶液为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2次洗脱液,减压蒸馏,即得。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对步骤(2)所得的提取物,采用乙酸乙酯进一步萃取,得到以芦丁计总黄酮的量为80-95wt%的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所述的大孔树脂为HPD100、HPD200、HPD300、HPD450、D101、D201、D301、AB-8、ZTC-5 的其中一种。一种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降血脂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在制备防治冠心病、心脑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脂肪肝、高血压或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物制得的剂型可以为片剂、颗粒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合剂、口服液、糖浆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凝胶剂、粉剂、滴丸、缓释片、粉针、固体分散体、微囊、微丸、微乳中的任何一种。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中含有以芦丁计总黄酮的量达50_95wt% ;所得总黄酮提取物可应用于制备降血脂,防治冠心病、心脑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脂肪肝、闻血压或糖尿病等与闻血脂有关的并发症的药物中。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有效,适合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所制得的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以芦丁为对照品,在500nm处测定吸收度,并计算总黄酮的含量。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中水仙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的测定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采用十八烷基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为流动相八,0. 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10min,25-30%A ;10-25min, 30%A ;25-50min, 30_35%A ;50-60min, 35%A),检测波长 320nm ;柱温 25 °C ;流速0.8mL · miiT1 ;理论塔板数以牡荆苷计不低于2000。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I一种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I)粗提将布渣叶粉碎,采用醇提水沉提取法,加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过滤,合并各次滤液,回收乙醇至无乙醇味,再浓缩至适宜浓度,加适量水搅拌均匀,静置,待沉淀完全后,倾出上清液,药液浓缩至布渣生药浓度为O. 5g/ml,得粗提物,备用;(2)精制采用非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HPD-100进行分离,首先将上述粗提物以1.5BV/h的速度通过已预处理的径高比为1:8的HPD-100大孔树脂吸附,待全部通过树脂柱后,用水洗脱至无色,再用2. 5BV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以l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收集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后,即得到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含有以芦丁计总黄酮的量为50?95wt%。
【技术特征摘要】
1.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含有以芦丁计总黄酮的量为50_95wt%o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含有以芦丁计总黄酮的量为80-90wt%。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黄酮提取物中的水仙苷的量为3. 5-7. 5wt%,牡荆苷的量为O. 5-3. Owt%,异牡荆苷的量为O. 5-3. Owt%。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黄酮提取物中的水仙苷的量为5. 5-7. 5wt%,牡荆苷的量为I. 8-3. Owt%,异牡荆苷的量为I. 8-3. Owt%。5.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粗堤将布渣叶以水、甲醇、こ醇的其中ー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溶液为提取溶媒,进行提取,过滤,将滤液浓缩至布渣生药浓度为O. 5-5g/ml,得粗提物; (2)精制将步骤(I)所得的粗提物,以大孔树脂为吸附剂,先以水或体积分数为1-20%的こ醇溶液或体积分数为1-20%的甲醇溶液为洗脱液,进行洗脱,直至洗脱液无色;再以体积分数为60-90%的こ醇溶液或甲醇溶液为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体积分数为60-90%的こ醇溶液或甲醇溶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 或将步骤(I)所得的粗提物,以聚酰胺为吸附剂,以体积分数为10-95%的こ醇溶液或甲醇溶液为洗脱液,进行分离,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布渣叶总黄酮提取物; 或将步骤(I)所得的粗提物,以硅胶为吸附剂,先以氯仿-甲醇溶液为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的洗脱液依次为氯仿-甲醇的体积比为4 1、3 1、2 1、1 I;后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冬梅,陈玉兴,毕晓黎,张建军,曾晓会,李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孙冬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