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宫焕章专利>正文

三层模座结构的薄板冲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324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三层模座结构的薄板冲模是用薄钢板制造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等主要零件的薄板冲模,其通用模架采用三层模座结构,除安装凸模的上模座(1)、安装凹模的下模座(2)外,在下模座的下面设有底座(3)。在下模座与底座之间设有翻板机构,依靠冲裁时下模座与底座之间相对运动的带动,使凹模在冲裁时被垫实,冲裁结束回程时翻板机构使冲下的零件滑出冲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既制造经济、快速,又操作方便、准确、效率高的简易冲模。(*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层模座结构的薄板冲模本技术涉及一种用薄钢板制造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等主要零件的板料冲裁模具,通称薄板冲模。现有技术中,较早的薄板冲模的结构是将用薄钢板制造的上、下模板的一端叠在一起,用点焊或铆接的方法紧固成夹板状,又称夹板冲模。这种结构的薄板冲模使用时操作者须一手持模具,一手持待冲板料,操作、卸料不便,生产效率很低,仅适用于少量零件的生产。一种改进的结构见“模具通讯”一九八二年第4期总第35期,该结构凸模和凸模固定板固定在模架的上模座上,凹模由四只卸料螺钉吊装在凸模固定板上,凸模、凹模之间由二个小导柱导向。下模座上有一卸料垫板,冲裁后在弹簧作用下向上翻起,使冲下的零件(或废料)沿斜面滑出冲模。这种结构的薄板冲模由于凸模、凹模之间的间距较小,加上导向的小导柱使冲压时观察送料困难,操作不便;冲裁过程中,板料与凸模、凹模同时下降较大距离,板料容易移动,定位不准,影响生产效率和冲件质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薄板冲模,它能在保持薄板冲模制造简易、经济、快速的同时,能与普通结构冲裁模一样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和高效。本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模具采用三层模座的结构,除与普通冲模一样有按装凸模的上模座、按装凹模的下模座外,在下模座的下面设有底座。上、下模座由导柱导向,下模座的中央有一长方孔,在底座的中央有相同尺寸的垫块与之相配合,该垫块上有一铰接的翻板,在非工作状态翻板由下模座将其前端抬起,呈倾斜15°~20°。在下模座与底座之间装有四只轴向限位的导柱和压缩弹簧,在非工作状态时下模座和底座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冲压时,冲床滑枕带动上模座向下运动,至凸模接触到凹模上的板料后,凸模推动板料、凹模使整个下模座部分向下移动。随着下模座的向下移动,底座垫块上的翻板倾斜角度逐渐变小,当移动到下模座下表面与底座上表面接触时,底座垫块上的翻板由斜变平并与凹模垫板(或凹模板)下表面接触,垫实,上模座继续下降,完成冲裁工作。当冲床滑枕上升时,下模座在压缩弹簧作用下与上模座同时上升,下模座上升到一定距离,由于四只导柱的限位而停止。随着下模座的上升,抬起底座垫块上翻板的前端使翻板倾斜,使冲裁下落到翻板上的零件(或废料)滑出模具外。为保证卸料的可靠,在下模座上表面的前部设有压缩空气喷咀。本技术用薄钢板制造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等主要零件,模架通用,保持了薄板冲模制造简易、经济、快速的特点,同时由于凸模、凹模之-->间有较大的间距,没有导向用小导柱,和普通结构冲模一样视野开阔,操作方便;在冲裁时,凸模与板料、凹模接触后,推动板料、凹模下降一较短距离,在这期间板料被夹紧在凸、凹模之间,直至完成冲裁,保证了定位准确、可靠和冲件的质量,生产效率有较大提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叙。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压缩空气喷咀部分取掉凹模的局部视图。参见图1~图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薄钢板制造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等主要零件的板料冲裁模,其特征在于其通用的模架有三层模座,除安装凸模的上模座(1)、安装凹模的下模座(2)外,在下模座(2)的下面设有底座(3)。下模座(2)和底座(3)之间装有轴向限位的导柱(4)、压缩弹簧(5),使下模座(2)与底座(3)在非工作状态保持一定的间距。在底座(3)上有一排件翻板机构,在冲裁过程中,依靠下模座(2)与底座(3)之间的相对移动,带动排件翻板机构动作,保证冲裁时凹模被垫实,冲裁结束冲床回程时,将冲下的零件(或废料)排出模具。凸模(7)以定位铆钉(8)固定在凸模固定板(9)上,凸模固定板(9)以螺钉(10)紧固在上模座(1)上,凹模(14)、凹模垫板(12)以螺钉(10)紧固在下模座(2)上。排件翻板机构是这样设置的:在下模座(2)的中央有一长方形通孔,在底座(3)的中央有一相同尺寸的垫块(11)与之相配合,垫块(11)上有一铰接的翻板(6),翻板(6)非铰接的一端搭在下模座(2)中央长方孔的前面台阶边沿上,垫块(11)与翻板(6)厚度之和与下模座(2)配作一致。下模座(2)的后部开有向下倾斜的滑槽(13)。在冲裁时,冲床滑枕带动上模座(1)下降,至凸模(7)与凹模面上的坯料接触后,推动下模座(2)下降,随着下模座的下降,翻板(6)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小,当下模座(2)的下表面与底座(3)的上表面接触时,翻板(6)相对垫块的倾斜角度变为零,翻板(6)上表面与凹模垫板(12)下表面接触,使凹模垫板(12)被垫实,冲床滑枕继续下降,完成冲裁。冲裁结束后,冲床滑枕带着上模座(1)上升,下模座(2)在弹簧(5)的作用下上升,使翻板(6)的前端抬高,翻板(6)倾斜,使冲下的零件(或废料)滑出冲模。为加大倾斜角度,使用本冲模时冲床床身应倾斜不小于20°。为保证排件的顺利、可靠,在下模座(2)中央长方孔前设有压缩空气扇形喷咀结构,见图3所示。其特征是在下模座(2)的上表面前部加工有深度为0.5~1.5毫米的扇形槽与长方孔相通,该槽与安装在下模座(2)上的凹模垫板(12)(或凹模板)形成喷咀。该槽与压缩空气源相通,在冲裁-->结束下模座(2)回到上端位置后接通压缩空气,吹出的压缩空气促进冲下的零件(或废料),滑出冲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三层模座结构的薄板冲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层模座结构的薄板冲模,该冲模的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等主要零件是用薄钢板制造的,其特征在于其通用的模架有三层模座,除安装凸模的上模座(1)、安装凹模的下模座(2)外,在下模座(2)的下面设有底座(3),下模座(2)和底座(3)之间装有轴向限位的导柱(4)、压缩弹簧(5),使下模座(2)与底座(3)之间在非工作状态保持一定的间距,下模座(2)的中央有一长方形通孔,在底座(3)中央有相同尺寸的垫块(11)与之相配合,垫块(11)上有一铰接的翻板(6),翻板(6)非铰接的一端搭在下模座(2)中央长方孔的前边台阶边沿上,垫块(11)与翻板(6)的厚度之和与下模座(2)厚度配作一致,下模座的后部开有向下倾斜的滑槽(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层模座结构的薄板冲模,该冲模的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等主要零件是用薄钢板制造的,其特征在于其通用的模架有三层模座,除安装凸模的上模座(1)、安装凹模的下模座(2)外,在下模座(2)的下面设有底座(3),下模座(2)和底座(3)之间装有轴向限位的导柱(4)、压缩弹簧(5),使下模座(2)与底座(3)之间在非工作状态保持一定的间距,下模座(2)的中央有一长方形通孔,在底座(3)中央有相同尺寸的垫块(11)与之相配合,垫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焕章
申请(专利权)人:宫焕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