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312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包括外框架和可在外框架内滑动的内箱体,外框架底部沿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根装设有滚轮的第一U形筋,外框架底部沿宽度方向还设有至少两根用来与电动汽车相连接的第二U形筋;内箱体下底板上设有至少两根装设有导轨的第一立柱,外框架后侧板设有第一充电孔,内箱体后侧板设有第二充电孔,通过在第一U形筋上装设有滚轮,在第一立柱上装设有导轨,内箱体可在外箱体内滑动,通过第二U形筋,将电动汽车电池箱牢牢固定在电动汽车内,通过第一充电孔和第二充电孔,电动汽车电池箱外接充电端子,可以对电动汽车电池进行充电,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电动汽车受电池充电时间和所剩电量的限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箱,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油价的节节攀升和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关注,电动汽车作为零排放无污染的车辆,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大众的支持。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关键技术在于电池,电池一次充电的充电时间,和电池充满电后电动汽车所能行驶的里程数都成为电池发展的核心技术。现有的电池一次充电时间多为5-8小时,这样对于急需充电而又要使用的电动汽车来说,充电时间太久,车主只能等充电结束后再使用电动汽车,或者直接改乘别的交通工具。众所周知,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受电池电量的限制,虽然国家在很多地区建设了充电桩,但是充电桩在对电池充电的过程中,仍需要电池与电动汽车于一体进行充电,充电期·间电动汽车无法行驶,因而造成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电池电量影响较大。因此,如何能够提前对备用电池进行充电,当电动汽车电池处于弱电或者无电状态下,车主可以及时更换已经充满电的电池,成为本
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通过在所述外框架的第一 U形筋中装设有滚轮,在内箱体的第一立柱上装设有与滚轮相配合的导轨,内箱体可在外框架内滑动,通过外框架的第二 U形筋,电动汽车电池箱牢牢固定在电动汽车上,通过外框架上设有的第一充电孔和内箱体上设有的第二充电孔,外接充电接口,电池不仅可以与电池箱一起在电动汽车内对电池充电,也可以在电动汽车外,单独对电池进行充电,操作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包括长方体形外框架和可在外框架内滑动的长方体形内箱体;所述外框架底部沿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根装设有滚轮的开口朝上的第一U形筋;所述外框架底部沿宽度方向还设有至少两根用来与电动汽车相连接的开口朝上的第二U形筋;所述内箱体下底板设有至少两根装设有与所述滚轮相配合的导轨;所述内箱体上下底板上各设有至少两根用来固定电池的固定筋;所述外框架边缘沿长度方向设有一块后侧板,且所述后侧板上端设有用于安插充电端子的第一充电孔;所述内箱体边缘沿长度方向也设有一块后侧板,且所述后侧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孔相对应的第二充电孔。优选的,所述外框架前侧面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锁紧扣。优选的,所述内箱体前侧板上设有两个锁紧状态指示口。优选的,所述内箱体前侧板后方设有两根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用于安装风扇的定位孔。优选的,所述内箱体前侧板上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处设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第一 U形筋和第二 U形筋侧面上设有用于减轻所述外框架重量的通孔,底面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孔和用于调节的腰形孔。优选 的,所述内箱体前侧板和左右侧板上皆设有用于通风散热的复数个散热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通过外框架的第一 U形筋中装设的滚轮,与内箱体第一立柱上装设的导轨相配合,内箱体可在外框架内滑动,对内箱体施加一个向外的拉力,即可把内箱体从外箱体内拉出,进行电池更换;通过外框架的第二 U形筋内的定位孔和腰形孔,电动汽车电池箱被牢牢固定在电动汽车上,即使电动汽车在行驶或者转弯处也不会出现电池松动;通过外框架上设有的第一充电孔和内箱体上设有的第二充电孔,电动汽车电池箱外接充电接口,既可以在电动汽车内对电池进行充电,又可以在电动汽车外单独对电池箱里的电池进行充电,特别是在有备用电池的状态下,当电动汽车中的电池处于弱电或者无电状态的时,即可以直接将电池箱换进电动汽车里,操作简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动汽车受电池电量和充电时间的限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配合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I.外框架11.第一U形筋12.第二U形筋13.第一充电孔14.锁紧扣2.内箱体21.第一立柱22.固定筋23.第二充电孔24.锁紧状态指示口 25.第二立柱26.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包括长方体形外框架I和可在外框架I内滑动的长方体形内箱体2,外框架I底部沿宽度方向设有四根装设有滚轮的开口朝上的第一 U形筋11,外框架I底部沿宽度方向还还设有两根用来与电动汽车相连接的开口朝上的第二 U形筋12,且其中有两根第一 U形筋11设在外框架I的底部框架上,两根第二 U形筋12设置在外框架I的底部框架内侧,第一 U形筋11和第二 U形筋12侧面上设有用于减轻外框架I重量的通孔,底面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孔和用于调节的腰形孔。内箱体2下底板设有四根装设有与滚轮相配合的导轨的第一立柱21,内箱体2上下底板上各设有四根用来固定电池的固定筋22,外框架I边缘沿长度方向设有一块后侧板,且后侧板上端设有用于安插充电端子的第一充电孔13,内箱体2边缘沿长度方向也设有一块后侧板,且后侧板设有与第一充电孔13相对应的第二充电孔23。外框架I前侧面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锁紧扣14,内箱体2前侧面上设有两个锁紧状态指示口 24,用于指示锁紧扣14所处于状态,比如锁紧扣14处于闭合还是处于开启状态。内箱体2前侧面后方设有两根第二立柱25,第二立柱25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用于安装风扇的定位孔,四个风扇被安装于四个定位孔处,内箱体2前侧面上与定位孔相对应处设有散热孔26,内箱体2前侧板和左右侧板上皆设有用于通风散热的复数个散热孔26。本实施例中,在外框架I的第一 U形筋11中装设有滚轮,在内箱体2的第一立柱上装设有与滚轮相配合的导轨,内箱体2在外框架I内滑动,需要更换电池时,可以将内箱体2从外框架I内拉出,操作非常方便。外框架I前底边上设有两个锁紧扣14,当电池正确的安装在电动汽车电池箱里时,闭合锁紧扣14,从内箱体2前侧板上设有的两个锁紧状态指示口 24,可以很容易辩知出电池与电动汽车电池箱之间处于闭合状态还是处于开启状 态,外框架I的第二 U形筋12上设有定位孔和腰形孔,这样可以根据电动汽车电池箱装载在电动汽车内的位置进行调节后,将电动汽车电池箱牢牢固定在电动汽车上,即使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颠簸,或者在转弯处也不会出现电池和电动汽车电池箱的松动。外框架I上设有的第一充电孔13和内箱体2上设有的第二充电孔23,外接充电接口,可以直接对电动汽车电池箱里的电池进行充电,这样当电动汽车电池处于需要充电状态时,就可以直接对电动汽车电池进行充电,也可以直接将电动汽车里的电动汽车电池箱取出,直接更换已经充满电的电动汽车电池箱。因此,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动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形外框架和可在外框架内滑动的长方体形内箱体;所述外框架底部沿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根装设有滚轮的开口朝上的第一U形筋;所述外框架底部沿宽度方向还设有至少两根用来与电动汽车相连接的开口朝上的第二U形筋;所述内箱体下底板设有至少两根装设有与所述滚轮相配合的导轨;所述内箱体上下底板上各设有至少两根用来固定电池的固定筋;所述外框架边缘沿长度方向设有一块后侧板,且所述后侧板上端设有用于安插充电端子的第一充电孔;所述内箱体边缘沿长度方向也设有一块后侧板,且所述后侧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孔相对应的第二充电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形外框架和可在外框架内滑动的长方体形内箱体;所述外框架底部沿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根装设有滚轮的开口朝上的第一U形筋;所述外框架底部沿宽度方向还设有至少两根用来与电动汽车相连接的开口朝上的第二 U形筋;所述内箱体下底板设有至少两根装设有与所述滚轮相配合的导轨;所述内箱体上下底板上各设有至少两根用来固定电池的固定筋;所述外框架边缘沿长度方向设有一块后侧板,且所述后侧板上端设有用于安插充电端子的第一充电孔;所述内箱体边缘沿长度方向也设有一块后侧板,且所述后侧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孔相对应的第二充电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前侧面左右两端各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杰作电气成套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