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固定结构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312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3:38
一种电池盖固定结构及电子装置,用于将电子装置之电池盖锁固于电子装置本体,所述电池盖包括设有卡扣槽的卡持部,所述电子装置本体设有收容部及锁固槽,所述电池盖固定结构包括凸轮及弹性元件。凸轮包括第一轴、第二轴及顶持部,所述第一轴枢接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所述顶持部伸入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锁固槽内。弹性元件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间。通过将所述电池盖之卡持部收容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收容部,再滑动所述电池盖将所述卡持部滑至所述锁固槽内,凸轮之顶持部与所述卡持部之卡扣槽配合,将所述电池盖锁固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与凸轮的滚动配合实现电池盖开合,能够延长电池盖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之电池盖固定结构,特别是滑动开合的电池盖与电子装置本体之间的锁固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诸如移动电话等电子产品,包括滑动方式开合的电池盖。采用滑动方式开合的电池盖与电子产品本体之间的固定方式是通过卡勾与卡槽的过盈配合,也就是利用电池盖与电子产品本体之间的硬干涉的方式实现电池盖的定位。此种方式之电池盖固定结构,电池盖的开合的手感取决于干涉量的大小,干涉量过大会使得电池盖很难打开,干涉量过小会使得电池盖容易松落,因此,较难控制电池盖开合的手感。而且这种电池盖的固定方式,对卡勾和卡槽的接合面的磨损较大,从而,影响电池盖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需提供一种电池盖固定结构,利用凸轮与凹槽的滚动配合提升电池盖开合的手感及延长电池盖使用寿命。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电池盖固定结构,用于将电子装置之电池盖锁固于电子装置本体,所述电池盖包括卡持部,所述卡持部设有卡扣槽,所述电子装置本体设有彼此相通的收容部及锁固槽,所述电池盖固定结构包括凸轮及弹性元件。凸轮包括第一轴、第二轴及顶持部,所述第二轴位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顶持部之间,所述第一轴枢接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所述顶持部伸入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锁固槽内。弹性元件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间。通过将所述电池盖之卡持部收容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收容部,再通过滑动所述电池盖,将所述卡持部滑至所述锁固槽内,同时,所述凸轮之顶持部与所述卡持部之卡扣槽配合,从而将所述电池盖锁固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优选地,所述电子装置本体设有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通过所述第一缺口将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锁固槽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内部空间相通,所述第一缺口用于收容所述凸轮,通过所述第二缺口将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收容部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内部空间相通,所述第二缺口用于收容所述弹性元件。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所述第二端部连接于所述凸轮之第二轴,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收容部位于所述凸轮的同侧。优选地当所述弹性元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凸轮之顶持部朝向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收容部。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弓形弹簧。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通过第三轴连接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所述第三轴与所述第一轴的连线平行于所述电池盖扣合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过程中的滑动方向,当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三轴共同形成直角三角形时,所述电池盖与所述凸轮之间处于最大干涉状态,当所述电池盖锁固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时,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三轴共同形成钝角三角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电池盖固定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之电池盖固定结构利用凸轮与电池盖之锁固槽的配合实现电池盖的锁紧,利用凸轮的滚动实现电池盖开合过程中凸轮与电池盖之卡持部的滚动配合,避免配合面之间的直接摩擦,能够延长电池盖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实施方式中使用本技术之电池盖固定结构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之电子装置本体之局部放大示意图,从电子装置本体外部显示电子装置本体之收容部及锁固槽的结构特征。图4为本技术之电子装置本体之局部放大示意图,从电子装置本体内部显示电子装置本体之锁固槽、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的结构特征。图5为本技术之电子装置之电池盖之局部放大示意图,从电池盖内部显示电池盖之卡持部及卡扣槽的结构特征。图6为本技术之电子装置锁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子装置A电子装置本体100收容部101锁固槽102第一缺口103第二缺口105电池盖200卡持部201卡扣槽202电池盖固定结构30凸轮32第一轴322第二轴326顶持部324弹性元件34第一端部342第二端部344第三轴346电池盖滑动方向D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电子装置A包括电子装置本体100及电池盖200。本技术之电池盖固定结构30用于将电池盖200锁固于电子装置本体100。电子装置本体100包括电池仓,电池盖200与电子装置本体100相互扣合以遮罩电池仓。请参阅图2-图4,电子装置本体100设有彼此相通的收容部101及锁固槽102。所述收容部101及锁固槽102位于电子装置本体100的外表面,且位于电池仓的外围。所述电子装置本体100还设有第一缺口 103及第二缺口 105,通过所述第一缺口 103将所述电子装置本体100之锁固槽102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IOzO之内部空间相通,通过所述第二缺口105将所述电子装置本体100之收容部101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100之内部空间相通。也就是说,第一缺口 103及第二缺口 105分别自所述锁固槽102及所述收容部101向所述电子装置本体100内部延伸。请参阅图5,所述电池盖200包括卡持部201,所述卡持部201设有卡扣槽202,所 述卡持部201位于电池盖200的边缘处,所述卡持部201是自所述电池盖200的边缘向电池盖200内部延伸的片状结构。所述卡扣槽202设于所述卡持部201之远离所述电池盖200边缘的一侧边。请参阅图6,所述电池盖固定结构包括凸轮32及弹性元件34。凸轮32包括第一轴322、第二轴326及顶持部324,所述第二轴326位于所述第一轴322与所述顶持部324之间。组装时,所述凸轮32收容于所述第一缺口 103内,所述第一轴322枢接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100,所述顶持部324伸入所述电子装置本体100之锁固槽102内。所述第二缺口 105用于收容所述弹性元件34,弹性元件34穿过第二缺口 105并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轴326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100之间。将电池盖200扣合至电子装置本体100上时,通过将所述电池盖200之卡持部201收容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100之收容部101,再通过滑动所述电池盖200,如图I-图3所示,沿着电池盖滑动方向D的方向滑动所述电池盖200,将所述卡持部201滑至所述锁固槽102内,同时,利用所述凸轮32之顶持部324与所述卡持部201之卡扣槽202配合将所述电池盖200锁固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10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34包括第一端部342及第二端部344,所述第一端部342连接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100,所述弹性元件34通过第三轴346将第一端部342连接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100,所述第二端部344连接于所述凸轮32之第二轴326,所述第一端部342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100之收容部101位于所述凸轮32的同侧。当所述弹性元件34处于自然状态时,也就是说,未将电池盖200扣合至电子装置本体100时弹性元件34不受力的情况下,所述凸轮32之顶持部324朝向所述电子装置本体100之收容部10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34为两端卷圆的弓形弹簧,采用弓形弹簧使得电池盖固定结构30的结构简单、稳定而且方便组装。组装后,所述弹性元件34之第三轴346与第一轴322的连线平行于所述电池盖200扣合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100过程中电池盖200的滑动方向D。电池盖200扣合至电子装置本体100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一轴322、所述第二轴326与所述第三轴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盖固定结构,用于将电子装置之电池盖锁固于电子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包括卡持部,所述卡持部设有卡扣槽,所述电子装置本体设有彼此相通的收容部及锁固槽,所述电池盖固定结构包括:凸轮,包括第一轴、第二轴及顶持部,所述第二轴位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顶持部之间,所述第一轴枢接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所述顶持部伸入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锁固槽内;及弹性元件,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间;通过将所述电池盖之卡持部收容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收容部,再通过滑动所述电池盖,将所述卡持部滑至所述锁固槽内,同时,所述凸轮之顶持部与所述卡持部之卡扣槽配合,从而将所述电池盖锁固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电池盖固定结构,用于将电子装置之电池盖锁固于电子装置本体,其特征在干,所述电池盖包括卡持部,所述卡持部设有卡扣槽,所述电子装置本体设有彼此相通的收容部及锁固槽,所述电池盖固定结构包括 凸轮,包括第一轴、第二轴及顶持部,所述第二轴位于所述第一轴与所述顶持部之间,所述第一轴枢接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所述顶持部伸入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锁固槽内;及 弾性元件,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间; 通过将所述电池盖之卡持部收容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收容部,再通过滑动所述电池盖,将所述卡持部滑至所述锁固槽内,同时,所述凸轮之顶持部与所述卡持部之卡扣槽配合,从而将所述电池盖锁固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盖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设有第一缺ロ及第ニ缺ロ,通过所述第一缺ロ将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锁固槽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内部空间相通,所述第一缺ロ用于收容所述凸轮,通过所述第二缺ロ将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收容部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之内部空间相通,所述第二缺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敬振郑兆元黎春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