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板带矫正机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板带辊式组合矫正机辊间距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已由太原科技大学提出申请的“金属板带辊式组合矫正机的矫直方案”采用的是平行矫直方案,该方案的特征是小辊系和大辊系的压下量均相等,但是,采用该方案,如果仍然用现有技术确定辊间距,那么产品质量仍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组相配合的辊式组合矫正机大小辊系的辊间距,可以使矫直板带的质量达到更高的水平。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确定方法如下;①根据实验及经验可知:对才组合辊式矫正机的设计在相同压下量的情况下可取小辊系大变形板带的弯曲曲率Cw1=(3~4)Ct和大辊系小变形板带的弯曲曲率Cw2=Ct。式中,Ct—板带的弹复曲率。②根据专利申请“金属板带辊式组合矫正机的矫直方案”中所述,矫直辊压下量为s=2ρw+h-(2ρw+h)2-t2/4]]>式中,ρw—板带的弯曲曲率半径,ρw=ρt=h·E2σs]]> t—矫直辊辊间距, h—板带的厚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板带辊式组合矫正机辊间距的确定方法,是对现有矫正机辊间距的改进,其特征是提供一种金属板带辊式组合矫正机辊间距的确定方法如下: ①根据实验及经验可知:对辊式组合矫正机的设计在相同压下量的情况下可取小辊系大变形板带的弯曲曲率C↓[ w1]=(3~4)C↓[t]和大辊系小变形板带的弯曲曲率C↓[w2]=C↓[t] 式中,C↓[t]-板带的弹复曲率; ②根据专利申请“金属板带辊式组合矫正机的矫直方案”中所述,矫直辊压下量为 s=2ρ↓[w]+h-*** 式中,ρ↓[w]-板带的弯曲曲率半径,ρ↓[w]=ρ↓[t]=h.E/2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板带辊式组合矫正机辊间距的确定方法,是对现有矫正机辊间距的改进,其特征是提供一种金属板带辊式组合矫正机辊间距的确定方法如下:①根据实验及经验可知:对辊式组合矫正机的设计在相同压下量的情况下可取小辊系大变形板带的弯曲曲率Cw1=(3~4)Ct和大辊系小变形板带的弯曲曲率Cw2=Ct式中,Ct—板带的弹复曲率;②根据专利申请“金属板带辊式组合矫正机的矫直方案”中所述,矫直辊压下量为s=2ρw+h-(2ρw+h)2-t2/4]]>式中,ρw—板带的弯曲曲率半径,ρw=ρt=h·E2σs]]> t—矫直辊辊间距 h—板带的厚度根据以上两点建立起小辊系大变形的板带的弯曲曲率Cw1的表达式为:Cw1=4(2ρw2+h-(2ρw2+h)2+t22/4)ρtt12/4-t22/4+(2&rh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效岗,黄庆学,田雅琴,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