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材料整形的锻压设备。一种辊式板材矫正机,包括活动排工作辊、固定排工作辊及其支承辊、机架,活动排工作辊升降倾斜装置和平衡装置、主传动装置、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排工作辊直径大于固定排工作辊直径,在活动排工作辊轴承座与活动排工作辊的升降丝杆下端部之间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活动排工作辊的辊数少于固定排工作辊的辊数,固定排工作辊全部或部分设有支承辊。所述的活动排工作辊可以设边辊及升降装置。所述的活动排工作辊和固定排工作辊装有分辊驱动装置或分排驱动装置。它可缩小板材在上下两个方向的变形量的差别,同时仍然采用不平行矫正方式,提高矫正精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材料整形的锻压设备—辊式矫正机,具体地说是辊式板材矫正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辊式板材矫正机上排工作辊与下排工作辊一般具有相同的辊距和辊径,当上排工作辊整体倾斜采用不平行矫正工艺时,板材的变形量从进料到出料依次递减,理想的状态是:出料处最后一次变形为弹性变形,其余的均为弹塑性变形。例如,七辊板材矫正机,第2、4、6辊为活动排工作辊,在上方,可沿机架内侧导板升降或倾斜,第1、3、5、7辊为固定排工作辊,在下方,安装在机架框内,板材在第2、3、4、5、6辊处共变形五次,在出料的第6辊处为弹性变形,在第2、3、4、5辊处为弹塑性变形,且变形量依次递减,在第2、4辊处板材向下弯曲,在第3、5辊处板材向上弯曲,很明显板材向上和向下弯曲量是分别依次递减的,但板材向上的弯曲量小于向下的弯曲量,这对板材两个方向的原始翘曲的矫正是不利的。当活动排工作辊有支承辊时,支承辊位于活动排工作辊的上方,活动排工作辊必须安装在其上方的活动横梁上,支承辊也安装在其上方的活动横梁上,当活动排工作辊和活动横梁整体倾斜时,活动横梁上部与在其上方安装在机架上的活动排工作辊和活动横梁的升降丝杆下端的结合部存在较大的水平位移。因此活动横梁上部与活动横梁及安装在其上的活动排工作辊的升降丝杆下端部不能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而必须能相互滑动,靠活动横梁的平衡弹簧或平衡油缸将活动横梁上部与活动横梁的升降丝杆下端部紧贴在一起,这对活动横梁及活动排工作辊的倾斜精度是不利的。在有支承辊的辊式板材矫正机中,支承辊增加了工作辊的强度和刚度,但由于工作辊和支承辊的接-->触为两个平行园柱体之间的线接触,存在较大的接触应力,造成工作辊的局部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辊式板材矫正机可缩小板材在上下两个方向的变形量的差别,同时仍然采用不平行矫正方式,提高矫正精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辊式板材矫正机,包括活动排工作辊、固定排工作辊及其支承辊、机架,活动排工作辊升降倾斜装置和平衡装置、主传动装置、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排工作辊直径大于固定排工作辊直径,在活动排工作辊轴承座与活动排工作辊的升降丝杆下端部之间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活动排工作辊的辊数少于固定排工作辊的辊数,固定排工作辊全部或部分设有支承辊。所述的活动排工作辊可以设边辊及升降装置。所述的活动排工作辊和固定排工作辊装有分辊驱动装置或分排驱动装置。本技术由于上下排工作辊具有相同的辊距,而固定排工作辊辊径小于活动排工作辊辊径,可减少板材在上下两个方向的变形量的差别,同时仍然采用不平行矫正方式,因为在板材的三点弯曲中,板材变形量的大小与起支承作用的两辊辊距、中间辊的压下量和起支承作用的两辊辊径有关,与中间辊辊径无关,起支承作用的两辊辊径越大,同样的中间辊压下量,板材的变形量越大。例如,在七辊板材矫正机中,板材共有五个不同的三点弯曲,中间的辊2、3、4、5、6分别为五个不同的三点弯曲的中间压下辊,其左右相邻的另一排工作辊为起支承作用的两工作辊。由于活动排工作辊的辊数少于固定排工作辊的辊数,活动排工作辊不含负载最大的第三辊,有利活动排工作辊不设支承辊,同时活动排工作辊具有较大辊径,不需支承辊和活动横梁,在活动排工作辊轴承座与活动排工作辊的升降丝杆下端部之间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靠升降丝杆的弹性变形和丝杆付的运动间隙满足活动排工作辊整体倾斜时产生的水平位移,可提高活动排工作辊整体倾斜的位置精度。无支承辊的工作辊不存在较大的局部接触应力,局部磨损小,寿命延长。当上下两排工作辊都有支承辊时,辊数少的一排工作辊辊径较大,也可达到缩小板材在上下两个方向的变形量的差别的目的,且板材在倒数第3辊处由于倒数第2、4辊直径较大变形量增大,板材在第5辊处为弹塑性变形的可能性增大,有利提高矫正精度。由于固定排工作辊为主驱动,活动排工作辊采用辅驱动或被动,避免了上下两排工作辊辊径不一样给主传动装置传动比设计带来的困难;主驱动采用分辊驱动技术,避免不平行矫正方式引起的机械干涉。对于厚度较小的板材,可采用上下两排工作辊分别驱动。本技术适合于板宽较小或辊数较少的辊式板材矫正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提高矫正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七辊板材矫正机工作辊结构布置图。其中:辊1、2、3、4、5、6、7为工作辊,A1、A2为支承辊。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二:九辊板材矫正机工作辊结构布置图。其中:8、9为可变辊数的工作辊,A3、A4为支承辊。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之一,七辊板材矫正机,图中1、2、3、4、5、6、7为工作辊,2、4、6为活动排工作辊,无支承辊,在其上方安装在机架上的活动排工作辊及其轴承座的升降丝杆驱动下,活动排工作辊可在可沿机架内侧导板升降或倾斜,1、3、5、7为固定排工作辊,安装在机架上,A1、A2为工作辊3、5的支承辊,安装在两机架间的下横梁或底盘上,板材在第2、3、4、5、6辊处共变-->形五次,在出料的第6辊处为弹性变形,在第2、3、4、5辊处为弹塑性变形,且压下量依次递减,在第2、4辊处板材向下弯曲,在第3、5辊处板材向上弯曲,在第2辊处压下量最大,辊1、3直径较小,在第3辊处压下量第二,但辊2、4直径较大,缩小了板材在上下两个方向的变形量的差别,且板材在第5辊处由于辊4、6直径较大变形量增大,板材在第5辊处为弹塑性变形的可能性增大,有利提高矫正精度。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之二,九辊板材矫正机,图中8、9为可变辊数的工作辊,A3、A4为工作辊1、7的支承辊,垂直箭头表示工作辊8、9可单独升降运动方向,当工作辊8、9升到脱离工作状态后,变为七辊板材矫正机,与实施例之一相同。为九辊板材矫正机时板材厚度较小,辊2、4、6无支承辊也能满足要求。所述的辊式板材矫正机,辊数少的一排工作辊可设边辊及升降装置,也可以在辊数少和辊数多的两排工作辊边同时设边辊及升降装置。辊1、3、5、7为主驱动,采用分辊驱动技术,辊2、4、6采用辅驱动或被动,主传动装置未画出。所述的辊式板材矫正机,可装设分辊驱动装置或者分排驱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式板材矫正机,包括活动排工作辊、固定排工作辊及其支承辊、机架,活动排工作辊升降倾斜装置和平衡装置、主传动装置、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排工作辊直径大于固定排工作辊直径,在活动排工作辊轴承座与活动排工作辊的升降丝杆下端部之间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活动排工作辊的辊数少于固定排工作辊的辊数,固定排工作辊全部或部分设有支承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式板材矫正机,包括活动排工作辊、固定排工作辊及其支承辊、机架,活动排工作辊升降倾斜装置和平衡装置、主传动装置、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排工作辊直径大于固定排工作辊直径,在活动排工作辊轴承座与活动排工作辊的升降丝杆下端部之间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活动排工作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本源,张挺胜,张挺锋,张先荣,张本安,张本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挺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