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对钢板进行矫正、整平的多模座钢板矫正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矫正模座以及用于带动矫正模座中压辊旋转的驱动机构,基座上至少安装了两组矫正模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至少两组矫正模座,这样使用者根据所要加工钢板的规格,选择不同的矫正模座对钢板进行矫正、整平,如此,就拓宽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能处理钢板的能力,通过一台设备实现多台设备的功能。使用时,根据钢板的规格选择不同的矫正模座,钢板将由该矫正模座上下压辊之间的间隙通过,通过压辊之间的滚压消除钢板自身的内在应力。(*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模座钢板矫正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特指一种对钢板进行矫正、整平的多模座钢板矫正机。
技术介绍
:在五金加工行业经常需要使用钢板,例如制造一些冲压产品。目前所采用的薄钢板通常卷绕成钢卷。而在对这些钢板进行冲压或其他加工之前,必须对钢板进行预处理。目前所采用的矫正方式是通过压辊对钢板进行滚压,以消除钢板自身的应力,同时对产品进行整平。传统的钢板矫正机构中通常包括一组上下设置的压辊组,压辊组中的压辊直径大小一致,钢板由上下两行压辊之间的间隙穿过,压辊对钢板进行滚压。这种矫正机构所存在的问题是,不同规格的钢板需要不同直径的压辊来对其进行矫正。例如,当压辊的直径为10~16mm时,理论上,其可以矫正的钢板的厚度为:0.1~1.2mm、可以矫正的钢板的最大宽度为300mm。同时,可矫正的钢板宽度与厚度成反比,即在矫正范围内,宽度一定的钢板,其厚度越厚,所需对应的压辊直径就越大。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所以一般的生产厂家针对不同的产品,需要购买不同矫正规格的钢板矫正机,以处理不同厚度、宽度的钢板。如此就造成了生产成本的提高,同时较多的设备也会占据一-->定的生产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目前产品之不足,提供一种多模座钢板矫正机,以令矫正机具有更大的处理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矫正模座以及用于带动矫正模座中压辊旋转的驱动机构,基座上至少安装了两组矫正模座。所述的矫正模座上下分布、并安装在基座上。每组矫正模座均包括上下分布的两排压辊,其中位于上方的矫正模座中的压辊的直径小于位于下方的矫正模座中的压辊的直径。所述的驱动机构通过切换装置分别驱动不同的矫正模座中的压辊。具体而言,该切换装置包括:拨杆以及与拨杆连动的拨轮,拨轮与一通过马达带动的主动轮啮合,于拨轮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传动轮。通过拨杆带动拨轮分别与不同的传动轮啮合,以开启不同的矫正模座工作。当拨杆位于中间位置时,拨轮处于空挡,其不会与传动轮啮合,即任何一个矫正模座都不工作。本技术设置有至少两组矫正模座,这样使用者根据所要加工钢板的规格,选择不同的矫正模座对钢板进行矫正、整平,如此,就拓宽了本技术所能处理钢板的能力,通过一台设备实现多台设备的功能。使用时,根据钢板的规格选择不同的矫正模座,钢板将由该矫正模座上下压辊之间的间隙通过,通过压辊之间的滚压消除钢板自身的内在应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可用于钢板自动对接机中,将其安装在对接机的输送机构之后,经过本技术矫正模座中压辊的滚压对钢板进行整平及消除内在应力,并进入下一个机构。见图1~2,本技术包括:基座1、两组矫正模座2、3。所述的矫正模座2、3上下分布。每个矫正模座均包括上下分布的两排压辊,其中位于上方的矫正模座2中的压辊21的直径小于位于下方的矫正模座3中的压辊31的直径。工作时,根据钢板的厚度选定不同的矫正模座,钢板由矫正模座2或3上下两排压辊21或31之间的间隙经过,在钢板经过的同时,上下两排压辊将对其进行滚压,对钢板进行矫正、整平。位于上方的矫正模座2具有上下两排压辊21,各压辊21的直径相同。上下两排压辊21的安装方式为:位于下排的压辊21组直接安装在基座1上;位于上排的压辊安装在一可上下浮升的支板22上。支板22通过两组调整装置23安装在基座1上,通过对调整装置23的调节令支板22上下浮升,以调整上下两排压辊21之间的间隙。调整装置23可采用螺杆调节结构,通过转动转柄带动支板22的上升或下降。在上下两排压辊21的上下还设置有驱动转辊20,通过这些转-->辊20实现压辊21的同步运转,即由驱动机构通过转辊20带动压辊21运行。与上方的矫正模座2的结构相同,位于下方的矫正模座3同样具有上下两排压辊31,其中下排的压辊31安装在一支板32上,并通过调整装置33调整支板32的上升或下降,以调整上下两排压辊之间的距离。在上排的压辊31上方设置有一组驱动转辊30,以驱动压辊31同步运行。上下矫正模座2、3中的压辊21、31均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而驱动机构的动力传动通过切换装置4进行切换,以分别驱动不同的矫正模座。该切换装置4包括:拨杆41以及与拨杆41连动的拨轮42,拨轮42与一个通过马达带动的主动轮51啮合,于拨轮42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传动轮52、53。通过拨动拨杆41带动拨轮42左右移动,以实现拨轮42分别与两个传动轮52、53连动,或者处于空挡位置,不与任何一个传动轮连动。根据所要加工钢板的规格,调整拨杆41的位置,令驱动机构驱动对应的压辊。另外,在本技术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进料架6和出料架7。通过调整进料架6和进料架7的高度以令钢板进入不同的矫正模座中。本实施例采用了两组矫正模座,这样使用者根据所要加工钢板的规格,选择不同的模座进行矫正、整平。通过一台设备实现多台设备的功能。例如,若位于上方的矫正模座2中的压辊21的直径为-->10~16mm,下方的矫正模座3中的压辊31的直径为30~60mm。这样本技术可以矫正的钢板规格范围为:厚度为:0.1~2.0mm、最大宽度为1000mm。即在一定范围内,只要确保钢板的宽度不超过额定范围,本技术可以处理钢板的厚度具有较宽的范围。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两组矫正模座,当然可根据需要设置三组、四组或者更多的矫正模座,以令本技术所加工的钢板尺寸范围更宽。当然,以上所述仅仅为本技术具体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模座钢板矫正机,包括:基座(1)、安装在基座(1)上的矫正模座以及用于带动矫正模座中压辊旋转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基座(1)上至少安装了两组矫正模座(2、3)。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模座钢板矫正机,包括:基座(1)、安装在基座(1)上的矫正模座以及用于带动矫正模座中压辊旋转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基座(1)上至少安装了两组矫正模座(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座钢板矫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矫正模座(2、3)上下分布、安装于基座(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模座钢板矫正机,其特征在于:每组矫正模座均包括上下分布的两排压辊,其中位于上方的矫正模座(2)中的压辊(21)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昌益,
申请(专利权)人:蔡昌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