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弯曲矫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211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钢弯曲矫直机,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弯曲辊组装置和一个矫直辊组装置组成,两个弯曲辊组装置和一个矫直辊组装置依次装在机架中,弯曲辊组装置和矫直辊组装置的辊组旁都可安装有用于湿拉矫的喷射集管。所述的弯曲辊组装置和矫直辊组装置的辊组工作辊、中间辊和支撑辊交错排列,工作辊直径小于中间辊直径小于支撑辊直径;上下辊组的中心线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下述操作、维护简单;消除带钢的屈服平台,以避免在冲压成形时产生滑移线;通过降低屈服点来改善抗张强度塑性变形范围;提高带钢的平直度;调整带钢表面的粗糙度优点。由于采用湿拉矫,辊系寿命较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钢弯曲矫直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轧设备,具体地是一种带钢拉伸弯曲矫直机。技术背景在冷轧薄板厂里,冷轧薄板的板形是钢板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薄带钢和极薄带钢的平直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钢板矫直机经历了多辊矫直机、张力拉直机、弯曲矫直机。其中弯曲矫直机被广泛用在有连续拉弯直机需要的机组上,解决钢板如下问题:消除带钢的屈服平台;改善抗张强度塑性变形范围;提高带钢的平直度。由于薄板、极薄冷轧带钢的矫平、矫直一般都采用在张力作用下由弯曲矫直机来完成的,张力是由弯曲矫直机前后的张力辊提供的,而现有的弯曲矫直机如一弯一矫、二弯一矫等,主要是由于能力不够,矫出的板形满足不了高质量的要求,如不能满足生产汽车板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消除带钢屈服平台,改善抗张力强度塑性变形范围,可以满足冷轧薄板的板形要求,同时改进板面质量的带钢弯曲矫直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钢弯曲矫直机,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弯曲辊组装置和一个矫直辊组装置组成,两个弯曲辊组装置和一个矫直辊组装置依次装在机架中。所述的弯曲辊组装置分为上弯辊组装置和下弯辊组装置:下弯辊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钢弯曲矫直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钢弯曲矫直机,包括弯曲辊组装置和矫直辊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矫直机由两个弯曲辊组装置和一个三辊矫直辊组装置组成,两个弯曲辊组装置和一个三辊矫直辊组装置依次装在机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钢弯曲矫直机,包括弯曲辊组装置和矫直辊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矫直机由两个弯曲辊组装置和一个三辊矫直辊组装置组成,两个弯曲辊组装置和一个三辊矫直辊组装置依次装在机架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弯曲辊组装置分为上弯辊组装置和下弯辊组装置:下弯辊组装置由齿轮电机、螺旋式升降机、液压缸、换辊轨道、辊座及辊组组成,它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上弯辊组装置由辊组、辊座、辊组轨道及固定液压缸组成,它们从下到上依次连接;矫直辊组装置分上矫辊组装置和下矫辊组装置:下矫辊组装置由用于升降的升降齿轮电机、螺旋式升降机、液压缸、换辊轨道、辊座、辊组、驱动辊座和辊组倾转的倾转齿轮电机组成,升降齿轮电机、螺旋式升降机、液压缸、换辊轨道、辊座、辊组、驱动辊座依次从下到上连接;倾转齿轮电机与辊组连接;上矫直辊组装置由辊组、辊座、辊组轨道及液压缸组成,它们依次从下到上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曲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辊组装置的上弯曲辊组装置和下弯曲辊组装置的辊组分别由1个预弯工作辊、2个预弯中间辊和3个预弯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芝黄辉李洪峰宋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