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高机活塞杆回缩气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908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顶高机活塞杆回缩气动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及其内部的左活塞室和右活塞室、左活塞、右活塞、进气阀、排油阀和进油阀;所述左活塞断面为台阶式并与左活塞室组成活塞副,左活塞室下方连通左弹簧钢球室;所述右活塞的直径小于左活塞,右活塞断面为台阶式并与右活塞室组成活塞副,右活塞室下方连通右弹簧钢球室;在左、右活塞室间设有相连通的泄油孔并与壳体右侧的排油阀相连通;位于壳体右侧的进油阀与右、左弹簧钢球室相连通,左弹簧钢球室与其下面的送油通道相连通;所述左、右活塞室顶部均与进气阀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顶高机活塞杆在承重状态下缓慢回缩,在无承重状态下快速回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顶高机活塞杆回缩气动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顶高机液压油路的气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顶高机油缸内的活塞杆回缩是靠重力下压,在活塞杆承重状态下,当油缸内压力在50Mpa以上时,回油孔过大使油缸下降速度过快,提高了控制难度且易造成安全事故;如果回油孔过小,重力作用减小时,活塞杆下降速度太慢或停止回缩,为实现活塞杆回缩只能依靠额外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承重状态活塞杆可自动调整回 缩速度的气动控制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顶高机活塞杆回缩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其内部的左活塞室和右活塞室、左活塞、右活塞、进气阀、排油阀和进油阀;所述左活塞断面为台阶式并与左活塞室组成活塞副,左活塞室下方连通左弹簧钢球室;所述右活塞的直径小于左活塞,右活塞断面为台阶式并与右活塞室组成活塞副,右活塞室下方连通右弹簧钢球室;在左、右活塞室间设有相连通的泄油孔并与壳体右侧的排油阀相连通;位于壳体右侧的进油阀与右、左弹簧钢球室相连通,左弹簧钢球室与其下面的送油通道相连通;所述左、右活塞室顶部均与进气阀相连通。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进气阀通过三通分别连通左、右活塞室顶部的进气道和顶高机油缸筒的回压空间。所述送油通道与顶高机的油缸活塞下方相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活塞杆在承重状态下缓慢回缩,在无承重状态下快速回缩,可以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劳动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顶高机活塞杆回缩气动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活塞杆、2回压空间、3油缸筒、4油缸活塞、5左活塞、6壳体、7左活塞室、8左钢球、9进气道、10右活塞、11右活塞室、12进气阀、13排油阀、14进油阀、15送油通道、16左弹簧钢球室、17泄油孔、18右弹簧钢球室、19右钢球。具体实施方式对照图I对本技术的操作使用步骤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顶高机活塞杆回缩气动控制装置,包括壳体6及其内部的左活塞室7和右活塞室11、左活塞5、右活塞10、进气阀12、排油阀13和进油阀14 ;所述左活塞5断面为台阶式并与左活塞室7组成活塞副,左活塞室7下方连通左弹簧钢球室16 ;所述右活塞10的直径小于左活塞5,右活塞10断面为台阶式并与右活塞室11组成活塞副,右活塞室11下方连通右弹簧钢球室18 ;在左、右活塞室间设有相连通的泄油孔17并与壳体6右侧的排油阀13相连通;位于壳体6右侧的进油阀14与右、左弹簧钢球室相连通,左弹簧钢球室16与其下面的送油通道15相连通;所述左、右活 塞室顶部均与进气阀12相连通。所述进气阀12通过三通分别连通左、右活塞室顶部的进气道9和顶高机油缸筒3的回压空间2。所述送油通道15与顶高机的油缸活塞4下方相连通。操作过程一,开启进油阀14,高压油进入右、左弹簧钢球室,经送油通道15进入顶高机的油缸活塞4下方将活塞杆I顶起,关闭进油阀14,此时壳体I内油压为50MPa。二,开启排油阀13和进气阀12,IMpa的压缩空气通过三通分别进入进气道9和顶高机油缸筒3的回压空间2。当活塞杆I上有重物时,重力传导到油缸活塞4下面加上回压空间2受到气压同时给油路施压,左钢球8被顶在左弹簧钢球室16的顶部,右钢球19被顶在右弹簧钢球室18的顶部。由于进气阀12进入的压缩空气保持在IMpa的压力,直径较大的左活塞5受压较大首先开始下移并推动左钢球8下移,左弹簧钢球室16内的高压油上窜经泄油孔17、右活塞室11和排油阀13排出,受泄油孔17的直径限制高压油缓慢排出,使活塞杆I缓慢回缩下降。当活塞杆I上无重物时,由于进气阀12进入的压缩空气保持IMpa的压力,使左活塞5开始下移,随后右活塞10也开始下移,一旦右活塞10下移推动右钢球19下移,高压油会抄近道从右活塞室11和直径较大的排油阀13迅速大量泄流,使活塞杆I迅速回缩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顶高机活塞杆回缩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6)及其内部的左活塞室(7)和右活塞室(11)、左活塞(5)、右活塞(10)、进气阀(12)、排油阀(13)和进油阀(14);所述左活塞(5)断面为台阶式并与左活塞室(7)组成活塞副,左活塞室(7)下方连通左弹簧钢球室(16);所述右活塞(10)的直径小于左活塞(5),右活塞(10)断面为台阶式并与右活塞室(11)组成活塞副,右活塞室(11)下方连通右弹簧钢球室(18);在左、右活塞室间设有相连通的泄油孔(17)并与壳体(6)右侧的排油阀(13)相连通;位于壳体(6)右侧的进油阀(14)与右、左弹簧钢球室相连通,左弹簧钢球室(16)与其下面的送油通道(15)相连通;所述左、右活塞室顶部均与进气阀(12)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顶高机活塞杆回缩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6)及其内部的左活塞室(7)和右活塞室(11)、左活塞(5)、右活塞(10)、进气阀(12)、排油阀(13)和进油阀(14);所述左活塞(5 )断面为台阶式并与左活塞室(7 )组成活塞副,左活塞室(7 )下方连通左弹簧钢球室(16);所述右活塞(10)的直径小于左活塞(5),右活塞(10)断面为台阶式并与右活塞室(11)组成活塞副,右活塞室(11)下方连通右弹簧钢球室(18);在左、右活塞室间设有相连通的泄油孔(17)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常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