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拆胎机,尤其是一种手提式气动拆胎机,适用于气动工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拆胎机多为电动拆胎机,体积大、重量沉,移动不方便,机器上带有工作转盘,使用时需要两名工作人员将轮胎抬到工作转盘上才能进行操作,同时由于油缸的伸缩速度较慢,每次铲压都需要转动工作转盘,费时费力;另外,由于油缸制作材料的限制,导致工作铲与整个油缸杆系统没有较大的弹性和伸缩量,使用时需要人工精确控制铲压力度,并时刻注意油缸前端的工作铲与轮胎的接触部位,否则极易压坏轮胎。由于传统的拆胎机采用液压结构,其油管、接头、液压泵及换向阀等部位容易产生漏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提式气动拆胎机,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操作过程省时省力,整体结构简单,没有易损部件,拆装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提式气动拆胎机,包括手柄壳体、冲击锤壳体、工作伊和换向阀,所述手柄壳体与冲击锤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工作伊与冲击锤壳体滑动配合;所述手柄壳体内设有操作手柄、气阀顶杆和气阀橡胶球,气阀顶杆的一端与操作手柄相接触,其另一端与气阀橡胶球相接触,气阀橡胶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提式气动拆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壳体(1)、冲击锤壳体(2)、工作铲(10)和换向阀,所述手柄壳体(1)与冲击锤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工作铲(10)与冲击锤壳体(2)滑动配合;所述手柄壳体(1)内设有操作手柄(3)、气阀顶杆(11)和气阀橡胶球(12),气阀顶杆(11)的一端与操作手柄(3)相接触,其另一端与气阀橡胶球(12)相接触,气阀橡胶球(12)的下部设有进气孔(8);所述冲击锤壳体(2)内设有冲击锤(7),其上部设有回缩气孔(13),其下部设有出气孔(9);所述换向阀包括换向阀后盖(4)、换向阀片(5)和换向阀前座(6),所述换向阀后盖(4)与手柄壳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提式气动拆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壳体(I)、冲击锤壳体(2)、工作铲(10)和换向阀,所述手柄壳体(I)与冲击锤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工作铲(10)与冲击锤壳体(2)滑动配合;所述手柄壳体(I)内设有操作手柄(3)、气阀顶杆(11)和气阀橡胶球(12),气阀顶杆(11)的一端与操作手柄(3)相接触,其另一端与气阀橡胶球(12)相接触,气阀橡胶球(12)的下部设有进气孔(8);所述冲击锤壳体(2)内设有冲击锤(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常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