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连续级进模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间歇同步驱动机构、柔性同步输送带和真空腔结构;同步驱动机构由主动轮、从动轮和分度间歇机构构成,主动轮通过分度间歇机构与冲床主轴传动连接;柔性同步输送带为环状,其左、右两头分别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支撑,形成上、下两个平面,输送带上平面横向水平穿设在冲床的上、下模间,作为一工件输送面;冲床工作台上设有一敞口箱体,箱体的四壁上设有抽真空口;所述工件输送面覆盖在该箱体的敞口处,与箱体构成一真空腔;该真空腔内架设有一块托板,该托板衬托在工件输送面下,托板的四周设置有上下驱动机构;柔性同步输送带上开设工件定位孔,托板上也开设有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工件输送的角度,实现易拉盖的高速、稳定、安全和可靠的生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工位连续级进模的工件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工位连续级进模冲床上的工件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生产罐装食品、饮料的易拉盖的连续级进模冲床上的工件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罐装食品越来越多,其金属易拉盖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于易拉盖生产厂家来说,采用何种易拉盖生产设备是保证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多工位的连续级进模冲床,因其生产效率较高,多作为易拉盖的生产设备。对于连续级进模冲床来说,其生产效率不仅取决于冲床的冲压频率,还取决于与冲床配套的工件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目前,国内生产易拉盖的冲床上配套的多是转盘式输送装置,该方式较为原始,如八工位的转盘输送装置,其结构主要包括一铝制圆盘和圆盘间歇驱动机构,在圆盘上对应于八个工位设置有八个圆孔;运行时,将盖子放置在圆孔内,以驱动装置驱动圆盘间歇转动,使盖子经一个个工位连续级进冲压。该转盘式输送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输送速度不高,在每分钟50至60个之间,该输送速度限制了易拉盖的产量,因此该种设备一般只适用于小型的易拉盖生产厂家。2、生产中存在不安全因素,易损坏模具;因其圆盘为金属制的,在调试或使用时,当圆盘的转动与冲床的冲压出现不同步时,其下压的上模就可能直接冲压在圆盘上,造成损坏,带来经济损失。3、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加工时盖子直接靠圆孔定位,在高速间歇转动中,因惯性作用,盖子会跳动、移位,其定位性能差,使各工位冲压位置易出现偏差,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连续级进模的工件输送装置,目的是从工件输送的角度,实现易拉盖的高速、稳定、安全和可靠的生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工位连续级进模的工件输送装置,包括间歇同步驱动机构、柔性同步输送带和真空腔结构;间歇同步驱动机构由主动轮、从动轮和分度间歇机构构成,主动轮-->通过分度间歇机构与冲床主轴传动连接;柔性同步输送带为环状,其左、右两头分别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张紧支撑,形成上、下两个平面,输送带上平面横向水平穿设在冲床的上、下模间,作为一工件输送面;冲床工作台的下模四周包围设有一敞口箱体,箱体的四壁上设有抽真空口;所述工件输送面覆盖在该箱体的敞口处,与箱体构成一真空腔;该真空腔内架设有一块托板,该托板衬托在工件输送面下,托板的四周设置有上下驱动机构;对应于模具,柔性同步输送带上开设工件定位孔,托板上也开设有圆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柔性同步输送带”是指柔性的环型带,具体包括橡胶输送带、各种新型高分子材料输送带或不锈钢输送带;当采用橡胶输送带时,可在其背面设置同步齿,通过同步齿由主动轮带动;当采用不锈钢输送带时,可在带子的两侧设置同步孔,通过同步孔由主动轮带动。其中,最佳方案是采用橡胶输送带,因橡胶的材质更软,使用寿命更长,可使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和定位可靠性更佳。2、上述方案中,所述托板的具体设置、驱动方案为:在托板的前、后两侧边上连接有支撑块,箱体壁面对应于该支撑块设有滑槽,托板通过该支撑块与滑槽配合滑动连接架设在箱体内;滑槽内支撑块下方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向上作用在支撑块上;在支撑块的上侧还作用有一压杆,该压杆固定连接在冲床的上压板上,随冲床上压板运动,复位弹簧与压杆配合构成一上下驱动机构。3、上述方案中,为进一步保证工件输送面的平整性,防止工件输送面及上面的工件跳动,可在工件输送面的上方平行设置一压板,该压板两侧与箱体两侧壁面上端连接,所述工件输送面穿设在该压板与箱体间;在压板上对应于模具开设有圆孔。4、上述方案中,所述“真空腔”是具体可理解为一负压腔,使用时是用抽气设备通过抽真空孔大量、快速地抽除腔内空气,使腔内始终保持负压状态。本技术工作原理是:本技术采用柔性同步输送带替代现有的转盘,并配设了一真空腔结构;运行时,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先在工件输送平面4上的工件定位孔9中一个个分配安放上待加工盖子21,主动轮2转动,盖子21随工件输送面4移动输送至冲床的上、下模19、20间时,因真空腔7的负压作用,工件输送面4紧贴托板8,盖子21则紧紧-->吸附在定位孔9中;当冲床上模19下压时,先带动压杆15下压作用在支撑块12上,使托板8克服弹簧14力微微下降,工件输送面4也随之微微下降,使盖子21落在下模21上,此时上模19继续下压,完成盖子冲压;当冲床上模19抬起时,托板8即在复位弹簧14作用下向上抬起,工件输送面4也随之抬起,将盖子21抬离下模20表面,接着,工件输送面4再带动盖子21至下一工位处级进加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技术采用柔性同步输送带替代现有的转盘,其输送速度快,可达7~10倍的转盘速度。2、同样由于本技术采用柔性同步输送带,当调试或运行时不甚发生误差,上模直接打在柔性同步输送带上,因柔性同步输送具有弹性,不会对模具造成损坏,对模具起到了保护作用。3、由于本技术除采用了柔性同步输送带,其表面摩擦系数较大,并配设了真空腔结构,使工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是紧紧吸附固定在定位孔中的,不易跳动、移位,使各工位的加工位置不会发生偏差,产品质量有所保证,同时真空腔又可作为输送带精确运行时的一个方位上的导向。因此,本技术可实现高速、精确、安全和稳定的输送。4、由于本技术的定位精度高,调试时也比较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的B-B向剖视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中为去除压板和压杆后的状态。以上附图中:1、柔性同步输送带;2、主动轮;3、从动轮;4、工件输送面;5、箱体;6、抽真空口;7、真空腔;8、托板;9、工件定位孔;10、圆孔;12、支撑块;13、滑槽;14、复位弹簧;15、压杆;16、冲床上压板;17、压板;18、圆孔;19、上模;20、下模;21、盖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附图4所示,一种多工位连续级进模的工件输送装置,包括间歇同步驱动机构、柔性同步输送带1和真空腔结构;间歇同步驱动机构由主动轮2、从动轮3和分度间歇机构构成,主动轮通过分度间歇机构与冲床主轴传动连接;柔性同步输送带1为环状,其左、右两头-->分别通过主动轮2和从动轮3张紧支撑,形成上、下两个平面,输送带上平面横向水平穿设在冲床的上、下模19、20之间,作为一工件输送面4;冲床工作台的下模20四周包围设有一敞口箱体5,箱体5的四壁上分别设有抽真空口6;所述工件输送面4覆盖在该箱体5的敞口处,与箱体5构成一真空腔7;该真空腔7内架设有一块托板8,该托板8衬托在工件输送面4下,其前、后两侧边上分别连接有两块支撑块12,箱体5壁面对应于这四个支撑块12设有滑槽13,托板8通过该支撑块12与滑槽13配合滑动连接架设在箱体5内;滑槽5内支撑块12下方设有复位弹簧14,该复位弹簧14向上作用在支撑块12上;在支撑块12的上侧还作用有一压杆15,该压杆15固定连接在冲床的上压板16上,随冲床上压板16运动,复位弹簧14与压杆15配合构成一上下驱动机构;对应于模具,柔性同步输送带1上开设工件定位孔9,托板8上也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工位连续级进模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间歇同步驱动机构、柔性同步输送带[1]和真空腔结构;间歇同步驱动机构由主动轮[2]、从动轮[3]和分度间歇机构构成,主动轮通过分度间歇机构与冲床主轴传动连接;柔性同步输送带[1]为环状,其左、右两头分别通过主动轮[2]和从动轮[3]张紧支撑,形成上、下两个平面,输送带上平面横向水平穿设在冲床的上、下模间,作为一工件输送面[4];冲床工作台的下模四周包围设有一敞口箱体[5],箱体[5]的四壁上设有抽真空口[6];所述工件输送面[4]覆盖在该箱体[5]的敞口处,与箱体[5]构成一真空腔[7];该真空腔[7]内架设有一块托板[8],该托板[8]衬托在工件输送面[4]下,托板[8]的四周设置有上下驱动机构;对应于模具,柔性同步输送带[1]上开设工件定位孔[9],托板[8]上也开设有圆孔[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连续级进模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间歇同步驱动机构、柔性同步输送带[1]和真空腔结构;间歇同步驱动机构由主动轮[2]、从动轮[3]和分度间歇机构构成,主动轮通过分度间歇机构与冲床主轴传动连接;柔性同步输送带[1]为环状,其左、右两头分别通过主动轮[2]和从动轮[3]张紧支撑,形成上、下两个平面,输送带上平面横向水平穿设在冲床的上、下模间,作为一工件输送面[4];冲床工作台的下模四周包围设有一敞口箱体[5],箱体[5]的四壁上设有抽真空口[6];所述工件输送面[4]覆盖在该箱体[5]的敞口处,与箱体[5]构成一真空腔[7];该真空腔[7]内架设有一块托板[8],该托板[8]衬托在工件输送面[4]下,托板[8]的四周设置有上下驱动机构;对应于模具,柔性同步输送带[1]上开设工件定位孔[9],托板[8]上也开设有圆孔[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连续级进模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同步输送带[1]为橡胶输送带,该橡胶输送带的背面设有同步齿,橡胶输送带通过该同步齿由主动轮[2]带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连续级进模的工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