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的滑片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639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7:13
一种压缩机的滑片润滑结构,所述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封闭壳体内的压缩部和电机部;压缩部包括气缸、设置在气缸内的活塞、驱动活塞作偏心转动的曲轴、设置在气缸的滑片槽内的滑片、分别设置在气缸两侧的主轴承和副轴承,滑片的一端与活塞的外周相接;电机部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固定在封闭壳体的内壁上,转子固定在曲轴上;其气缸滑片槽上纵向设置有储油槽,主轴承对应储油槽设置有通油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减少主轴承末端出的油混入气态冷媒中,使其流向积存于主轴承上端面,通过油槽,对滑片进行润滑。达到降低吐油量,在低油面的情况下,保证滑片的润滑效果。同时,在上述结构的前提下,可减少压缩机的冷冻机油及冷媒封入量,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的滑片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压缩机行业竞争的激烈化,降低压缩机的成本,保证压缩机的可靠性,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压缩机内,用于润滑运动部件的冷冻机油较多,成本也较大。在保证压缩机运动部件间润滑、保证压缩机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压 缩机内冷冻机油的用量,是降低压缩机制造成本的有效方法。同时,对于R290类的HC冷媒压缩机,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使其在空调系统中的冷媒封入量受到一定限制。为保证其安全性,减少冷媒封入量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压缩机中,冷冻机油与冷媒是相溶的,且溶解度较高,那么减少冷冻机油的封入量就可以减少空调系统中冷媒的封入量。这对HC冷媒压缩机是非常重要的。如图I所示,普通的压缩机设计为,通过高冷冻机油的注入量,保证压缩机壳体的油面较高(高于气缸7的下端面),使压缩机内的冷冻机油在壳体内与压缩腔内的压差作用下,进入气缸7的滑片槽,对滑片11进行润滑。其工作原理是曲轴3带动活塞6呈偏心运动,气缸7滑片槽收纳的滑片11始终与偏心运动的活塞6外周接触。如此构成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排气压缩的运动过程。上述各运动部件间均靠冷冻机油进行润滑密封,压缩机运动过程中,积存于下部的冷冻机油,通过设置的供油油路,通往各运动部件间。冷冻机油通过上油叶片的泵油作用,通过曲轴3中心的纵向通油孔向上泵油,通过设置在曲轴3上的横向油孔,向压缩腔内供油。而曲轴3和主轴承2之间的润滑,通过设置主轴承2上的螺旋油槽5,把从积存在主轴承2根部的冷冻机油向上泵油,对主轴承2与曲轴3之间进行润滑。最后从螺旋油槽5出来,流向主轴承2外部,部分冷冻机油在排气的冲击作用下,与气态冷媒混合,流入空调系统中。而滑片11与气缸7滑片槽之间的润滑,是通过壳体内与气缸吸气腔的压差作用,使润滑油进入气缸7滑片槽,对滑片11进行润滑。这种滑片润滑方式,需要压缩机壳体内的油面够高,保证油面高于气缸的下端面,这才保证通过压差的作用使冷冻机油进入滑片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成本低;另外,在低油面的情况下,既保证了滑片润滑效果,又降低了吐油量的压缩机的滑片润滑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压缩机的滑片润滑结构,所述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封闭壳体内的压缩部和电机部;压缩部包括气缸、设置在气缸内的活塞、驱动活塞作偏心转动的曲轴、设置在气缸的滑片槽内的滑片、分别设置在气缸两侧的主轴承和副轴承,滑片的一端与活塞的外周相接;电机部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固定在封闭壳体的内壁上,转子固定在曲轴上;其结构特征是气缸滑片槽上纵向设置有储油槽,主轴承对应储油槽设置有通油孔。主轴承上端面的冷冻机油经通油孔流向气缸的储油槽,以对滑片润滑。所述主轴承上端安装有一油罩。所述主轴承上部设置有凹槽,油罩底缘内侧设置有夹爪与所述凹槽连接。油罩的作用是将减少曲轴与主轴承之间流出的油过多地流向定子与转子的间隙,而更多地收集下来流向主轴承上端面,而汇聚于通油孔,并流入储油槽用于润滑滑片;同时,也减少此处流出的油混入排气中,降低压缩机吐油量。所述压缩机为下排气式压缩机;主轴承、气缸和副轴承上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通气孔,其中,主轴承上的通气孔安装有一根以上的排气连接管。从副轴承排气孔排出的气体通过设置在副轴承、气缸、主轴承上的通气孔及安装在主轴承上的排气连接管后流向定、转子间隙中,这样,可以取消主轴承消声器,也使气油通路更加顺畅,减少压缩机吐油量。同时,此结构使压缩腔的排气流向比较集中,大大减少了主轴承处的出油与排气混合的几率,进一步减少了压缩机的吐油量。所述储油槽下部对应副轴承处设置有油孔,以便于冷冻机油流动,降低储油槽处油品温度。 本专利技术通过减少主轴承末端出的油混入气态冷媒中,使其流向积存于主轴承上端面,通过油槽,对滑片进行润滑。达到降低吐油量,在低油面的情况下,保证滑片的润滑效果。同时,在上述结构的前提下,可减少压缩机的冷冻机油及冷媒封入量,对空调系统的效率提高也有一定帮助。其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成本低。另外,对于一般的压缩机结构来说,减少压缩机内冷冻机油的注入量,使压缩机处于低油量、低油面的情况下,会带来滑片部的润滑效果严重下降的后果,使压缩机的可靠性受到影响,对产品的品质是非常不利的。而本专利技术通过相应的结构设计,使压缩机在减少封油量,压缩机内低油量、低油面的情况下,仍能保证滑片部的润滑效果,同时又降低了压缩机的吐油量。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压缩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气缸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油罩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2-图4,本压缩机的滑片润滑结构,所述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封闭壳体内的压缩部和电机部;压缩部包括气缸7、设置在气缸7内的活塞6、驱动活塞6作偏心转动的曲轴3、设置在气缸7的滑片槽内的滑片11、分别设置在气缸7两侧的主轴承2和副轴承8,滑片11的一端与活塞6的外周相接;电机部包括定子15和转子14,定子15固定在封闭壳体的内壁上,转子14固定在曲轴3上。气缸7滑片槽上纵向设置有储油槽12,主轴承2对应储油槽12设置有通油孔13。主轴承2上端安装有一油罩I。主轴承2上部设有凹槽,油罩I底缘内侧设有夹爪I. I与所述凹槽连接。压缩机为下排气式压缩机;主轴承2、气缸7和副轴承8上均设有相互连通的通气孔,其中,主轴承2上的通气孔安装有一根排气连接管4。副轴承8上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中设有排气阀10。上述储油槽12下部还可对应副轴承8处设置有油孔。 其工作原理是在压缩机壳体内低油量、低油面的情况下;积存于压缩机下部的少量冷冻机油,通过在设置在曲轴3末端的油泵9作用下,向上供油,通过曲轴横向通油孔对压缩腔进行供油。积存在主轴承2根部的冷冻机油在螺旋油槽5的作用下,迅速向上流动,然后流出主轴承2,在油罩I的作用下,冷冻机油沿着主轴承2的外周及油罩I与主轴承2之间的间隙流向主轴承2根部的上端面,最后通过设置在主轴承2上的通油孔13,流向气缸7储油槽12,对滑片11进行润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的滑片润滑结构,所述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封闭壳体内的压缩部和电机部;压缩部包括气缸(7)、设置在气缸(7)内的活塞(6)、驱动活塞(6)作偏心转动的曲轴(3)、设置在气缸(7)的滑片槽内的滑片(11)、分别设置在气缸(7)两侧的主轴承(2)和副轴承(8),滑片(11)的一端与活塞(6)的外周相接;电机部包括定子(15)和转子(14),定子(15)固定在封闭壳体的内壁上,转子(14)固定在曲轴(3)上;其特征是气缸(7)滑片槽上纵向设置有储油槽(12),主轴承(2)对应储油槽(12)设置有通油孔(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的滑片润滑结构,所述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封闭壳体内的压缩部和电机部;压缩部包括气缸(7)、设置在气缸(7)内的活塞¢)、驱动活塞(6)作偏心转动的曲轴(3)、设置在气缸(7)的滑片槽内的滑片(11)、分别设置在气缸(7)两侧的主轴承(2)和副轴承(8),滑片(11)的一端与活塞(6)的外周相接;电机部包括定子(15)和转子(14),定子(15)固定在封闭壳体的内壁上,转子(14)固定在曲轴(3)上;其特征是气缸(7)滑片槽上纵向设置有储油槽(12),主轴承(2)对应储油槽(12)设置有通油孔(1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指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