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沟槽的设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380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密封沟槽的设置结构,在密封沟槽的横截面上,该密封沟槽的两槽壁边均相对于槽底边倾斜设置,并且越远离槽底边,两槽壁边越相靠近,横截面呈圆形的密封圈的大半圆部位于密封沟槽中,剩余小半圆部露出密封沟槽的槽口,通过密封圈实现了滑枕与附件头之间的防水密封,密封沟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密封圈的横截面圆形的直径,通过倾斜的两槽壁边抵挡住密封圈,这样防止了附件头在移动时密封圈的脱落,则在自动更换附件头时避免了人为操作按住密封圈的不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密封沟槽的设置结构
技术介绍
在落地镗床更换附件头的过程中,需要滑枕与附件头之间有防水密封的结构,现有的防水密封的结构是采用在滑枕上开设横截面呈方形的沟槽,然后在沟槽里加装O型密封圈来密封的,在更换附件头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密封圈脱落,需要人为操作来按住密封圈,这样操作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既能实现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又能保证在附件头移动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密封沟槽的设置结构,所述密封沟槽呈封闭环状,封闭环状的所述密封沟槽内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的横截面呈圆形,在所述密封沟槽的横截面上,该密封沟槽的两槽壁边均相对于槽底边倾斜设置,并且越远离所述槽底边,所述两槽壁边越相靠近,横截面呈圆形的所述密封圈的大半圆部位于所述密封沟槽中,剩余小半圆部露出所述密封沟槽的槽ロ,该密封沟槽的槽ロ宽度小于所述密封圈的横截面圆形的直径。优选地,所述密封沟槽的两槽壁边根据所述槽底边的中心左右对称地倾斜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密封圈的大半圆部位于密封沟槽中,剰余小半圆部露出密封沟槽的槽ロ,通过密封圈实现了滑枕与附件头之间的防水密封,密封沟槽的槽ロ宽度小于密封圈的横截面圆形的直径,通过倾斜的两槽壁边抵挡住密封圈,这样防止了附件头在移动时密封圈的脱落,则在自动更换附件头时避免了人为操作按住密封圈的不便。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结构。在密封沟槽I的设置结构中,密封沟槽I呈封闭环状,封闭环状的密封沟槽I内设置有密封圈2,如图I所示,该密封圏2的横截面呈圆形,在密封沟槽I的横截面上,该密封沟槽I的两槽壁边11均相对于槽底边12倾斜设置,并且越远离槽底边12,两槽壁边11越相靠近,也就是说,密封沟槽I的槽底宽度要大于槽ロ宽度,參见图1,横截面呈圆形的密封圈2的大半圆部位于密封沟槽I中,剰余小半圆部露出密封沟槽I的槽ロ,通过密封圈2实现了防水密封,密封沟槽I的槽ロ宽度小于密封圈2的横截面圆形的直径,通过倾斜的两槽壁边11抵挡住密封圈2,这样防止了附件头在移动时密封圈的脱落。该密封沟槽的结构为附件头的自动更换起到了很好的帮助。采用三角形铣刀就能实现沟槽的加工,加工过程同普通铣刀。 在图I中,密封沟槽I的两槽壁边11根据槽底边12的中心左右对称地倾斜设置,方便加工。密封圈2通常具有一定的弾性,故能将密封圈2压入沟槽I中,实现滑枕与附件头的密封,依靠沟槽I的槽ロ边部抵挡密封圈2,使得密封圈2不会在自动更换附件头时脱落,无需人为操作密封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密封沟槽的设置结构,所述密封沟槽呈封闭环状,封闭环状的所述密封沟槽内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的横截面呈圆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沟槽的横截面上,该密封沟槽的两槽壁边均相对于槽底边倾斜设置,并且越远离所述槽底边,所述两槽壁边越相靠近,横截面呈圆形的所述密封圈的大半圆部位于所述密封沟槽中,剩余小半圆部露出所述密封沟槽的槽口,该密封沟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密封圈的横截面圆形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密封沟槽的设置结构,所述密封沟槽呈封闭环状,封闭环状的所述密封沟槽内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的横截面呈圆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沟槽的横截面上,该密封沟槽的两槽壁边均相对于槽底边倾斜设置,并且越远离所述槽底边,所述两槽壁边越相靠近,横截面呈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连兄曹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江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