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钻铆柔性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380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03
一种自动钻铆柔性托架,它包括底座(7),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7)上安装有四个结构完全相同的POGO支柱(1,2,3,4),托框(5)的四个角支承在所述的四个POGO支柱上,固定工装(6)安装在所述的托框(5)上,所述的每个POGO支柱均能独立进行前后、左右和上下即X、Y和Z三个方向的调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结构尺寸小,系统稳定性强;可实现任意平面内一定角度工件调姿并具有良好的柔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机械加工エ装设备,尤其是ー种复杂形面上钻铆加工使用的エ装夹具,具体地说是ー种航空壁板自动钻铆机的エ件调姿操作用的自动钻铆柔性托架
技术介绍
自动钻铆托架调姿系统是完成薄壁件铆接自动连接的关键组件,通过数控系统控制各伺服部件完成托架的位姿调整,配合自动钻铆机完成エ件的定位、制孔、涂胶、选送钉、压铆及检测等エ序。现有活动式托架主要有拉索式悬挂托架系统和多轴数控托架系统两种形式。拉索式悬挂托架系统由多根钢索悬拉托架,通过调整钢索长度实现调姿定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精度与稳定性差,无法实现全自动钻铆应用;多轴数控托架系统由两根立柱支撑托架,托架两侧可独立沿立柱做Z向运动,其补偿机构可调整立柱两侧Z向不同步 引起的长度差,托架本身可绕自身轴转动,该系统精度高,稳定性好,但其结构复杂,成本很高,安装要求十分严格。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经济性好,安装方便,控制简単,可配合自动钻铆机实现数控自动定位的柔性多点支撑托架调平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自动钻铆机急需,设计一种可以快速、简便的满足不同航空壁板结构エ件调姿要求、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和可靠性强的自动钻铆柔性托架。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钻铆柔性托架,它包括底座(7),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7)上安装有四个结构完全相同的POGO支柱(1,2,3,4),托框(5)的四个角支承在所述的四个POGO支柱上,固定工装(6)安装在所述的托框(5)上,所述的每个POGO支柱均能独立进行前后、左右和上下即X、Y和Z三个方向的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钻铆柔性托架,它包括底座(7),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7)上安装有四个结构完全相同的POGO支柱(I,2,3,4),托框(5 )的四个角支承在所述的四个POGO支柱上,固定工装(6)安装在所述的托框(5)上,所述的每个POGO支柱均能独立进行前后、左右和上下即X、Y和Z三个方向的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钻铆柔性托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个POGO支柱包括X向伺服电机(1018),X向伺服电机(1018)安装在X向伺服电机座(1020)上,X向电机(1018)通过X向丝杠连轴器(1019)与X向丝杠(1021)相连,X向丝杠(1021)的两端支承在X向丝杠轴承座(1024)上,X向伺服电机座(1020)、X向丝杠轴承座(1024)和X向滑轨(1022)均安装在连接座(1032)上,X向丝杠螺母(1023)安装在X向丝杠(1021)上并与Y向连接座(1033)固定相连,与X向滑轨(1022)相配的X向滑块(1025)安装在Y向连接座(1033)的底部,X向丝杠螺母(1023)带动Y向连接座(1033)沿X向滑轨(1022)作前后方向即X向的移动;所述的Y向连接座(1033)上安装有Y向滑轨(1016)、Y向丝杠轴承座(1017)和Y向电机座(1029),Y伺服电机(1030)安装在Y向电机座(1029)上,Y向丝杠(1026)的两端支承在Y向丝杠轴承座(1017)上并通过Y向丝杠联轴器(1028)与Y向伺服电机(1030)的输出轴相连,Y向丝杠螺母(10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小忠梁康郝鹏飞丁力平闫磊陈文亮王珉徐溶蔚杨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