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阶梯隔板式脱硫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249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2:21
一种叶轮阶梯隔板式脱硫除尘器,除尘器的一侧竖直连有弧形进气管,进气管的出气口处设有叶轮,叶轮的上方为水膜室,水膜室内设有成“S”形的塔板,塔板的出水口处正对叶轮,塔板的顶端分别设有出气口和进水口,除尘器的底端为沉灰池,沉灰池与溢流池相通,沉灰池的底端设有排污口,所述进气管的内部下端连有阶梯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提高燃煤烟气的净化效率,有效的达到脱硫除尘的目的,外形简单,操作容易,容易制作成型,制作成本低,节约能源,环保低碳,除尘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轮阶梯隔板式脱硫除尘器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器,尤其涉及一种叶轮阶梯隔板式脱硫除尘器。
技术介绍
常见的湿法脱硫除尘净化设备有喷雾式、旋风式、储水冲击水浴式、塔板式、文丘里等。但通常由于烟气中含硫,与水接触后使得除尘设备容易腐蚀。其次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单个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叶轮阶梯隔板式脱硫除尘器,该装置由于结合了弯管式和塔板模式,同时它还是惯性式除尘器和湿法除尘器的结合体,这就有效地提高了含硫燃煤烟气的净化除尘效率,设备外型结构简单,降低了设备制作成本,降低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低碳环保;使用多层净化装置,有效的提高除尘效率。 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进气管、阶梯隔板、沉灰池、叶轮、水膜室、塔板、出气口、排污口、溢流池、进水口,其特征是除尘器的一侧竖直连有弧形进气管,进气管的出气口处设有叶轮,叶轮的上方为水膜室,水膜室内设有成“S”形的塔板,塔板的出水口处正对叶轮,塔板的顶端分别设有出气口和进水口,除尘器的底端为沉灰池,沉灰池与溢流池相通,沉灰池的底端设有排污口,所述进气管的内部下端连有阶梯隔板。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提高燃煤烟气的净化效率有效的达到脱硫除尘的目的,外形简单,操作容易,容易制作成型,制作成本低,节约能源,环保低碳,除尘效率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I、进气口 2、进气管 3、阶梯隔板 4、沉灰池 5、水雾室 6、叶轮7、水膜室 8、塔板 9、出气口 10、排污口 11、溢流池 12、污泥13、进水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除尘器的一侧竖直连有弧形进气管2,进气管2的出气口处设有叶轮6,叶轮6的上方为水膜室7,水膜室7内设有成“S”形的塔板8,塔板8的出水口处正对叶轮6,塔板6的顶端分别设有出气口 9和进水口 13,除尘器的底端为沉灰池4,沉灰池4与溢流池11相通,沉灰池4的底端设有排污口 10,所述进气管2的内部下端连有阶梯隔板3,进气管2的顶端为进气口 1,进气口 I气体通过进气管2,由于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再加上管内阶梯隔板3起到的有效收集作用,较大颗粒的粉尘沉降到进气弯管下管壁,最后排到沉灰池4,使烟气达到第一次净化。其次在水雾室5气体的冲击力和塔板8流下水流冲击力一起作用下推动叶轮6转动,进而使整个水雾室5充满水雾,使烟气达到第二次净化。再次气体和尘粒由于重力不同撞击叶轮6后的动量减少不同,尘粒直接掉落沉灰池4形成污泥12,从而达到第三次净化。最后气体进入水膜室7后经过多层带小孔塔板8 (塔板上有水流)达到第四次净化。气流中的粉尘粒子经过四次净化被沉灰池的水膜捕获,而净化后的气体则由出气口排出,达到高效率的净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叶轮阶梯隔板式脱硫除尘器,它包括进气管、阶梯隔板、沉灰池、叶轮、水膜室、塔板、出气口、排污口、溢流池、进水口,其特征是除尘器的一侧竖直连有弧形进气管,进气管的出气口处设有叶轮,叶轮的上方为水膜室,水膜室内设有成“S”形的塔板,塔板的出水口处正对叶轮,塔板的顶端分别设有出气口和进水口,除尘器的底端为沉灰池,沉灰池与溢流池相通,沉灰池的底端设有排污口,所述进气管的内部下端连有阶梯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叶轮阶梯隔板式脱硫除尘器,它包括进气管、阶梯隔板、沉灰池、叶轮、水膜室、塔板、出气口、排污口、溢流池、进水口,其特征是除尘器的一侧竖直连有弧形进气管,进气管的出气口处设有叶轮,叶轮的上方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灵熊辉杨宏艳黄赟何洪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