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充电无线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0726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0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充电无线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技术,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组、车身控制器、集电器、CAN网络、第一无线收发模块、正极充电继电器、负极充电继电器、电流传感器、电量仪表、充电机、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和授电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集电弓充电方式,由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充电机实现自动控制,其系统显著的提高了充电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风险和成本,使充电过程更加安全与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控制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新能源客车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特别是由电力驱动或电力辅助驱动的新能源客车,因其采用电力驱动或电力辅助驱动可不使用燃油或少使用燃油,能够有效的减少我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可将有限的石油用于更重要的方面,且电动客车无内燃机汽车工作时产生的废气,不产生排放污染,是实现交通方面节能减排的最佳产品。 目前电动客车通常采用充电插座和充电枪来实现车辆与充电机的电流传导和通讯连接,以实现对电池能量的补充,或者采用电池组快速更换方法来完成电池能量的补充。这些常规的充电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如采用充电枪充电就有在充电过程中需要配备专门的充电人员,人工插、拔充电枪,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安全性差、充电时间长、充电设备数量多、充电工位多、充电站占地面积大,充电站员工多、投资大的弊端,如采用电池组快换方式,一台车至少得配备2组电池,每天需更换电池组1—2次,且快换式充电站需要配备电池换装机器人,因此也存在设备多、管理难度大、占地面积大,投资大的弊端。虽然目前很多相关企业在新能源客车电能补充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是新能源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充电无线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1)、动力电池组(2)、车身控制器(3)和集电器(4);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动力电池组(2)、车身控制器(3)和集电器(4)接入CAN网络(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无线收发模块(6);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的第一输出端;所述动力电池组(2)的正极通过正极充电继电器(7)与所述集电器(4)的正极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组(2)的负极通过负极充电继电器(8)与所述集电器(4)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正极充电继电器(7)的控制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负极继电器(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充电无线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I)、动力电池组(2)、车身控制器(3)和集电器(4);所述电池管理系统(I)、动力电池组(2)、车身控制器(3)和集电器(4)接ACAN网络(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无线收发模块(6);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I)的第一输出端;所述动力电池组(2)的正极通过正极充电继电器(7)与所述集电器(4)的正极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组(2)的负极通过负极充电继电器(8)与所述集电器(4)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I)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正极充电继电器(7)的控制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I)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负极继电器(8)的控制端; 所述车身控制器(3)还连接有开关输入模块(301);所述开关输入模块(301)由充电启动开关(302)、集电弓上升开关(303)和集电弓下降开关(304)组成;所述充电启动开关(30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3)的第一开关信号输入端,所述集电弓上升开关(30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3)的第二开关信号输入端,所述集电弓下降开关(30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车身控制器(3)的第三开关信号输入端。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充电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动力电池组(2)与所述负极充电继电器(8)之间还设置有电流传感器(9);所述集电器(4)的负极与所述负极充电继电器(8 )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极充电继电器(8 )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流传感器(9 )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组(2)的负极;所述电流传感器(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I)的输入端。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充电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CAN网络(5)上还连接有电量仪表(10);所述电池管理系统(I)发送数据给所述电量仪表(10 )。4.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车辆充电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充电机(11);所述充电机(11)的充电控制器连接有第二无线收发模块(12 );所述充电机(11)通过授电弓(13)连接所述集电器(4)的集电弓。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充电无线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集电弓上升开关(303)发送信号给车身控制器(3);所述车身控制器(3)接收到所述集电弓上升开关(303)发出的信号后控制集电器(4)的集电弓上升; 步骤二、通过充电启动开关(302)发送信号给所述车身控制器(3);所述车身控制器(3)接收到信号后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I)发送指令;所述电池管理系统(I)控制所述正极充电继电器(7)和负极充电继电器(8)闭合; 步骤三、所述电池管理系统(I)通过第一无线收发模块(6)向第二无线收发模块(12)发送指令,所述第二无线收发模块(12)将接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平彭勇代幼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恒通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