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离子印迹壳聚糖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212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分离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金属离子印迹壳聚糖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醋酸水溶液溶解壳聚糖和金属盐作为分散相,使用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溶解表面活性剂和交联剂作为连续相,在微结构设备内利用连续相的剪切作用将分散相分散形成微米级液滴,再经过一定的保留时间使液滴完成交联固化形成微球,最后洗脱微球内的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未反应的交联剂、金属离子等并干燥,得到离子印迹壳聚糖多孔微球。该方法简便快捷,所得微球尺寸均匀,保留了较好的网络结构和有效的吸附位点,具有吸附容量大、速度快等特点。该方法为批量制备高性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提供了有效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离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体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重金属污染是危害最大的污染之一。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工业、电镀、有色金属冶炼、电子业、核工业等的废水排放。重金属离子在水中具有不可降解、积累和转移性,摄入受重金属污染的食物和饮水,会引起腹绞痛、肝炎、高血压、周围神经炎、中毒性脑炎及贫血等疾病。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经济的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技术刻不容缓。吸附法是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常用方法,其技术关键是寻找和研究可再生的、对环境友好的吸附材料。壳聚糖以其独特的特征,成为理想的生物质吸附材料。这些特征 包括壳聚糖分子中大量的羟基和氨基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可以方便地进行功能基团接枝和改性;壳聚糖具有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等。片状或粉末状的壳聚糖比表面积小且致密无孔,不利于传质,将壳聚糖制成多孔微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传统的针孔法制备得到的微球尺寸在毫米级,比表面积小,结构致密,传质速度慢。而且,为克服壳聚糖在酸性条件下易溶解流失的缺点,常采用化学交联的方法增强壳聚糖微球的强度。对于大尺寸、已经固化的微球,局部关联程度很难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离子印迹壳聚糖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用浓度为1?5wt%的醋酸水溶液溶解壳聚糖与金属盐的混合物得到分散相,分散相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4wt%,金属盐的浓度为0.1?1wt%;(2)用有机溶剂溶解表面活性剂和交联剂得到连续相,连续相中交联剂的浓度为1?20wt%,表面活性剂的浓度1?5wt%;(3)利用两台平流泵将上述制得的分散相和连续相注入微筛孔结构或微通道设备中,其中连续相流体的流速为0.1?3.0m/s,连续相和分散相的流量比为10?100:1,利用连续相流体的剪切作用将分散相流体分散成液滴,同时交联剂自连续相向分散相传质;(4)将上述(3)中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阳成何静骆广生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