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钢材生产加工领域的电工钢涂料涂层辊刻槽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还涉及应用刻槽装置进行刻槽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涂层辊刻槽装置的涂层辊(2)设置为能够活动架装在装置支架(1)上的结构,涂层辊(2)的辊面(3)下方位置设置能够沿辊面(3)轴向移动的刻槽部件(4),刻槽部件(4)的磨盘(5)上的磨刃(6)设置为能够与辊面(3)接触的结构,刻槽部件(4)与控制刻槽部件(4)沿辊面(3)轴向移动的控制部件(8)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刻槽装置及工艺方法,可以在涂层辊的辊面刻出V型结构的凹槽,使得涂层辊在电工钢表面涂覆涂料时,涂料在电工钢表面均匀分布,涂层没有条纹缺陷,从而获得质量良好的涂层电工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材生产加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工钢涂料涂层辊刻槽装置,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涉及应用刻槽装置进行刻槽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电工钢连续退火涂层线是对冷轧后的电工钢进行表面脱脂,并在保护气氛下进行脱碳退火和再结晶退火,以获得理想的晶粒度;此后再在电工钢表面涂绝缘层涂料,使之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冲片性能。在电工钢连续退火涂层生产线上,需用通过涂层机将电工钢涂料涂覆在电工钢带的表面,然后将涂料烘干、固化成膜。涂料在电工钢带上的涂覆均匀性直接影响到电工钢涂层的表面质量。在现有技术中,中低带钢速度(小于70米每分钟)下运行的电工钢连续退火涂层线使用的涂层辊为光辊(表面没有刻槽),涂料涂布量只能依靠 涂层辊之间的压力来进行调节,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这种涂层辊涂覆方式对电工钢涂料涂布量的控制很不准确,涂料在带钢表面分布也不均匀,并且涂层条纹缺陷也非常多,从而造成涂层质量的大幅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在涂层辊上刻槽,使得涂层辊在带钢表面涂料时涂料均匀分布,避免涂层条纹缺陷的电工钢涂料涂层辊刻槽装置。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电工钢涂料涂层辊刻槽装置,所述的涂层辊刻槽装置包括装置支架,涂层辊,所述的涂层辊设置为能够活动架装在装置支架上的结构,涂层辊的辊面下方位置设置能够沿辊面轴向移动的刻槽部件,所述的刻槽部件的磨盘上的磨刃设置为能够与辊面接触的结构,刻槽部件轴向移动时,所述的磨刃设置为能够在辊面上刻出凹槽的结构,所述的刻槽部件与控制刻槽部件沿辊面轴向移动的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的装置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涂层辊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杆I和支撑杆II架装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所述的刻槽部件还包括丝杆,丝杆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所述的磨盘固定安装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丝杆上,所述的控制部件包括驱动电机,安装在驱动电机上的驱动轮,所述的丝杆与驱动轮啮合,驱动电机与控制驱动电机的开关连接,开关设置在控制部件上,所述的左支架上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的电机与支撑杆I连接,电机设置为通过驱动支撑杆I带动涂层辊转动的结构,所述的电机与开关连接,涂层辊和磨盘转动时,涂层辊的转动方向与磨盘的转向相反。所述的磨盘为圆盘状结构,磨盘的外径为50— 150mm,磨刃上的刃口设置为倒V型结构,刃口的V型角度设置在80—120°之间,所述的磨盘在涂层辊上刻槽时,磨盘的轴向移动速度为3— 6 mm每分钟,涂层辊上刻出的凹槽的深度为O. 13—0. 18mm,所述的涂层辊的材质为海帕隆橡胶,橡胶的邵氏硬度在56— 65之间,涂层辊上每毫米上的凹槽的数量为I.38—1. 77 个。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分别设置半圆形的U型槽I和U型槽,所述的涂层辊的支撑杆I和支撑杆II分别架装在U型槽I和U型槽II内,装置支架还包括定位块I和定位块II,所述的定位块I和定位块II上分别设置半圆形的U型槽III和U型槽IV,所述的定位块I和定位块II分别扣装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时,所述的支撑杆I活动卡装在U型槽I和U型槽II组成的圆形结构之间,所述的支撑杆II活动卡装在U型槽III和U型槽IV组成的圆形结构之间。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分别设置能够伸缩的液压缸I和液压缸II,液压缸I和液压缸II与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的液压缸I和液压缸II伸缩时,所述的磨盘的刃口与辊面 之间的间隙设置为能够移动的结构。所述的涂层辊的外径在220— 310mm之间,涂层辊的材质为海帕隆橡胶,涂层辊的邵氏硬度在56— 65之间,所述的磨盘进行刻槽时,涂层辊的转速与磨盘转速之比在1/1500—1/50 之间。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涉及一种应用刻槽装置进行刻槽的工艺方法,所述的应用刻槽装置进行刻槽的工艺方法的步骤为I)通过控制部件控制液压缸I和液压缸II收缩,使磨盘上的刃口向涂层辊的辊面A+-.、f—罪近;2)将涂层辊通过支撑杆I和支撑杆II分别架装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通过开关控制电机启动,电机带动涂层棍转动;3)通过开关控制驱动电机转动,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此时,驱动电机通过丝杆带动磨盘轴向移动,所述的磨盘的刃口能够在辊面上刻出凹槽。所述的磨盘在涂层辊上刻槽时,磨盘的轴向移动速度为3—6 mm每分钟,涂层辊上刻出的凹槽的深度为O. 13—0. 18mm,所述的磨盘在涂层辊上刻槽时,涂层辊的转动方向与磨盘的转向相反,涂层辊的转速与磨盘转速之比在1/1500—1/50之间,磨盘的径向移动速度为3— 6毫米每分钟。所述的支撑杆I和支撑杆II架装在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时,先将支撑杆I和支撑杆II分别放置在半圆形的U型槽I和U型槽上,再将定位块I和定位块II分别扣装在左支架和左支架上,此时,支撑杆I活动卡装在U型槽I和U型槽II组成的圆形结构之间,所述的支撑杆II活动卡装在U型槽III和U型槽IV组成的圆形结构之间。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工钢涂料涂层辊刻槽装置及应用刻槽装置进行刻槽的工艺方法,可以在涂层辊的辊面刻出V型结构的凹槽,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刻槽装置及刻槽的工艺方法刻出凹槽的涂层辊,在小于70米每分钟的中低速度下在电工钢表面涂覆涂料时,涂料在电工钢表面均匀分布,涂层没有条纹缺陷,涂层膜重的分布也很均匀,从而可以获得表面质量良好的涂层电工钢。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工钢涂料涂层辊刻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述的电工钢涂料涂层辊刻槽装置的左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装置支架;2、涂层辊;3、辊面;4、刻槽部件;5、磨盘;6、磨刃;7、凹槽;8、控制部件;9、左支架;10、右支架;11、支撑杆I ;12、支撑杆II ;13、丝杆;14、驱动电机;15、驱动轮;16、开关;17、刃口;18、U型槽I ;19、U型槽II ;20、定位块I ;21、定位块II ;22』型槽111;23』型槽1¥;24、液压缸1 ;25、液压缸II ;26、电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I、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电工钢涂料涂层辊刻槽装置,所述的涂层辊刻槽装置包括装置支架1,涂层辊2,所述的涂层辊2设置为能够活动架装在装置支架I上 的结构,涂层辊2的辊面3下方位置设置能够沿辊面3轴向移动的刻槽部件4,所述的刻槽部件4的磨盘5上的磨刃6设置为能够与辊面3接触的结构,刻槽部件4轴向移动时,所述的磨刃6设置为能够在辊面3上刻出凹槽7的结构,所述的刻槽部件4与控制刻槽部件4沿辊面3轴向移动的控制部件8连接。所述的装置支架I包括左支架9和右支架10,涂层辊2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杆I 11和支撑杆II 12架装在左支架9和右支架10上,所述的刻槽部件4还包括丝杆13,丝杆13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在左支架9和右支架10上,所述的磨盘5固定安装在左支架9和右支架10之间的丝杆13上,所述的控制部件8包括驱动电机14,安装在驱动电机14上的驱动轮15,所述的丝杆13与驱动轮15啮合,驱动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工钢涂料涂层辊刻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层辊刻槽装置包括装置支架(1),涂层辊(2),所述的涂层辊(2)设置为能够活动架装在装置支架(1)上的结构,涂层辊(2)的辊面(3)下方位置设置能够沿辊面(3)轴向移动的刻槽部件(4),所述的刻槽部件(4)的磨盘(5)上的磨刃(6)设置为能够与辊面(3)接触的结构,刻槽部件(4)轴向移动时,所述的磨刃(6)设置为能够在辊面(3)上刻出凹槽(7)的结构,所述的刻槽部件(4)与控制刻槽部件(4)沿辊面(3)轴向移动的控制部件(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致平,王立涛,董梅,朱涛,丰慧,
申请(专利权)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