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管鼻型成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920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架管鼻型成型机构,包括基于模柄固定于压床冲压活动块的上模和基于底板固定于压床台面的下模,上模和下模分别相对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便于在上模和下模紧靠限位车架管,上凹槽固定冲模便于车架管表面冲出所需凹部;一端可伸入下凹槽而另一端固定底板的内芯模,内芯模轴向设有腔室,邻接上模之冲模,内芯模径向设有连通腔室的垂直槽口,腔室和垂直槽口分别活动设有顶杆和内顶模,顶杆一端于内芯模固定端伸出并固定于油缸而另一端具有斜面,并与内顶模底端呈斜面接触,在油缸连带顶杆推进时能驱动内顶模向上推动,从而在套于内芯模上车架管向外冲出便于设有穿线孔的鼻型凸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方便地在车架管上冲出便于设有穿线孔的鼻型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件表面成型的成型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车架管鼻型成型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由于自行车车架的不断更新,车架管的整体美观性的要求更高,自行车的穿线也越来越讲究,要求车架管表面具有鼻型穿线孔,如图3和4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方便地在车架管上冲出便于设有穿线孔的鼻型部的车架管鼻型成型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架管鼻型成型机构,包括基于模柄固定于压床之冲压活动块的上模和基于底板固定于压床之台面的下模,该上模和下模分别相对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便于在该上模和下模紧靠时限位车架管,该上凹槽固定一冲模,便于在该限位的车架管表面冲出所需凹部;一端可伸入于该下凹槽而另一端固定于该底板的内芯模,该内芯模轴向设有腔室,邻接该上模之冲模位置,该内芯模径向设有连通该腔室的垂直槽口,该腔室和垂直槽口分别活动设有顶杆和内顶模,该顶杆一端于该内芯模固定端伸出并固定于油缸而另一端具有斜面,并与该内顶模底端呈斜面接触,在该油缸连带该顶杆推进时能驱动该内顶模向上推动,从而在套设于该内芯模上的车架管向外冲出便于设有穿线孔的凸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内芯模一端基于垂直固定于该底板的多个固定柱和活动穿套于该多个固定柱的活动座固定于该底板,该内芯模可基于该活动座实现垂直方向调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固定于该底板的该内芯模一端还固定一限位块,该限位块底端置于该底板上与该内芯模垂直设置的限位槽,便于在该顶杆推进时能使该内芯模相对止位于该底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内顶模的顶端呈鼻型,从而在套设于该内芯模上的车架管向外冲出便于设有穿线孔的鼻型凸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调整该顶杆前进距离,该顶杆与内顶模相互运动,向上冲出所需的形状,该活动座和固定柱的配合设置可以适合不同口径的管件;通过在该车架管表面冲出鼻型凸部,便于设有穿线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运用本技术成型的车架管主视图;图3为运用本技术成型的车架管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所述的顶杆与所述的内顶模相互作用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1至图4,作进一步描述一种车架管鼻型成型机构,包括基于模柄1固定于压床之冲压活动块的上模3和基于底板2固定于压床之台面的下模4,该上模和下模分别相对设有上凹槽31和下凹槽41,便于在该上模和下模紧靠时限位车架管6,该上凹槽固定一冲模5,便于在该限位的车架管表面冲出所需凹部61;一端可伸入于该下凹槽而另一端固定于该底板的内芯模7,该内芯模轴向设有腔室71,邻接该上模之冲模位置,该内芯模径向设有连通该腔室的垂直槽口72,该腔室和垂直槽口分别活动设有顶杆8和内顶模9,该顶杆一端于该内芯模固定端伸出并固定于油缸而另一端具有斜面81,并与该内顶模底端呈斜面接触,在该油缸连带该顶杆推进时能驱动该内顶模向上推动,从而在套设于该内芯模上的车架管向外冲出便于设有穿线孔的凸部62。该内芯模一端基于垂直固定于该底板的多个固定柱101和活动穿套于该多个固定柱的活动座10固定于该底板,该内芯模可基于该活动座实现垂直方向调整,同时固定于该底板的该内芯模一端还可以固定一限位块11,该限位块底端置于该底板上与该内芯模垂直设置的限位槽12,便于在该顶杆推进时能使该内芯模相对止位于该底板。该内顶模的顶端呈鼻型,从而在套设于该内芯模上的车架管向外冲出便于设有穿线孔的鼻型凸部62。结合图1至图4作说明该内芯模7相对固定于该底板,该顶杆3在油缸外力的作用下向左运动,通过该斜面81推动该内顶模9向上运动,由内向外冲压该车架管管面,形成所需的形状。将所车架管穿他袄于该内芯模,压床动作带动该上模下压,冲出凹部61,然后通过油缸推动该顶杆前进,该顶杆通过斜面与该内顶模的斜面相贴合,由相互动作推动该内顶模向上动作顶出凸部,到此冲出所需的外形。权利要求1.一种车架管鼻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1)基于模柄(1)固定于压床之冲压活动块的上模(3)和基于底板(2)固定于压床之台面的下模(4),该上模和下模分别相对设有上凹槽(31)和下凹槽(41),便于在该上模和下模紧靠时限位车架管(6),该上凹槽固定一冲模(5),便于在该限位的车架管表面冲出所需凹部(61);2)一端可伸入于该下凹槽而另一端固定于该底板的内芯模(7),该内芯模轴向设有腔室(71),邻接该上模之冲模位置,该内芯模径向设有连通该腔室的垂直槽口(72),该腔室和垂直槽口分别活动设有顶杆(8)和内顶模(9),该顶杆一端于该内芯模固定端伸出并固定于油缸而另一端具有斜面(81),并与该内顶模底端呈斜面接触,在该油缸连带该顶杆推进时能驱动该内顶模向上推动,从而在套设于该内芯模上的车架管向外冲出便于设有穿线孔的凸部(6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管鼻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内芯模一端基于垂直固定于该底板的多个固定柱(101)和活动穿套于该多个固定柱的活动座(10)固定于该底板,该内芯模可基于该活动座实现垂直方向调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管鼻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于该底板的该内芯模一端还固定一限位块(11),该限位块底端置于该底板上与该内芯模垂直设置的限位槽(12),便于在该顶杆推进时能使该内芯模相对止位于该底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管鼻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内顶模的顶端呈鼻型,从而在套设于该内芯模上的车架管向外冲出便于设有穿线孔的鼻型凸部(62)。专利摘要一种车架管鼻型成型机构,包括基于模柄固定于压床冲压活动块的上模和基于底板固定于压床台面的下模,上模和下模分别相对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便于在上模和下模紧靠限位车架管,上凹槽固定冲模便于车架管表面冲出所需凹部;一端可伸入下凹槽而另一端固定底板的内芯模,内芯模轴向设有腔室,邻接上模之冲模,内芯模径向设有连通腔室的垂直槽口,腔室和垂直槽口分别活动设有顶杆和内顶模,顶杆一端于内芯模固定端伸出并固定于油缸而另一端具有斜面,并与内顶模底端呈斜面接触,在油缸连带顶杆推进时能驱动内顶模向上推动,从而在套于内芯模上车架管向外冲出便于设有穿线孔的鼻型凸部,本技术能方便地在车架管上冲出便于设有穿线孔的鼻型部。文档编号B21D37/10GK2827579SQ20052007490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3日专利技术者庄添财 申请人:旭东机械(昆山)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架管鼻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1)基于模柄(1)固定于压床之冲压活动块的上模(3)和基于底板(2)固定于压床之台面的下模(4),该上模和下模分别相对设有上凹槽(31)和下凹槽(41),便于在该上模和下模紧靠时限位车架管(6),该上凹槽固定一冲模(5),便于在该限位的车架管表面冲出所需凹部(61);2)一端可伸入于该下凹槽而另一端固定于该底板的内芯模(7),该内芯模轴向设有腔室(71),邻接该上模之冲模位置,该内芯模径向设有连通该腔室的垂直槽口(72),该腔室和垂直槽口分别活动设有顶杆(8)和内顶模(9),该顶杆一端于该内芯模固定端伸出并固定于油缸而另一端具有斜面(81),并与该内顶模底端呈斜面接触,在该油缸连带该顶杆推进时能驱动该内顶模向上推动,从而在套设于该内芯模上的车架管向外冲出便于设有穿线孔的凸部(6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添财
申请(专利权)人:旭东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