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表面清洗剂内的硅泥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85396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钢表面清洗剂内的硅泥去除装置,其包括:一在线槽,其槽壁上靠近上边沿处设于一溢流口;一循环槽,其通过所述在线槽上的溢流口与所述在线槽连通;一网格过滤器,其与所述循环槽连通;一第一沉淀槽,其具有一与所述网格过滤器连通的进液口,以及一与所述循环槽连通的出液口。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硅泥去除装置,实现了对带钢清洗段碱液中硅泥的有效沉淀,提高了带钢表面的清洁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沉淀物去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硅泥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冶金企业在带钢生产的过程中,清洗段多数采取碱液清洗的エ艺,由于带钢表面存在大量油污、铁粉和硅泥,因此,碱液中含有较多的铁份和灰份。为了有效清除碱液中的悬浮物,现有装置一般采用清洗段刷辊、碱液循环槽和电磁过滤器的组合除去碱液中的铁份和灰份,采用电磁过滤器虽然能将碱液中的铁份有效去 除,但其进行处理的速度很慢,且除泥效果也不佳。此外,也有采用刷辊、碱液循环槽和离心机的组合对碱液进行离心处理的,但采用离心机处理容易造成管道堵塞且引起碱液泡沫多,造成碱液浪费,同时也不能有效去除硅泥,容易造成炉辊表面结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钢表面清洗剂内的硅泥去除装置,其在刷洗去泥和电磁过滤去泥的基础上,通过增设沉淀槽这ー装置増加了沉淀エ艺,从而能够有效地去除碱液中硅泥,并且可以减少去泥过程中的泡沫,能够节约碱液消耗。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钢表面清洗剂内的硅泥去除装置,其包括一在线槽,其槽壁上靠近上边沿处设于ー溢流ロ ;一循环槽,其通过所述在线槽上的溢流ロ与所述在线槽连通;ー网格过滤器,其与所述循环槽连通;一第一沉淀槽,其具有一与所述网格过滤器连通的进液ロ,以及一与所述循环槽连通的出液ロ。在线槽中盛装有使用过的带钢清洗液,其通过在线槽上的溢流ロ流至循环槽中,完成第一次溢流过滤过程,然后在经过网格过滤器的过滤,进入第一沉淀槽,在第一沉淀槽中进行硅泥的沉淀去除后,再次流入至循环槽中,如此往复。优选地,所述带钢表面清洗剂内的硅泥去除装置还包括ー电磁过滤器,其设置于所述网格过滤器与所述循环槽之间并与二者连通,所述电磁过滤器还通过管路所述第一沉淀槽连通,所述电磁过滤器与网格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ー第一阀门,所述网格过滤器与第一沉淀槽连通的管路上设有ー第二阀门。在带钢清洁过程中,初期清洗使用的清洗剂中硅泥的含量是比较少的,为了提高对清洗剂进行处理的效率,在初期清洗过程中,可将第一阀门设置为打开,第二阀门设置为关闭,这样清洗剂在溢流至循环槽后只经过网格过滤器的过滤和电磁过滤器的过滤,过滤的速率较快。当清洗了一段时间后,清洗剂中的硅泥含量增多,此时将第一阀门设置为关闭,第ニ阀门设置为打开,清洗剂在溢流至循环槽后,需要经过网格过滤器的过滤和第一沉淀槽的沉淀过滤后,才能进入电磁过滤器进行电磁过滤,然后流至循环槽中,这样既去除了清洗剂中的硅泥,又兼顾了过滤的效率。优选地,所述带钢表面清洗剂内的硅泥去除装置还包括一第二沉淀槽,其具有一与所述电磁过滤器连通的进液ロ以及一与所述循环槽连通的出液ロ,所述进液ロ通过管路与电磁过滤器连通,该管路上设有ー第三阀门。当清洗剂经过了长时间的循环使用后,清洗剂中的硅泥含量进ー步増大,此时为了保证硅泥去除的效果,在电磁过滤器的下游增设了第二沉淀槽,此时将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设置为打开,第一阀门设置为关闭,清洗剂在经过了电磁过滤后还需要再经过一次沉淀过滤。优选地,所述第一沉淀槽包括一沉淀槽本体,其底板倾斜设置; 一竖直设置的内隔板,其设于所述沉淀槽本体内将沉淀槽本体的内部空间分为一左空间和ー右空间,所述内隔板的下端部与沉淀槽本体的底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进液ロ设于所述左空间上方,并与其导通;一过滤网,水平或基本水平地设置于所述右空间的上部,覆盖所述右空间的水平面或基本水平面;所述出液ロ设置于沉淀槽本体上,并位于所述过滤网的上方,所述出液ロ与所述右空间导通;一排液ロ,设于所述沉淀槽本体的底板上。上述第一沉淀槽在工作过程中,清洗液由进液ロ进入左空间,硅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在倾斜设置的底板上沉淀,清液在右空间从出液ロ溢流出,在通过出液ロ溢流至循环槽前清液会经过过滤网的再次过滤。优选地,所述沉淀槽本体的底板为磁性基底板。优选地,所述第一沉淀槽还包括一低液位溢流孔,其与所述右空间导通,并位于沉淀槽本体的底板略上方。当需要对沉淀槽进行检修时,需要将低液位的经过沉淀的清液排入循环槽,此时清液经过低液位溢流孔进入循环槽。优选地,所述第一沉淀槽还包括ー冲洗液进液ロ,当其与冲洗管路连通时,可对过滤网和沉淀槽本体的内壁进行清洗。所述第ニ沉淀槽的结构与第一沉淀槽的结构相同。本技术所述的带钢表面清洗剂内的硅泥去除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带钢清洗段碱液中硅泥的有效沉淀,从而提高了带钢表面的清洁效果,減少了机组产生炉辊结瘤的情况。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所述的带钢表面清洗剂内的硅泥去除装置做进ー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的带钢表面清洗剂内的硅泥去除装置的系统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带钢表面清洗剂内的硅泥去除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沉淀槽和第二沉淀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硅泥去除装置包括在线槽和与其连通的循环槽,在线槽的槽壁上靠近上边沿处设于溢流ロ,带钢清洗剂通过该溢流孔溢流至循环槽中,完成第一次过滤;网格过滤器,其与循环槽连通;第一沉淀槽,其通过进液ロ与网格过滤器连通,通过出液ロ与循环槽连通。电磁过滤器设置于网格过滤器与循环槽之间并与二者分别连通,此外,电磁过滤器还通过管路第一沉淀槽连通,电磁过滤器与网格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VI,网格过滤器与第一沉淀槽连通的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V2。第二沉淀槽,其通过进液ロ与电磁过滤器连通,通过出液ロ与循环槽连通,进液ロ与电磁过滤器连通的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V3。该硅泥去除装置的使用过程为在带钢清洁过程中,初期清洗使用的清洗剂中硅泥的含量比较少,此时将第一阀门Vl设置为打开,第二阀门V2和第三阀门V3设置为关闭。清洗剂从在线槽溢流至循环槽后经过网格过滤器的过滤和电磁过滤器的过滤,回流至循环槽内继续使用。当清洗了一段时间后,清洗剂中的硅泥含量增多,此时将第一阀门Vl和第三阀门V3设置为关闭,第二阀门V2设置为打开,清洗剂从在线槽溢流至循环槽后,需要经过网格过滤器的过滤和第一沉淀槽的沉淀过滤后,才能进入电磁过滤器进行电磁过滤,然后回流至循环槽中,这样既去除了清洗剂中的硅泥,又兼顾了过滤的效率。当清洗剂经过了长时间的循环使用后,清洗剂中的硅泥含量进ー步増大,此时为了保证硅泥去除的效果,将第二阀门V2和第三阀门V3设置为打开,第一阀门Vl设置为关闭,清洗剂从在线槽溢流至循环槽后,经过网格过滤器的过滤和第一沉淀槽的沉淀过滤,进入电磁过滤器进行电磁过滤,然后进入第二沉淀槽再次进行沉淀过滤,最后回流至循环槽中继续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沉淀槽和第二沉淀槽具有相同的结构,其结构如图2所示沉淀槽本体I具有倾斜设置的底板11,且该底板11为磁性基底板;排液ロ 6设于底板11上;内隔板2竖直地设置在沉淀槽本体I内,将沉淀槽本体I的内部空间分为左、右两部分,内隔板2的下端部与沉淀槽本体的底板1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以使液体可以由左侧空间流至右侧空间;进液ロ 3设置在左侧空间一侧并与左侧空间导通;过滤网4水平或基本水平地设置于右侧空间的上部;出液ロ 5设置于右侧空间ー侧并与其导通,出液ロ 5位于过滤网4的上方;低液位溢流孔7设于右空间ー侧,其与右空间导通,并位于底板11的略上方,当需要对沉淀槽进行检修时,需要将低液位的经过沉淀的清液排入循环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钢表面清洗剂内的硅泥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在线槽,其槽壁上靠近上边沿处设于一溢流口;一循环槽,其通过所述在线槽上的溢流口与所述在线槽连通;一网格过滤器,其与所述循环槽连通;一第一沉淀槽,其具有一与所述网格过滤器连通的进液口,以及一与所述循环槽连通的出液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春国陆永强王志成陈彬袁峰宿德军洪昌君王敏利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