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尤其是高度或纵向调节装置,其包括在一端处可旋转安装于齿轮箱壳体内以及在另一端处可旋转安装于接收单元内的螺纹轴,所述接收单元具有适于螺纹轴的内螺纹。调节装置还包括可操作性地连接到螺纹轴的电机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装置和用于具有所述调节装置的机动车辆座椅的座椅基座框架,调节装置将在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力传递到所需程度。实现上述的原因在于加强元件设置于齿轮箱壳体内,从而所述加强元件适于承受在发生碰撞时在螺纹轴纵轴方向上作用的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尤其是高度或纵向调节装置,其具有-螺纹轴,其安装成使得一端在齿轮箱壳体内旋转,而另一端在接收单元内旋转,该接收单元具有与螺纹轴相匹配的内螺纹;以及-电机单元,其与螺纹轴成可操作性的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具有调节装置的机动车辆座椅的座椅基座框架。
技术介绍
用于现代车辆的机动车辆座椅具有多种可能的设置以允许对于相应的人员而言 使得机动车辆座椅得到最佳调节。为了增加调节机动车辆座椅时的便利性,越来越多地使用最初命名类型的电机驱动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通过适当的操作控制器来致动。为了相对于彼此调节座椅的各个区域或相应的座椅结构,优选使用螺纹轴,其处于接收单元内,该接收单元具有根据螺母-主轴机构类型的内螺纹,允许相对于彼此来调节座椅结构。为此目的,调节装置在一侧连接到待调节的座椅结构,且在另一侧连接到另一座椅结构,例如连接到座椅上部轨道,待调节的座椅结构抵靠该上部轨道而可移动,并允许支撑该调节机构。与具有所谓的集成安全带扣的机动车辆座椅的设计(也就是说,安全带扣直接设置于机动车辆座椅上而不是直接设置于车辆底盘上)相结合,存在依赖于特定构造的需求,即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力经由调节装置(尤其是经由高度调节装置)来传递。这意味着在发生上述碰撞的情况下,螺纹轴、齿轮箱壳体和接收单元经受增加的拉伸力和压缩力。在此有必要消除调节装置的故障,以便防止人就座于其上的机动车辆座椅垮塌,其原因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座椅的稳定性尤其可用于保护乘员。对于碰撞的参考以及后续的参考适用于车辆正面撞击或相应的后面撞击。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是提供一个单独的碰撞锁,在调节装置受到威胁或发生垮塌情况下,该碰撞锁将各座椅结构相对于彼此进行稳定,各座椅结构通过碰撞锁而连接在一起。但是这种碰撞锁具有由于额外的组件使得它们会导致机动车辆座椅的净重增加以及增加机动车辆座椅生产成本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以及用于具有调节装置的机动车辆座椅的座椅基座框架,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所述调节装置传递所产生的力到所需程度。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I所述特征的调节装置和具有权利要求15所述特征的座椅基座框架来实现该目的。调节装置的有利的进一步改进在权利要求2至14中限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调节装置的独特特征在于加强元件设置于齿轮箱壳体内,从而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其适于吸收在螺纹轴纵轴方向上作用的力。本专利技术基于下述的认识,即调节装置的损坏是由于以下事实造成的即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在为集成安全带扣的情况下,调节装置的拉伸载荷増加,上述会导致相对于齿轮箱壳体将螺纹轴拉出。要消除的正是螺纹轴和齿轮箱壳体之间的这种连接断开,因而将加强元件设置于齿轮箱壳体中,从而该加强元件传递螺纹轴和加强构件之间所产生的カ以及加强元件和齿轮箱壳体之间所产生的力。加强元件通过一方面与螺纹轴的足够大的接触表面以及另一方面与 齿轮箱壳体的足够大的接触表面而达到该目的,其与两者的接触表面必须单独确定。使用加强元件的独特特征尤其在于由于通过加强元件导致的齿轮箱壳体和螺纹轴之间的特别优良的カ传递,可避免螺纹轴以及尤其是齿轮箱壳体的进ー步增强(其可被视为是关键性的),从而整个调节装置的净重相对于已知的调节装置几乎不增加,且已知的调节装置不适于传递撞击力。如果其保证在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力在齿轮箱壳体和螺纹轴之间传递,则调节装置在原则上可以任何方式在齿轮箱壳体内进行布置。因此,尤其可以选择这种设计,其仅适于传递在发生车辆正面撞击的情况下作用于螺纹轴上的拉伸力。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ー个特别有利的设计,加强结构设计成适于吸收在纵轴方向上作用于螺纹轴上的拉伸カ和/或压缩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拉伸力以及压缩カ均可通过加强元件有效地传递,以补足的方式増加了调节装置的稳定性,且确保即使在不是正面撞击的撞击情况下也不会发生调节装置的垮塌。正如已经提到的那样,只要其确保在发生碰撞时加强元件仍然可操作地连接到螺纹轴,从而产生的载荷则可有效地在螺纹轴和加强元件之间传递,则可以对螺纹轴和加强构件之间的连接进行自由地选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ー个有利的设计,在正常操作期间,也就是在车辆座椅的正常调节期间以及在调节后的位置,加强元件设置成与螺纹轴不接触,从而仅仅在发生碰撞时后者(即螺纹轴)才与加强元件相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种进一歩改进,加强元件和螺纹轴,或在发生碰撞时螺纹轴和加强元件的相互作用的相应接触面彼此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且设置于齿轮箱壳体内,从而只有在发生碰撞时它们才相互接触。这种设计具有下述优势,即在正常操作期间,在螺纹轴和加强元件之间没有摩擦。因此消除了在正常操作中由加强元件和螺纹轴之间的接触导致的磨削噪声或摩擦噪声。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调节装置的生产成本可附帯地降低,同时仍保持相应的功能。假设加强元件的ー种适当设计,后者(S卩加强元件)在齿轮箱壳体内与螺纹轴相对相反的配置已经大体允许在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力经由加强元件和螺纹轴之间的预定接触表面来可靠地从加强元件传递到齿轮箱壳体。齿轮箱壳体又设计成使得在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力也可靠地在齿轮箱壳体和待调节的座位単元之间传递。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ー个特别有利的设计,加强元件设置于齿轮箱壳体中,从而其一方面适于连接到待调节的座椅単元,而另一方面用于吸收在发生碰撞时在螺纹轴纵轴方向上作用的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种设计,加强元件不仅用于将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力在加强元件和螺纹轴之间可靠地传递,且除此之外,还适于在待调节的座椅单元和加强元件之间传递力。本专利技术的这种设计使得可以独立于在正常操作中存在的力或在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力、或只考虑在正常操作中产生的载荷来定制齿轮箱壳体的尺寸。在正常情况下和/或在发生碰撞时所产生的所有力均能可靠地传递到加强元件。这使得有可能将齿轮箱壳体设计成特别小的和成本有效的,上述附带地降低调节装置的生产成本。特别有利的是,用于连接到待调节的座椅单元的加强元件具有用于设置连接装置的接收开口。这使得有可能以已知的方式将调节装置经由加强元件连接到待调节的座椅单元,从而可以省却座椅单元到加强元件的单独连接。诸如连接螺栓的连接装置例如可理想地延伸穿过齿轮箱壳体和加强元件,以及延伸穿过在待调节座椅单元中适当形成的接收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加强元件设置成在正常操作期间,连接装置可设置成与接收开口间隔开一定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这种设计使得能够避免对加强元件的接收开口的特殊设计,因为在正常操作期间这些接收开口与连接装置(例如连接螺栓)不相接触。在该方面,在调节装置的设计过程中,连接装置和接收开口之间的摩擦载荷可以忽略不计。本专利技术的这种设计提供下述例如在正常操作期间,只有齿轮箱壳体与连接螺栓相接 触,以及仅仅在发生碰撞时,后者(即连接螺栓)才与加强元件的接收开口相接触。加强元件的设计和螺纹轴的相应设计在原则上可以自由地选择以便传递在发生碰撞时在螺纹轴和加强元件之间产生的力。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加强元件为此目的具有啮合槽,其用于接纳螺纹轴的具有周向凹陷部分的部分,其中在正常操作期间,加强元件优选设置成与凹陷部分间隔开一定的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种设计,加强元件在一端上具有开放沟槽,其中沟槽的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斯塔尼奇,O·孔茨,C·斯图姆,
申请(专利权)人: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