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小川弘士专利>正文

汽车用车门铰链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8121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板状的钢制原材料来制造廉价且高强度的汽车用车门铰链的方法,具有:在原材料的横宽方向的一端形成鼓出柱状部的锻造工序;在鼓出柱状部形成轴孔的轴孔形成工序;及轴孔精加工工序。轴孔形成工序中,通过前端为圆锥状的第一冲头和在鼓出柱状部的外周与冲模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容积的第一冲模来形成轴孔。间隙容积形成为如下的大小:通过第一冲头对鼓出柱状部进行冲孔时,从加工起始端侧到规定尺寸形成的孔部未成为冲裁废料而使鼓出柱状部向外方鼓出,第一冲头从规定尺寸到加工终端形成的孔部成为冲裁废料而被排出。轴孔精加工工序中,通过与第一冲模为大致同一形状的第二冲模和前端为圆锥台状或圆锥状且最大径比第一冲头的最大径大的第二冲头,而从加工终端侧精加工形成轴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是由规定的厚度、横宽及高度的板状的钢制的原材料通过锻造、冲孔等来制造汽车用车门铰链的方法,尤其是涉及在所述原材料的横宽方向的一端通过锻造形成以水平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方式沿着厚度方向鼓出而在高度方向上成为圆柱状或椭圆柱状的鼓出柱状部,使用特殊的冲模和冲头在所述鼓出柱状部形成贯通轴心而供铰链用销插入的轴孔,能够将轴孔的高度形成为孔径的2倍以上,具有充分的强度并实现制造费用的减少的制造方法的技术。
技术介绍
以往,汽车用车门铰链广泛使用通过冲压成形等而能够廉价地制造的板金制的汽车用车门铰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另外,以往,板金制的汽车用车门铰链的强度弱,因而在车门的重量大的大型车或 高级车中,使用将通过挤压加工而制造的型钢切断成所需长度并通过切削加工形成为所需形状后的汽车用车门铰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8-197952号公报(段落0012,图2)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223247号公报(段落0002,图4)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I记载的板金制的汽车用车门铰链由于折弯部的板厚变薄且在该折弯部作用有大的弯曲力矩,因此因与车门的开闭相伴的冲击而容易发生破损。另外,相对于车辆主体侧车门铰链,将车门侧车门铰链连结成能够转动的铰链轴露出设置,因此在车门的转动时会发生应力集中而容易破损。如此,板金制的汽车用车门铰链虽然廉价,但存在强度小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切削加工制的汽车用车门铰链虽然在强度的方面上能够满足,但基于挤压加工的型钢的制造费用高,此外,切削加工也花费巨大的费用,存在作为整体的制造费用高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这种以往的结构具有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板状的钢制的原材料通过锻造、冲孔等,具有充分的强度且实现制造费用的减少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是由规定的厚度、横宽及高度的板状的钢制的原材料通过锻造、冲孔等来制造汽车用车门铰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锻造工序,在所述原材料的横宽方向的一端通过锻造而形成以水平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方式沿厚度方向鼓出并沿高度方向形成为鼓出柱状的鼓出柱状部;轴孔形成工序,在所述鼓出柱状部,通过第一冲头及第一冲模形成贯通轴心而供铰链用销插入的轴孔 '及轴孔精加工工序,对于通过所述轴孔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轴孔,通过第二冲头及第二冲模从所述第一冲头的加工终端侧进行冲孔,使通过所述轴孔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轴孔的所述鼓出柱状部的高度为该轴孔的直径的2. O倍以上,所述轴孔形成工序中的所述第一冲头是前端为圆锥角度70° 120°的圆锥状,所述第一冲模具有从所述原材料的所述鼓出柱状部的外周隔开间隙的内侧壁,并且由所述鼓出柱状部的外周和所述内侧壁形成的间隙容积形成为如下的大小通过所述第一冲头对所述原材料的所述鼓出柱状部进行冲孔时,所述第一冲头从加工起始端侧到规定尺寸形成的孔部未成为冲裁废料而使所述鼓出柱状部向外方鼓出,所述第一冲头从所述规定尺寸到加工终端形成的孔部成为冲裁废料而被排出,所述第二冲模与所述第一冲模为大致同一形状, 所述第二冲头是前端具有70° 120°的圆锥角度的圆锥台状或圆锥状,且最大径比所述第一冲头的最大径大O. ImnTo. 3mm。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是由规定的厚度、横宽及高度的板状的钢制的原材料通过锻造、冲孔等来制造汽车用车门铰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锻造工序,在所述原材料的横宽方向的一端通过锻造而形成带有突起部的鼓出柱状部,该带有突起部的鼓出柱状部以水平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方式沿厚度方向鼓出并使车门的开闭用的突起部向所述圆形的前端侧鼓出而沿高度方向形成为鼓出柱状;轴孔形成工序,在所述带有突起部的鼓出柱状部,通过第一冲头及第一冲模形成贯通轴心而供铰链用销插入的轴孔;及轴孔精加工工序,对于通过所述轴孔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轴孔,通过第二冲头及第二冲模从所述第一冲头的加工终端侧进行冲孔,所述轴孔形成工序中的所述第一冲头是前端为圆锥角度70° 120°的圆锥状,使通过所述轴孔形成工序形成的所述轴孔的所述带有突起部的鼓出柱状部的高度为该轴孔的直径的2. O倍以上,所述第一冲模具有从所述原材料的所述带有突起部的鼓出柱状部的外周隔开间隙的内侧壁,并且由所述带有突起部的鼓出柱状部的外周和所述内侧壁形成的间隙容积形成为如下的大小通过所述第一冲头对所述原材料的所述带有突起部的鼓出柱状部进行冲孔时,所述第一冲头从加工起始端侧到规定尺寸形成的孔部未成为冲裁废料而使所述带有突起部的鼓出柱状部向外方鼓出,所述第一冲头从所述规定尺寸到加工终端形成的孔部成为冲裁废料而被排出,所述第二冲模与所述第一冲模为大致同一形状,所述第二冲头是前端具有70° 120°的圆锥角度的圆锥台状或圆锥状,且最大径比所述第一冲头的最大径大O. lmnTO. 3mm。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以本专利技术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结构为基础,其中,在所述锻造工序后且在所述轴孔形成工序之前,具有对所述原材料进行球状化退火或软化退火的退火工序,利用冷加工进行所述轴孔形成工序。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以本专利技术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结构为基础,其中,通过所述轴孔形成工序中的所述鼓出柱状部或所述带有突起部的鼓出柱状部的温度为450°C、00°C的温度的温热加工而进行制造。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以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结构为基础,其中,具有增厚工序,在该工序中,在分割型冲模夹持所述原材料的一端的所述鼓出柱状部或所述带有突起部的鼓出柱状部而使另一端突出,并且所述分割型冲模具备能够使所述原材料的中央部沿厚度方向鼓出的退避空间,利用冲头按压所述原材料的另一端,由此使所述原材料的中央部的厚度增加, 在所述增厚工序后具有所述轴孔形成工序及所述轴孔精加工工序,在所述轴孔精加工工序后具有利用冲压加工将通过所述增厚工序形成的所述原材料的增厚部弯曲成L字状的弯曲工序。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以本专利技术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结构为基础,其中,在所述轴孔精加工工序后具有将所述原材料的中央部弯曲成L字状的弯曲工序,在所述弯曲工序后具有在所述原材料的未形成有所述轴孔的板状部上利用冲孔形成向车辆主体或车门安装的孔的孔形成工序。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中,对于通过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制造的向车辆主体安装的车辆主体侧车门铰链和通过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制造的向车门安装的车门侧车门铰链,向所述各车门铰链的所述各轴孔分别插入圆筒状的树脂制缓冲材料,并将I根铰链用带头销以贯通所述两树脂制缓冲材料及垫片的方式插入,通过对所述带头销的端部进行凿密加工,将所述车辆主体侧车门铰链和所述车门侧车门铰链形成为一对汽车用车门铰链。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的,其由规定的厚度、横宽及高度的板状的钢制的第一原材料通过锻造、冲孔等来制造第一构件,由板状的钢制的第二原材料通过冲孔来制造为多边形形状的板状且高度方向的尺寸具有比所述第一原材料的所述高度大的尺寸的第二构件,对所述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进行一体化来制造汽车用车门铰链,其特征在于,通过具有锻造工序、轴孔形成工序、轴孔精加工工序来制造所述第一构件,在该锻造工序中,在所述第一原材料的横宽方向的一端,通过锻造而形成带有突起部的鼓出柱状部,所述带有突起部的鼓出柱状部以水平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方式沿厚度方向鼓出,在所述圆形或椭圆形的前端侧鼓出有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弘士小川和也横山道弘
申请(专利权)人:小川弘士小川和也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