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系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7548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3 00:12
提供能有效制造起因于染色斑或延伸斑所产生的光学斑少、高性能的偏光薄膜的宽幅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上述聚乙烯醇系薄膜是由含有聚乙烯醇系聚合物及增塑剂的制膜原液所制膜而成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在该薄膜的TD方向中,相对于薄膜所含的增塑剂含量的平均值的最大含量差(Ry)为2%以下,且增塑剂含量的TD方向中变动量凹凸形的平均间隔(Sm)为5cm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大面积中具有均匀品质的聚乙烯醇系薄膜
技术介绍
具有光的穿透及遮蔽功能的偏振片为具有光的转换功能的液晶以及液晶显示器(LCD)的基本构成要素。该IXD的适用领域从开发初期时的计算器及手表等的小型机器,近年来扩展至个人计算机、液晶监示器、液晶彩色投影仪、液晶电视、车载导航系统、手机及室内外所使用的计测机器等的广大范围。特别是监示器、电视等的领域中,液晶显示器的大画面化快速地进步,即使是在胜过以往的大面积中亦要求光学性能的均一性优异的偏振片。偏振片一般通过在单轴延伸聚乙烯醇系薄膜之后,使用碘或二色性染料进行染色、或在染色后进行单轴延伸,做成经染色的单轴延伸薄膜,并以硼化合物将其进行固定处理的方法,或在上述的单轴延伸、染色处理时与染色同时以硼化合物进行固定处理的方法等来制造偏光薄膜,并通过在偏光薄膜的表面贴合三乙酸纤维素(TAC)薄膜、脂环式聚烯烃(COP)薄膜等的保护膜来制造偏振片。为了得到具有均匀的偏光性能的偏振片,其制造中所使用的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厚度均一、均匀地染色聚乙烯醇系薄膜、在偏光薄膜的表面贴合不会产生斑的保护膜等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聚乙烯醇系薄膜具有均匀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应于监视器、电视等的领域中液晶显示器的大画面化,必须使用宽幅的聚乙烯醇系薄膜来制造偏光薄膜。然而,仅使聚乙烯醇系薄膜成为宽幅的对应,与使用窄幅的聚乙烯醇系薄膜的情形相比较,仅仅产生在所得到的偏光薄膜上形成引人注目的光学斑的结果,由此,会有可能使用的偏光薄膜的面积显著减少,且作为偏光薄膜制品的收率极度地降低的问题。另外,此处所指的光学斑是指在偏光薄膜上能观察到的光学性不均匀的斑的总称,特别是指以Icm左右大小存在的微细斑点状的斑,这样的光学斑有使监视器及电视的显示品质降低的情形。其大多是由于聚乙烯醇系薄膜的染色及延伸不均一而产生的。即,当聚乙烯醇系薄膜使用碘溶液或二色性染料溶液进行染色时,由于染色状态不均匀而产生染色斑,由此使偏光薄膜具有不均匀的透光率,无法用于显示器用途。又,在延伸聚乙烯醇系薄膜时,当在该薄膜的TD方向存在有厚度或弹性率不同的部位时,由于无法均匀地进行延伸,所以在偏光薄膜的透光率及偏光度方面引起了变动,且成为使可用于显示器用途的偏光薄膜的收率极度降低的原因。为了消除用于制造偏光薄膜的聚乙烯醇系薄膜的缺点,已知有在薄膜TD方向的厚度斑为12%以下(专利文献I)、在薄膜TD方向的厚度变动为O. 5 μ m/mm以下(专利文献2)、在薄膜的TD方向距离Icm的二点间的相位差为5nm以下(专利文献3)、在薄膜TD方向的热水切断温度斑为I. 50C以下(专利文献4)、在薄膜MD方向的拉伸长度(SM)与TD方向的拉伸长度(ST)的比(SM/ST)为O. 7 I. 3 (专利文献5)等使聚乙烯醇系薄膜的构造斑或各向异性减低的方法。然而,即使通过这些方法,偏光薄膜中依然存在有无法消除的光学斑,且现状是无法充分地满足提供能对应于液晶显示器的大画面化的偏光薄膜的要求。又,即使使用其特征是在薄膜的宽度方向中增塑剂的浓度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 I %以下的光学用聚乙烯醇薄膜(专利文献6),虽然可抑制大型斑的变动,但是却无法抑制前述Icm左右的微细斑点状的斑的发生。与该申请的专利技术关连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如下所述。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1-323077号公报(权利要求书)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31720号公报(权利要求书)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2-28938号公报(权利要求书)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2-30163号公报(权利要求书)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2-30164号公报(权利要求书)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2004-20630号公报(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大面积中微细的光学斑少,且具有均匀品质的聚乙烯醇系薄膜。本专利技术者为达成上述目的而潜心研究的结果,发现由含有聚乙烯醇系聚合物及增塑剂的制膜原液所制膜而成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发现在该聚乙烯醇系薄膜的TD方向(与薄膜行进方向(MD)垂直的方向)中,相对于薄膜中所含增塑剂含量的平均值的最大含量差(Ry)为2%以下,且在增塑剂含量的TD方向中变动量凹凸形的平均间隔(Sm)为5cm以上的聚乙烯醇系薄膜,而最后完成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以下,简称为“PVA系薄膜”),优选在薄膜端部中的最大含量差(Rye)与在薄膜中央部中的最大含量差(Ryc)的比(Rye/Rye)为O. 8以上、I. 3以下。另外,本专利技术的PVA系薄膜优选在薄膜端部中变动量凹凸形的平均间隔(Sme)与在薄膜中央部中变动量凹凸形的平均间隔(Smc)的比(Sme/Smc)为O. 7以上、I. 4以下。另外,此处,所谓的薄膜中央部是指从对于薄膜的TD方向的总宽度的中心点往左右各扩展25%至合计50%的范围,所谓的薄膜端部则是指在薄膜的总宽度中其余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PVA系薄膜的宽度为2m以上为佳。又,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制造方法。上述制造方法具备由聚乙烯醇系聚合物、增塑剂及溶剂调制制膜原液的原液调制步骤;使用混合装置混合上述制膜原液、使聚乙烯醇系聚合物及增塑剂均匀混合的混合步骤;将均匀混合的该制膜原液从模头吐出至辊的吐出步骤;使吐出的原液干燥的干燥步骤。该制造方法中,于上述原液调制步骤中,也可将聚乙烯醇系聚合物、增塑剂及溶剂供给至挤压机,将它们捏合以调制制膜原液。又,上述混合装置也可选自混合器、连续振动搅拌机及局部匀化器所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PVA系薄膜具有增塑剂均匀地存在于TD方向的优异特点,通过使用这样的PVA系薄膜来制作偏光薄膜,即使大面积也能得到由于染色斑或延伸斑产生的光学斑少的高性能偏光薄膜。这样得到的偏光薄膜发挥了上述优异的特性,能有效地用于制造计算器、手表、个人计算机、液晶监视器、液晶彩色投影仪、液晶电视、车载导航系统、移动电话、室内外使用的计测机器等的要求高显示品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部件,即偏振片。附图说明从参照附图的以下适宜实施形态的说明应能更加清楚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实施形态及附图仅为了图示及说明,不应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图I是表示在PVA系薄膜的TD方向中增塑剂含量的变动曲线的图。另外,在该图中,Rp、Rv、Ry及Smi各自规定如下。S卩,Rp是在变动曲线中,相当于增塑剂含量的平均值与增塑剂的含量为极大值的峰值线之差的含量,Rv是在变动曲线中,相当于增塑剂含量的平均值与增塑剂的含量为极小值的谷值线之差的含量,Ry为Rp与Rv之和,Smi是分别由超过增塑剂含量平均值的峰部及由邻接该峰部且在平均值以下的谷部各I个所构成的变动量凹凸形在TD方向所占有的间隔。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就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用于本专利技术的PVA系薄膜制膜用的制膜原液包含聚乙烯醇系聚合物及增塑剂。聚乙烯醇系聚合物(以下,简称为“PVA系聚合物”)是通过例如使乙烯基酯聚合并皂化所得的聚乙烯基酯而制造的。其它的PVA系聚合物可列举例如于PVA的主链使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不饱和磺酸或其衍生物、碳原子数2 30的α -烯烃等接枝共聚合而成的改性PVA系聚合物,通过使乙烯基酯与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不饱和磺酸或其衍生物、碳原子数2 30的α -烯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乙烯醇系薄膜,是由含有聚乙烯醇系聚合物及增塑剂的制膜原液所制膜而成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其特征在于,(a)在该薄膜的TD方向中,相对于薄膜所含的增塑剂含量的平均值的最大含量差(Ry)为2%以下,且(b)在该薄膜的TD方向的增塑剂含量的变动曲线中,分别由超过增塑剂含量的平均值的峰部及邻接该峰部的谷部各1个所构成的变动量凹凸形在TD方向所占的间隔(Smi)予以平均的平均间隔(Sm)为5cm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哲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可乐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