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包括:第一顶盖、第二顶盖、底门、控制顶盖开闭的摇杆式开闭机构及控制底门开闭的四连杆开闭机构;所述摇杆式开闭机构与第一顶盖、第二顶盖连接;所述四连杆开闭机构与所述底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极大的提高了漏斗车的通用性、密封性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货车
,特别涉及一种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
技术介绍
铁路运输的特点是高效、环保,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越来越能体现其优势,在当今社会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情况下,研制新型高效的铁路装备是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丰富的矿物、粮食、化工原料等散装货物运输,为世界铁路货运长期高效运营创造了坚实稳定的物质基础。根据铁路货物运输量统计散装货物的运输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散装货物运输的铁路装备首选为铁路漏斗车,漏斗车运输有其较为明显的优势,即装卸作业的自动化,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目前铁路漏斗车的数量和种类在不断增加,目前在用的漏斗车多为专用车,不能互换运输不同的货物即通用性较差,这样会造车漏斗车的使用效率降低,加大了装备的采购成本,因此研制新型通用的铁路漏斗车很有必要。其次是漏斗车运输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是漏斗车的密封性能不可靠,据统计每年由于漏斗车的密封性能差造成的货物漏泄量很大,这不仅造成货物的损失,而且对环境有着较大的破坏。特别是用漏斗车运输有毒有害的散装物料时,货物的漏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破坏更大。所以研制新型密封性能良好的铁路运输装备是很有必要的。另外,铁路运输为长大编组运输,车辆状况不同个别车辆底门或顶盖漏斗车在运输过程中误打开,机车操控人员无法监控,极易会造成安全事故,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会遭受损坏。从这个层面来看,研制新型的可时刻监控的铁路运输装备是有很大益处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好且密封性好的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包括第一顶盖、第二顶盖、底门、控制顶盖开闭的摇杆式开闭机构及控制底门开闭的四连杆开闭机构;所述摇杆式开闭机构与第一顶盖、第二顶盖连接;所述四连杆开闭机构与所述底门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极大的提高了漏斗车的通用性、密封性及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的顶盖开闭机构关闭的示意图。图3为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的顶盖开闭机构打开的示意图。图4为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的同步锁闭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同步锁闭机构的弹簧锁的示意图。图6为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的底门开闭机构关闭的示意图。图7为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的底门开闭机构打开的示意图。图8为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的顶盖中部密封结构示意图。图9为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的底门密封结构示意图。图10为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的智能控制原理示意图。I-车体,2-顶盖,21-第一顶盖,22-第_■顶盖,3-底门,4-智能控制系统,5-气缸,6-同步锁闭机构,71-第一偏心摇杆,72-第二偏心摇杆,,8-底门,9-四连杆开闭机构, 10-橡胶密封件,11-橡胶密封圈,12-燕尾安装槽,13-无线传感器,14-智能控制器,15-无线电控制器,16-上盖板、17-下盖板,18-腹板,23-锁钩,24-弹簧锁,4. I-锁座,4. 2-调整垫板,4. 3-弹簧,4. 4-滚轮座,4. 5-滚轮,4. 6-光圆销,91-预紧弹簧,92-底门板,93-第一支座,94-长连杆,95-关门臂,96-主轴,97-双联螺杆,98-开门臂,99-短连杆。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I-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其车体I采用圆弧包板流线型结构,外型简洁美观,顶部设有通长的货物装载口,便于散装货物自动连续装载,底部设有漏斗口,便于散装货物的卸载;车辆上部安装顶盖2及摇杆式开闭机构。顶盖采用通长对开式圆弧型顶盖,外型美观,利于雨水的流泻,减少车辆的雨水增载,确保车辆的运行安全。顶盖2采用对开式结构,在车辆限界确定的情况下,能最大限度的利用限界空间,加大车辆顶部装货口的宽度,利于散装货物的装载。顶盖2包括第一顶盖21和第二顶盖22。采用摇杆式开闭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效率高;摇杆式开闭机构包括双向气缸5、第一偏心摇杆71、第二偏心摇杆72、第一偏心摇杆支座、第二偏心摇杆支座。其中,第一顶盖21的两端与第一偏心摇杆71的一端相连.第二顶盖22的两端与第二偏心摇杆72的一端相连。第一偏心摇杆71的另一端与第一偏心摇杆支座铰接;第二偏心摇杆72的另一端与第二偏心摇杆支座铰接。第一偏心摇杆支座和第二偏心摇杆支座设置在车体上;气缸5一端通过光圆销与第一偏心摇杆、第二偏心摇杆铰接,气缸5另一端与车体固定连接。顶盖2打开时,气缸5的推杆推第一偏心摇杆71和第二偏心摇杆72使其绕摇杆铰接中心旋转,将第一顶盖21和第二顶盖22同时打开(参见图3);顶盖关闭时,气缸5的推杆拉动第一偏心摇杆71和第二偏心摇杆72使其绕摇杆铰接中心旋转,将第一顶盖21和第二顶盖22同时关闭(参见图2)。摇杆式开闭机构采用双臂摇摆机构,通过摇摆偏心摇杆支撑顶盖保证顶盖悬空,该结构可减少运动过程中的摩察,顶盖随偏心摇杆的固定支点旋转达到开关性能,偏心摇杆与顶盖在关闭后通过两者的重心与旋转点的偏心距来实现顶盖的关闭,然后通过同步锁闭机构6实现自锁。动力源为双向气缸,偏心摇杆通过气缸的推出和收进带动两顶盖实现开闭动作。顶盖2装有同步锁闭机构6。参见图4、图5所示,同步锁闭机构6包括锁钩23以及弹簧锁24 ;锁钩23设置在第一顶盖21上;弹簧锁24设置在第二顶盖22上;锁钩23和弹簧锁24之间能实现锁闭或解锁。弹簧锁24包括锁座4. I、调整垫板4. 2、弹簧4. 3、滚轮座4. 4、滚轮4. 5以及连接件;调整垫板4. 2、弹簧4. 3以及滚轮座4. 4依次置于锁座4. I内腔内;滚轮4. 5置于滚轮座4. 4内;连接件穿过锁座4. I的腰圆孔与滚轮座4. 4及滚轮4. 5连接。连接件可用光圆销实现。该同步锁闭机构的设置可实现两种功能,首先可确保顶盖在关闭和开启时的同步性,有利与中部密封的实现,其次是保证车辆在运行过程顶盖的锁闭,不会因车辆的振动而把顶盖打开,极大的保证了车辆运行的安全。如图6、7所示,车辆为实现自动卸载散装货物,底部设置底门3和四连杆开闭机构9,底门3通过四连杆开闭机构9的带动实现开闭动作。四连杆开闭机构9包括一双联螺杆97、一开门臂98、一关门臂95、一主轴96、一长连杆94、一短连杆99、两预紧弹簧91和两底门板92,其中,开门臂98与主轴96的一端固定连接,关门臂95与主轴9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主轴96的中部与双联螺杆97固定连接,双联螺杆97的一端与长连杆94的一端活动连接,双联螺杆97的另一端与短连杆99的一端活动连接,长连杆94的另一端与一底门板92活动连接,短连杆99的另一端与另一底门板92活动连接,一预紧弹簧91压在一底门板92上,另一预紧弹簧91压在另一底门板92上;底面设施结构包括一开门碰触台和一关 门碰触台,开门碰触台和关门碰触台分别位于所述车辆的两侧,开门臂98与开门接触台接触,实现开门功能,关门臂95与关门接触台接触。其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一支座93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93的一端固定在车辆上,第一支座93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底门板上,第二支座的一端固定在车辆上,第二支座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底门板上。开门碰触台和关门碰触台分别包括一上盖板16、一下盖板17和两腹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盖自卸铁路漏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顶盖、第二顶盖、底门、控制顶盖开闭的摇杆式开闭机构及控制底门开闭的四连杆开闭机构;所述摇杆式开闭机构与第一顶盖、第二顶盖连接;所述四连杆开闭机构与所述底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宝良,林量才,刘凤伟,汤楚强,刘海涛,李晓军,张训琪,张金发,刘幻云,孙先俊,徐冬华,佘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