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渣浸膏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7257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2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蒜渣浸膏及制备方法,一种大蒜渣浸膏,其原料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由大蒜渣粉65.245%-77.399%、乳酸菌发酵剂6%-9%、酵母菌发酵剂12%-16%、维生素B10.001%-0.005%、硫酸镁(Mgso4·7h2o)0.1%-0.25%、碳酸钙1.5%-3.5%、葡萄糖3%-6%组成,通过乳酸菌发酵剂和酵母菌发酵剂混合发酵,经乙醇二次回流提取得乙醇提取液,滤渣再用水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经浓缩、喷雾干燥制成,通过益生菌发酵使大蒜渣的有效成分得到提升,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既得到了一种应用价值高的产品又避免了环境污染,降低了成本又节约了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大蒜深加工企业在提取大蒜素过程中,大量的蒜渣被废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尤其是对环境的污染造成很多不良后果,能够使这一废弃物得到综合利用,对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意义深远。为了使大蒜的废渣得到更好的有效应用,专利技术人曾对大蒜渣进行超微粉碎(CN101361522A),继而又采用发酵工艺(CN 102302165A)制备成黑大蒜渣粉,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蒜渣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以推动和充分利用这一庞大的废弃资源,大蒜被提取大·蒜素(油)之后,其大蒜素仅占生大蒜的O. 3%-0. 5%,99%的原生蒜物质以渣料被废弃,其中的其他营养成分利用价值仍然很高,其中含有的氨基酸、粗蛋白质、粗纤维以及钙、磷、铜、铁、锌、硒等常量和微量元素的营养物质仍很丰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对蒜渣进行有机微生物发酵后进行充分提取、浓缩制备成浸膏,目的是要提升蒜渣的营养价值,同时对脂溶性和水溶性的有效成分分别加以提取,以达到更有效的利用大蒜渣,提高蒜渣利用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蒜洛浸膏,同时还提供了一种该大蒜洛浸膏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蒜渣浸膏,其原料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由大蒜渣粉65. 245%-77. 399%、乳酸菌发酵剂6%_9%、酵母菌发酵剂12%_16%、维生素 B1O. 001%-0. 005%、硫酸镁(Mgso4 *7h2o)0. 1%_0· 25%、碳酸钙 I. 5%-3. 5%、葡萄糖 3%-6% ;通过以下方法步骤制成(1)将大蒜渣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粉碎,过60-80目筛,得大蒜渣粉;(2)发酵将大蒜渣粉与乳酸菌、酵母菌、碳酸钙混合均匀,再用适量水将维生素B1、硫酸镁和葡萄糖溶解,与以上混合物调和,使发酵培养物含水量在50-55%,放入无菌发酵槽中,常温静置发酵36-48小时后,再设定温度38-42°C静置发酵8-12小时,得发酵大蒜渣粉;(3)将发酵大蒜渣粉分别用乙醇和水进行加热回流提取,首次加8-10倍量含有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8-10小时,加热回流提取温度为60-80°C ;第二次加4-6倍量含有浓度为50-7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5小时,加热回流提取温度为70-90°C ;合并第二次乙醇回流提取液,用400目工业滤布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制得提取液待用;(4)将上述经二次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后的蒜渣再加3-6倍量水加热90-100°C回流提取2-3小时,过滤,得滤液,将滤液进行二段式离心处理,分别用10000r/min离心20分钟和12000r/min离心15分钟各一次,得离心液;(5)将离心液与步骤(3)制得的提取液混合均匀,减压浓缩至比重为O.90-1. 10 (40°C),得浓缩液;(6)将浓缩液经喷雾干燥,使含水量在4%以下,得成品。以上所述的碳酸钙可选择采用120目轻质碳酸钙。上述所述的乳酸菌发酵剂,为市场有售的所有用作食品添加剂的乳酸菌制品。以上所述的乳酸菌发酵剂,可选择采用嗜热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以上所述的乳酸菌发酵剂,可选择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以上所述的酵母菌发酵剂,可以选择采用产朊假丝酵母和啤酒酵母。以上所述的酵母菌发酵剂,可以使用市场上出售或酒厂购买的产朊假丝酵母或啤酒酵母。以上所述一种大蒜渣浸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I)将大蒜渣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粉碎,过60-80目筛,得大蒜渣粉;(2)发酵将大蒜渣粉与乳酸菌、酵母菌、碳酸钙混合均匀,再用适量水将维生素B1、硫酸镁和葡萄糖溶解,与以上混合物调和,使发酵培养物含水量在50-55%,放入无菌发酵槽中,常温静置发酵36-48小时后,再设定温度38-42°C静置发酵8-12小时,得发酵大蒜渣粉;(3)将发酵大蒜渣粉分别用乙醇和水 进行加热回流提取,首次加8-10倍量含有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8-10小时,加热回流提取温度为60-80°C ;第二次加4-6倍量含有浓度为50-7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5小时,加热回流提取温度为70-90°C ;合并第二次乙醇回流提取液,用400目工业滤布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制得提取液待用;(4)将上述经二次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后的蒜渣再加3-6倍量水加热90-100°C回流提取2-3小时,过滤,得滤液,将滤液进行二段式离心处理,分别用10000r/min离心20分钟和12000r/min离心15分钟各一次,得离心液;(5)将离心液与步骤(3)制得的提取液混合均匀,减压浓缩至比重为O. 90-1. 10 (40°C),得浓缩液;(6)将浓缩液经喷雾干燥,使含水量在4%以下,得大蒜渣浸膏。以上所述的碳酸钙可选择采用120目轻质碳酸钙。本专利技术中维生素B1、硫酸镁、葡萄糖和碳酸钙的加入,可有效提高发酵菌在系列代谢过程中的营养需要,维持发酵菌的正常繁殖和菌体数量的增殖,有益于大蒜渣能够得到充分发酵。其中碳酸钙还能起到酸碱平衡作用,维护有益微生物菌繁殖代谢过程的酸碱平衡环境,轻质碳酸钙与大蒜渣混合会使发酵物料疏松、均匀,有利于发酵物的通气性。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常温静置发酵与特定温度静置发酵结合的方法,其目的是使发酵菌在常温下通过有效地增殖和代谢后再设定温度38-42°C的温度促使发酵菌快速增殖使活菌数量显著增加,能使发酵物得到更充分的发酵,使发酵的活性有益成份得到提高,产生更好的有益效果O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大蒜渣浸膏可作为酱制品、调味品、点心、面包、饼干、饮料等食品的配料,还可以根据食用者的方便性需求,加入食品和药剂学可以接受的辅料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散剂、□服液等。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大蒜渣浸膏还可以在畜禽及水产品养殖领域,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I、充分利用大蒜加工企业生产中的废弃大蒜渣,有效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既得到了一种应用价值高的产品又避免了环境污染,而且降低了成本又节约了资源。2、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益生菌发酵使大蒜渣的有效成分得到提升,其中大多有机成分得到转化,使氨基酸、还原糖含量得到提升,酵母菌的代谢转化,使B族维生素得到提升,并提高蛋白质的含量,乳酸菌的代谢转化,可使蒜渣的不良味质得到分解,产品品质得到改善,改善了制品的口感。3、本专利技术对经发酵后的大蒜渣,采用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有利于其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得到有效的提取,以保证其制品的有益功效。4、本专利技术成本低廉,有利于产品工业化生产,有利于废弃蒜渣的综合利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I 一种大蒜渣浸膏的原料组成按重量百分比为大蒜渣粉68. 245%、乳酸菌发酵剂6%、酵母菌发酵剂16%、维生素B1O. 005%、七水硫酸镁O. 25%、120目轻质碳酸钙3. 5%、葡萄糖6. 0% ; 制备方法(I)将大蒜渣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粉碎,过60目筛,得大蒜渣粉;(2)发酵将大蒜渣粉与乳酸菌、酵母菌、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再用适量水将维生素B1、七水硫酸镁和葡萄糖溶解,与上述混合物调和,使发酵培养物含水量在50-55%,放入无菌发酵槽中,常温静置发酵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蒜渣浸膏,其特征在于,原料组份按重量百分比由大蒜渣粉65.245%?77.399%、乳酸菌发酵剂6%?9%、酵母菌发酵剂12%?16%、维生素B10.001%?0.005%、硫酸镁(Mgso4·7h2o)0.1%?0.25%、碳酸钙1.5%?3.5%、葡萄糖3%?6%通过以下方法步骤制成:(1)将大蒜渣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粉碎,过60?80目筛,得大蒜渣粉;(2)发酵:将大蒜渣粉与乳酸菌、酵母菌、碳酸钙混合均匀,再用适量水将维生素B1、硫酸镁和葡萄糖溶解,与以上混合物调和,使发酵培养物含水量在50?55%,放入无菌发酵槽中,常温静置发酵36?48小时后,再设定温度38?42℃静置发酵8?12小时,得发酵大蒜渣粉;(3)将发酵大蒜渣粉分别用乙醇和水进行加热回流提取,首次加8?10倍量含有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8?10小时,加热回流提取温度为60?80℃;第二次加4?6倍量含有浓度为50?7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5小时,加热回流提取温度为70?90℃;合并第二次乙醇回流提取液,用400目工业滤布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制得提取液待用;(4)将上述经二次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后的蒜渣再加3?6倍量水加热90?100℃回流提取2?3小时,过滤,得滤液,将滤液进行二段式离心处理,分别用10000r/min离心20分钟和12000r/min离心15分钟各一次,得离心液;(5)将离心液与步骤(3)制得的提取液混合均匀,减压浓缩至比重为0.90?1.10(40℃),得浓缩液;(6)将浓缩液经喷雾干燥,使含水量在4%以下,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奎昌张志年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张志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