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58524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特指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它包括有驱动踏板、弧形内齿条、与弧形内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中间齿轮、安装在后轮轴上的驱动齿轮、设置在车架上的中心轴,传动齿轮与中间齿轮分别转动套设在中心轴上,传动齿轮与中间齿轮之间通过单向轴承驱动连接,中间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单向轴承实现单向传动,并通过弧形内齿条、传动齿轮、中间齿轮和驱动齿轮实现多级减速传动,将驱动踏板短距离的低速转动运动转变为驱动齿轮和后车轮的快速旋转运动,只需通过两脚连续踏下驱动踏板就可以实现滑板车的快速行走,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传动平稳,安全系数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
,特指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技术背景滑板车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新型产品形式。现有的双脚踏滑板车包括车架、转动设置在车架前端的操纵杆、设置在操纵杆上的把手,车架的后端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后轮装置,操纵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前轮,车架后端设有两个驱动踏板,驱动踏板前端与车架铰接,驱动踏板通过单向驱动装置驱动连接后轮装置,使用时,整个人站在车架上,两脚分别放在两个驱动踏板上,分别用两脚踏下驱动踏板就可以通过单向驱动装置驱动后轮转动。现有脚踏滑板车的驱动装置设计不合理,结构复杂,使用操作不方便,传动不平稳,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传动平稳的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包括有底部铰接在车架上的驱动踏板、固定在驱动踏板后端的弧形内齿条、与弧形内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中间齿轮、安装在后轮轴上的驱动齿轮、设置在车架上的中心轴,传动齿轮与中间齿轮分别转动套设在中心轴上,传动齿轮与中间齿轮之间通过单向轴承驱动连接,中间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踏板的前端设有连接在车架上的复位弹簧。本技术还包括有固定在车架上的齿轮箱,传动齿轮、中间齿轮、中心轴和单向轴承均设置在齿轮箱中。所述传动齿轮的直径与中间齿轮的直径比例为15 30 50 80。所述弧形内齿条的直径与传动齿轮的直径比例为120 220 15 30。所述中间齿轮的直径与驱动齿轮的直径比例为50 80 18 35。所述弧形内齿条的直径为120 220mm,传动齿轮的直径15 30mm,中间齿轮的直径为50 80mm,驱动齿轮的直径为18 35mm。 所述驱动踏板的前端固定有踏板防护片。所述驱动踏板的后端固定有后防护片。所述驱动踏板的前端面凸设有多个凸粒。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包括有底部铰接在车架上的驱动踏板、固定在驱动踏板后端的弧形内齿条、与弧形内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中间齿轮、安装在后轮轴上的驱动齿轮、设置在车架上的中心轴,传动齿轮与中间齿轮分别转动套设在中心轴上,传动齿轮与中间齿轮之间通过单向轴承驱动连接,中间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本技术通过单向轴承实现单向传动,并通过弧形内齿条、传动齿轮、中间齿轮和驱动齿轮实现多级减速传动,将驱动踏板短距离的低速转动运动转变为驱动齿轮和后车轮的快速旋转运动,只需通过两脚连续踏下驱动踏板就可以实现滑板车的快速行走,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传动平稳,安全系数高。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传动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I 2所示,本技术的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包括有底部铰接在车架20上的驱动踏板I、固定在驱动踏板I后端的弧形内齿条2、与弧形内齿条2啮合的传动齿轮3、中间齿轮4、安装在后轮轴30上的驱动齿轮5、设置在车架20上的中心轴6、固定在车架20上的齿轮箱9,传动齿轮3与中间齿轮4分 别转动套设在中心轴6上,传动齿轮3与中间齿轮4之间通过单向轴承7驱动连接,中间齿轮4与驱动齿轮5相啮合。驱动踏板I的前端设有连接在车架上的复位弹簧8,对驱动踏板I起到向上复位作用。传动齿轮3、中间齿轮4、中心轴6和单向轴承7均设置在齿轮箱9中,组装方便,有效保护传动齿轮3、中间齿轮4、中心轴6和单向轴承7等零部件。传动齿轮3的直径与中间齿轮4的直径比例为15 30 50 80,弧形内齿条2的直径与传动齿轮3的直径比例为120 220 15 30,中间齿轮4的直径与驱动齿轮5的直径比例为50 80 18 35,如可以是,弧形内齿条2的直径为120 220mm,传动齿轮3的直径15 30mm,中间齿轮4的直径为50 80mm,驱动齿轮5的直径为18 35mm,这种传动结构传动比合适,结构合理,传动性能好。驱动踏板I的前端固定有踏板防护片11,驱动踏板I的后端固定有后防护片12,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驱动踏板I的前端面凸设有多个凸粒10,增强摩擦力,防滑。本技术通过单向轴承7实现单向传动,并通过弧形内齿条2、传动齿轮3、中间齿轮4和驱动齿轮5实现多级减速传动,将驱动踏板I短距离的低速转动运动转变为驱动齿轮5和后车轮的快速旋转运动,只需通过两脚连续踏下驱动踏板I就可以实现滑板车的快速行走,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传动平稳,安全系数高。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部铰接在车架上的驱动踏板(I)、固定在驱动踏板(I)后端的弧形内齿条(2)、与弧形内齿条(2)啮合的传动齿轮(3)、中间齿轮(4)、安装在后轮轴上的驱动齿轮(5)、设置在车架上的中心轴¢),传动齿轮(3)与中间齿轮(4)分别转动套设在中心轴(6)上,传动齿轮(3)与中间齿轮(4)之间通过单向轴承(7)驱动连接,中间齿轮(4)与驱动齿轮(5)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踏板(I)的前端设有连接在车架上的复位弹簧(8)。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在车架上的齿轮箱(9),传动齿轮(3)、中间齿轮(4)、中心轴(6)和单向轴承(7)均设置在齿轮箱(9)中。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3)的直径与中间齿轮⑷的直径比例为15 30 50 80。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内齿条(2)的直径与传动齿轮⑶的直径比例为120 220 15 30。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齿轮(4)的直径与驱动齿轮(5)的直径比例为50 80 18 35。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内齿条(2)的直径为120 220mm,传动齿轮(3)的直径15 30mm,中间齿轮⑷的直径为50 80mm,驱动齿轮(5)的直径为18 35mm。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踏板(I)的前端固定有踏板防护片(11)。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踏板(I)的后端固定有后防护片(12)。10.根据权利要求I 9任意一项所述的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踏板(I)的前端面凸设有多个凸粒(1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滑板车
,特指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它包括有驱动踏板、弧形内齿条、与弧形内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中间齿轮、安装在后轮轴上的驱动齿轮、设置在车架上的中心轴,传动齿轮与中间齿轮分别转动套设在中心轴上,传动齿轮与中间齿轮之间通过单向轴承驱动连接,中间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本技术通过单向轴承实现单向传动,并通过弧形内齿条、传动齿轮、中间齿轮和驱动齿轮实现多级减速传动,将驱动踏板短距离的低速转动运动转变为驱动齿轮和后车轮的快速旋转运动,只需通过两脚连续踏下驱动踏板就可以实现滑板车的快速行走,结构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脚踏滑板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部铰接在车架上的驱动踏板(1)、固定在驱动踏板(1)后端的弧形内齿条(2)、与弧形内齿条(2)啮合的传动齿轮(3)、中间齿轮(4)、安装在后轮轴上的驱动齿轮(5)、设置在车架上的中心轴(6),传动齿轮(3)与中间齿轮(4)分别转动套设在中心轴(6)上,传动齿轮(3)与中间齿轮(4)之间通过单向轴承(7)驱动连接,中间齿轮(4)与驱动齿轮(5)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宗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欧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