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改性聚苯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苯胺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本征导电聚合物,主链上含有交替的苯环和氮原子,在质子掺杂或氧化反应之后能显示出导电性,可用于制备传感器、电池、电容器等。但是聚苯胺一般只能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另一方面,随着功能材料不断向大功率、小尺寸、质轻的方向发展,对材料的耐热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保持聚苯胺导电性的基础上提高聚苯胺的耐热性和溶解性成为聚苯胺研发的重要内容。 在本专利技术做出之前,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100523048C)公开了一种水溶性自掺杂聚苯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它将聚苯胺接枝到苯乙烯磺酸和氨基苯乙烯的共聚物上,形成的接枝共聚物溶解性较好,在较宽PH范围内能防止掺杂剂迁移而导致相分离。但是该方法合成路线复杂,产率不高但是该方法合成步骤较多,且第一步的产率仅为40%,极大的限制了其工业运用;此外,分子链上存在较多的磺酸基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材料的热性能。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101190967A)公开了一种氯代聚苯胺的制备方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N2保护和搅拌条件下,按质量比,将10份聚苯胺溶解于500~1000份二甲基亚砜中,得到聚苯胺溶液;在聚苯胺溶液中逐滴加入1~3份经封端处理的含环氧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和0.05~0.1份的盐酸,在20~5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10~72小时;反应结束后,洗涤、抽滤,去除溶剂,得到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聚苯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正,强志翔,顾嫒娟,张志勇,袁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顾嫒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