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平整机组带尾擦伤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425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减少平整机组带尾擦伤的装置,该装置由一个柱形空心胶套制成,胶套套在钢板拆卷卷筒的外侧。通过增设该装置,减少了平擦废品数量,提高了产品成材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效益。(*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板超巻装置上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减少平整机组带尾擦伤的 装置。
技术介绍
板带是钢铁工业的主干产品。板带产品中产量约占1/4的品种是冷轧薄板,它是我国 目前大量依赖进口的钢材品种。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 席之地,就必须要降低成本,而提高产品成材率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法。在冷轧废品中, 平擦废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平整机组拆巻巻筒设备为4片扇形片组成装置, 一种 巻筒的规格设计为在涨径到直径610mm时呈一个圆形,而在生产至钢巻尾部时因壁厚减 少,在拆巻涨径力的作用下导致拆巻巻筒继续进行扩张,继续涨径后的巻筒不为圆形,而 为一个梅花形状且中间连接的齿形牙嵌部分突出,这就使涨径后的钢巻在高速转动时梅花 形状的扇形片高点处及齿形突出处产生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导致该处的钢板层间磨擦力增 大,在开巻时产生"巻轴印"式的平整白点状擦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减少平整机组 带尾擦伤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平整机组带尾擦伤的装置,该装置由一个柱形空心胶套制成,胶套套在钢板 拆巻巻筒的外侧。所述的胶套端面与巻筒接触的位置设有防止胶套窜动的限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该装置安装在钢板拆巻巻筒外侧, 有效的减轻了巻筒对钢板表面的摩擦,大大的降低了废品率,为企业提高了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改进前巻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改进前巻筒涨径和縮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的I部分的扇形片边缘呈凸起状态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钢板拆巻巻筒装置主要由内侧的巻筒4和外侧的四块扇形片1组成,如图2、图3所 示,由于巻筒装置的涨径力作用,扇形片l向外张开,达到理想的位置时,巻筒外侧呈圆 形,而实际操作中,受各种因素影响,涨径后的巻筒不为圆形,而为一个梅花形状且中间 连接的齿形牙嵌部分突出,如图4所示,这就使涨径后的钢巻在高速转动时梅花形状的扇 形片1高点处及齿形突出处产生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导致该处的钢板层间磨擦力增大,在 开巻时产生"巻轴印"式的平整白点状擦伤。为此,本技术公开了了一种有效减少擦伤的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由一个柱 形空心胶套3制成,胶套3套在钢板拆巻巻筒扇形片1的外侧,胶套3轴向上的宽度小于 巻筒轴向宽度,并安装在巻筒中间位置,胶套3端面与巻筒接触的位置设有限位装置2, 防止胶套3窜动。生产后的钢板缠绕在安装有胶套3的巻筒装置上,开巻时,巻筒与钢板之间的摩擦由 点摩擦变成面摩擦,有效的避免了钢巻上白点状的擦伤,极大的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企 业的效益。在拆巻巻筒上安装一个壁厚为50mm的橡胶空心胶套,这样就可以使在原"梅花"状 拆巻的高点处因胶套的存在而使该处受力面积由线变形了面,增大了接触面积,同时降低 拆巻涨径力为70bar,减轻了应力集中,从而使该处的擦伤得到控制。权利要求1、一种减少平整机组带尾擦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一个柱形空心胶套(3)制成,胶套(3)套在钢板拆卷卷筒的外侧。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减少平整机组带尾擦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胶套(3)端面与巻筒接触的位置设有防止胶套窜动的限位装置(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减少平整机组带尾擦伤的装置,该装置由一个柱形空心胶套制成,胶套套在钢板拆卷卷筒的外侧。通过增设该装置,减少了平擦废品数量,提高了产品成材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效益。文档编号B21C47/28GK201264049SQ20082021818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伟 唐, 满 孙, 孙志刚, 军 岳, 李富强, 李越明, 毕海波, 艳 温, 贾成洲, 辛利峰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少平整机组带尾擦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一个柱形空心胶套(3)制成,胶套(3)套在钢板拆卷卷筒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海波贾成洲李富强李越明孙满孙志刚唐伟温艳辛利峰岳军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