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面离合键齿齿轮精化毛坯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2511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端面(双面或单面)离合键齿精化齿坯制品的挤压装置由挤压大冲、成型体模、底模和退货冲组合而成。大冲和底模分别具有离合键齿相同几何形状的凹孔,挤压时,大冲镦挤圆柱体毛胚,使之充填底模凹孔和键槽,退货冲限制金属正向流量,使之充填底模键槽和反向流入大冲端面键槽,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端面离合键齿的精化齿坯制品,加工后,冲、模彼此分离,接着又送入一个预制圆柱体毛坯,上述动作又重复一次。(*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关系到摩托车齿轮以及同类产品的制造,特别关系到具有双面离合键齿齿轮和同类产品的精化毛坯挤压成形装置。以前端面(双面或单面)离合键齿齿轮由锻造毛坯,经机加靠模铣削端面键齿加工或其它类似方法加工成形。这种制造工艺产生大量切屑,产品精度一致性差,成本高,而且所使用的设备生产效率也受到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面离合键齿齿轮的精化毛坯挤压成形装置。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装置,把予制园柱体毛坯置入由挤压大冲、体模、底模和退货冲所形成的封闭模腔装置内,用连续生产方法加工带有双面离合键齿的精化齿坯制品。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双面离合键齿齿轮挤压装置由挤压大冲、体模、底模和退货冲组合而成,大冲和底模分别具有与双面离合键齿相同几何形状的凹孔,体模主要成形齿轮外部轮廓,大冲起定中心作用,退货冲控制挤压齿坯轴向流动量和退货作用。挤压时,大冲将园柱体毛坯推入体模内孔中,大冲镦挤园柱体毛坯,使之充填底模凹孔和键槽,退货冲限制金属正向流量,使之充填底模键槽和反向流入大冲端面键槽,以完成所需要的精化齿坯制品,大冲退回原位,退货冲将成形端面离合键齿齿坯顶出,上述动作再重复一次,又得到一双面离合键齿齿轮精化齿坯产品。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可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双面离合键齿齿轮挤压装置纵割面图。图2为体模割视图。图3(Ⅰ)、(Ⅱ)为底模(3)割视图和正视图。图4(Ⅰ)、(Ⅱ)为大冲(1)正视和半割视图。图5(Ⅰ)、5(Ⅱ)、5(Ⅲ)分别为双面离合键齿齿轮精化齿坯三面视图。图6(Ⅰ)、6(Ⅱ)为毛坯下料和镦粗图。图7(Ⅰ)、7(Ⅱ)、7(Ⅲ)是纵割面图,表明为实践本专利技术挤压过程的最初阶段和最终阶段。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最佳实施方案。底模(3)与大冲(1)分别具有与双面离合键齿相同几何形状的凹孔,大冲(1)键槽位置度(Φ1)与外径(E)面同心并垂直于端面(11)、(H)面,园形凹孔(6)与双面离合键齿三个园柱凸出键相配,凹孔(6)制造精度比成形齿坯键齿精度高一级,园孔(7)起排除腔室气体和挤压容纳多余金属作用;底模(3)是形成齿坯端面四个矩形凸出键齿部件,底模(3)上的贯通键槽位置度与外园(C)面及内孔d1同心,并垂直于其上下端面(8)、(9),见图3(Ⅰ)、3(Ⅱ),内孔d1起着降低单位挤压力,提高模具寿命以及为齿坯成形连续加工提供夹持部位的作用;体模(2)用于连接大冲(1)和底模(3),大冲(1)与体模(2)内孔(10)同心并滑配(见图2),体模(2)D面与底模(3)(8)面为紧配合,体模(2)内径,(12)、(13)、(14)分别等于成形齿坯外园(15)、(16)、(17)的外径,为保证齿坯成形精度和稳定性,在实际加工中,体模园柱(12)深度比成形齿坯厚度稍大,一般可控制在20mm范围内;退货冲(4)与底模(3)内孔(d1)为间隙配合,当其调节底模(3)内孔(d1)中心相对高度,可控制齿坯(5)的键齿高度和限制金属在底模(2)内孔(d1)中的流量,使之充填底模(3)键槽和大冲(1)键槽,最后退货冲(4)在打样的作用下,将成形精化齿坯(5)顶出底模(3)和体模(2),完成双面离合键齿齿轮挤压成形。本专利技术的双面离合键齿齿轮挤压装置工作是这样的为简单起见见图7(Ⅰ)、7(Ⅱ)、7(Ⅲ)所示的双面离合键齿齿轮挤压过程的最初阶段和最终阶段进行说明。齿坯予制毛坯由棒材经冲剪加工成高度与直径之比为0.8~1.2之间的棒料见图6(Ⅰ),然后棒料经镦锻加工成园柱体毛坯(18),毛坯(18)直径大小与体模(2)内孔(12)为间隙配合见图6(Ⅱ)。当挤压时,园柱体毛坯(18)在送料装置(未示出)的作用下,被送至体模(2)内孔上部,由具有离合键槽的大冲(1)将予制园柱体毛坯压入与底模(3)内孔(d1)同心的体模(2)内孔中,在机床滑块的驱动下,大冲(1)对予制园柱体毛坯进行镦挤,这时的退货冲(4)随园柱体毛坯推入后移见图7(Ⅰ),随着大冲(1)对毛坯不断施加压力,毛坯产生塑性变形,开始充填体模(2)内腔,退货冲(4)限制金属正向流量,使之充填底模(3)底槽和反向流入大冲(1)键槽,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双面离合键齿的精化齿坯(5)见图7(Ⅲ),挤压完备后,装置在机床滑块的作用下,大冲(1)开始退回原位,退货冲(4)在打样(未示出)的作用下,将精化齿坯(5)从底模(3)和体模(2)中顶出,得到齿坯制品见图7(Ⅱ)。上述动作循环不断重复,又可得到一双面离合键齿齿轮精化齿坯,达到连续生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双面离合键齿齿轮挤压装置,对于有单面离合键齿齿轮的以及异形双面离合键齿的产品也可以得到,这可以应用大冲(1)或底模(3)与产品离合键齿相同几何形状的凹孔得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双面离合键齿齿轮精化毛坯挤压装置,由大冲、体模、底模和退货冲组合而成,特征在于大冲(1)与底模(3)分别具有与双面离合键齿相同几何形状的凹孔,大冲(1)外径E面与齿槽位置度Φ1同心并垂直于端面(11)、H面,与体模(2)内孔同心并滑配,与底模(3)(8)面垂直,体模(2)D面与底模(3)(8)面贴合,退货冲(4)与底模(3)内孔d1为间隙配合,当其调节底模(3)内孔d1中心相对高度,以限制金属在底模(3)内孔d1中的流量,使之金属充填底模(3)大冲(1)键槽。全文摘要具有端面(双面或单面)离合键齿精化齿坯制品的挤压装置由挤压大冲、成型体模、底模和退货冲组合而成。大冲和底模分别具有离合键齿相同几何形状的凹孔,挤压时,大冲镦挤圆柱体毛胚,使之充填底模凹孔和键槽,退货冲限制金属正向流量,使之充填底模键槽和反向流入大冲端面键槽,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端面离合键齿的精化齿坯制品,加工后,冲、模彼此分离,接着又送入一个预制圆柱体毛坯,上述动作又重复一次。文档编号B21C23/14GK1052805SQ89109609公开日1991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 浩, 彭建华 申请人:国营嘉陵机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离合键齿齿轮精化毛坯挤压装置,由大冲、体模、底模和退货冲组合而成,特征在于:大冲(1)与底模(3)分别具有与双面离合键齿相同几何形状的凹孔,大冲(1)外径E面与齿槽位置度φ1同心并垂直于端面(11)、H面,与体模(2)内孔同心并滑配,与底模(3)(8)面垂直,体模(21)D面与底模(3)(8)面贴合,退货冲(4)与底模(3)内孔d↓[1]为间隙配合,当其调节底模(3)内孔d↓[1]中心相对高度,以限制金属在底模(3)内孔d1中的流量,使之金属充填底模(3)大冲(1)键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彭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嘉陵机器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