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管件烷烃填料冷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251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造金属管件的冷成型方法。制造金属管件时采用烷烃填料(PCH填料)作传压介质,藉助模具,在多向液压成型机上对金属管坯进行轴向补偿变形,整个成型过程在冷态下一次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金属材料的无切削、少切削深加工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制造金属管件的冷成形方法,属金属管件加工
目前国内外以冷成形方法制造金属管件通常用两种方法一是橡胶凸形法,一是液压胀形法。橡胶凸形法是将橡胶棒放入管坯内,管坯置于阴模中,用单向冲压的方式使金属变形。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橡胶凸形时金属管坯单向受冲压,沿长度方向变形不均,且凸形压力不能调节;同时,所用橡胶棒价格较贵,对不同规格的产品不能套用,报废后,无法反复使用。液压胀形法是将高压液体充入管坯内,管坯两端受压缩,使管坯内压力相应变化,该压力使管坯金属流入阴模空腔而成形。液压胀形法是当今国际上流行的方法。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设备及控制系统复杂,对模具的制造精度要求高,需保证金属管件成形前管坯空腔的密封,因而生产成本较高。上述两种方法见之于日本《管继手の制造》,塑性と加工Vol.12 no.120(1971-1);中国《锻压机械》,1985.No.6,P25-28,《关于橡胶棒凸形工艺几个问题的探讨》;《锻压机械》,1987.No.3,P9-11,《液压胀形的新发展》,诸期杂志的报导。现在国内自行车行业大多采用橡胶凸形法制造自行车把手及中接头,而工业发达国家则绝大多数采用液压胀形法生产金属管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新的先进的冷成形方法以制造金属管件。本专利技术采用烷烃类混合填料Polycyclic hydrocarbon(简称PCH)作传压介质,藉助模具,在多向液压成形机上对金属管坯进行轴向补偿变形,整个成形过程在冷态下一次完成。本专利技术用以制造T型及+字型接头,小曲率半径弯头等各类金属管件。金属管件烷烃填料冷成形技术具有独创性,迄今为止国内外未见报导。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液压胀形法相比,具有设备结构简单,控制系统简化,模具费用低廉,产品质量有可靠保证等优点;与橡胶凸形法相比,具有压力参数可调,金属变形均匀,填料价格低廉且能反复回用等特点,PCH烷烃填料是一种能适应不同工艺条件的多成分的有机混合物,无臭无味,对人体无害,不腐蚀设备,对模具有润滑作用,且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是一种理想的传压介质。本专利技术为金属材料的无切削、少切削深加工提供了新的途径。采用烷烃填料冷成形方法制造的金属管件经国家权威检测机构-上海市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符合美国ANSI B16.22-1980标准。(见附件)PCH烷烃填料的配制方法将175%~90%,24%~20%,20.3%~5%,三种成分混合,予以加热,温度为80℃~150℃,时间为10~30分钟,混合均匀后,倒入不同规格的园柱形模具中,冷却成形后取出,按管坯长短切断备用。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以船用耐高压等径T型紫铜管接头为实例。紫铜管规格Φ25×2mm,牌号T2,加工设备50t多向液压成形机。将Φ25×2mm的紫铜管坯切成100mm长,经温度600℃,时间20分钟的软化处理后,清除氧化皮。随后是装料,将配制好的PCH烷烃填料装入紫铜管坯内,如图一所示。填料成分为185%,213.5%,21.5%。接着是定位,启动推杆,使坯料处于模具的中心位置,如图2所示。定位后合模,在垂直方向上将上、下模具压紧紫铜管坯,如图3所示。合模后,在水平方向左右两边推杆上同时施加推力,压力大小为5~20MPa,时间1分钟,沿紫铜管坯轴向加压,管坯金属在压力作用下随PCH烷烃填料的流动而成形,如图4,图5所示。适当控制轴向推进压力的大小与填料成分,便能符合不同类型及不同规格管坯材料的变形要求。紫铜管件成形后即卸载,放松上、下模具,退除左右两边推杆的推力,由顶杆将工件顶出,如图6所示。管件成形后取出,经平头、精整即成T形接头,并回收PCH烷烃填料。权利要求1.一种制造金属管件的冷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金属管件时,采用PCH烷烃填料作传压介质,藉助模具,在多向液压成形机上对金属管坯进行轴向补偿变形,整个成形过程在冷态下一次完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CH烷烃填料成分为175%~90%,24%~20%,20.3%~5%。混合后加热,温度为80℃~150℃,时间为10~30分钟。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等径T型紫铜管接头成形过程中,应对水平方向左右两边推杆同时施加推力,压力大小为5~20MPa,时间为1分钟。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等径T型紫铜管接头时,PCH烷烃填料的成分为185%,213.5%,21.5%,温度为120℃,时间为20分钟。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造金属管件的冷成型方法。制造金属管件时采用烷烃填料(PCH填料)作传压介质,藉助模具,在多向液压成型机上对金属管坯进行轴向补偿变形,整个成型过程在冷态下一次完成。本专利技术为金属材料的无切削、少切削深加工提供了新的途径。文档编号B21C23/12GK1053024SQ91107329公开日1991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1991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1年2月11日专利技术者平柏思, 齐子文, 何业繁 申请人:上海有色金属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金属管件的冷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金属管件时,采用PCH烷烃填料作传压介质,藉助模具,在多向液压成形机上对金属管坯进行轴向补偿变形,整个成形过程在冷态下一次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柏思齐子文何业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有色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