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溶型丙烯酸酯印花台板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把单体按醋酸乙烯2—3%、甲基丙烯酸甲酯1—2%、丙烯酸丁酯10—20%、丙烯酸乙酯5—10%、丙烯酸6—10%的配比称量好后混合均匀成混合单体,作为初聚体和滴加液备用;在反应釜中先加入去离子水、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升温,加入引发剂,搅拌约半小时,加入混合单体的1/4—1/3,搅拌半小时,开始滴加剩余的混合单体,得半成品;然后取上述半成品100Kg,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浓度15—20%的氨水10-20Kg,状态慢慢变稠,得成品。其不但具备对压力敏感的粘结特性,而且还能满足应用的基本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可使柔软的纺织品平整牢固地附着于印花台板上,保证印花的顺利进行和准确的套印精良。要求这种粘合剂能在瞬间将纺织物固定于台板上,持粘时间合适,以使印花结束后织物易于剥离,不会污染纺织物,俗称这种粘合剂为台板胶。市场上常见的台板胶有淀粉型、蜡脂型和合成树脂型三类。其中,淀粉类台板胶重复使用性很差,蜡脂类粘合力低,且受温度影响很大,因此,这两类台板胶已逐渐被淘汰,其中合成树脂类由于具有高的粘合强度而逐渐成为台板胶发展的主流。丙烯酸类台板胶因为原料价廉易得,生产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聚丙烯酸酯类台板胶由于粘接强度较高,重复使用性能优良,近来发展很快,其中本专利技术乳液型丙烯酸酯类台板胶由于采用水作为溶剂,无毒无污染,粘结力强,重复使用性好,其加工的产品可直接用于食品包装和医疗卫生用品,属于环保型产品,因而逐渐为纺织印花行业所接受。表征台板I父粘结性能即粘结力的指标有四种初粘力T,粘结力A,内聚力C和粘基力K。现在技术问题例如T > A,则对压力不敏感;若A > C,则揭除胶粘制品时会出现胶层破坏,导致胶粘剂沾污被粘表面,拉丝或粘背等弊病;若C > K,就会产生脱胶(胶层脱离基材)的现象。制备一种台板胶,满足T〈A〈C〈K的关系,即台板胶不但具备对压力敏感的粘结特性,而且还能满足应用的基本要求,成为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但具备对压力敏感的粘结特性,揭除胶粘制品时不会出现胶层破坏,且不会产生胶层脱离基材现象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所述方法包括乳液聚合和增稠两步; 所述乳液聚合所需原料质量百分比如下 单体醋酸乙烯 2—3% 甲基丙烯酸甲酯I 一 2% 丙烯酸丁酯 10 — 20% 丙烯酸乙酯 5 —10% 丙烯酸6 —10% 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K12) 0. 2-0. 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 3 — 1% 引发剂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钠 0. 1—0. 2% 溶剂去离子水余量 具体乳液聚合工艺如下 首先把单体按配比称量好后混合均匀成混合单体,作为初聚体和滴加液备用; 在带有冷凝回流装置和滴加装置的塘瓷反应釜中先加入去离子水、K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升温,升温到70±2°C,加入引发剂,升温到73±2°C,搅拌约半小时,加入混合单体的1/4一 1/3,搅拌半小时,开始滴加剩余的混合单体,滴加2. 5—3小时,滴加期间,温度恒定68— 75°C,滴加完后恒定70°C左右,保温搅拌2 — 2. 5小时,降温到室温,得半成品;所述增稠采用碱增稠,其方法如下取上述半成品100 Kg,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浓度15—20%的氨水10-20 Kg,状态慢慢变稠,得到理想的成品。 为了施工的方便,在有的时候对乳液的增稠性有更高的要求,增稠方法有碱增稠、增稠剂增稠、溶剂增稠等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碱增稠,碱增稠优点除原料易得价廉外,最大优点是提高乳液的稳定性,使增稠后的乳液粘度在较长一个时间段内变化不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水溶型丙烯酸酯印花台板胶,不但具备对压力敏感的粘结特性,而且揭除胶粘制品时不会出现胶层破坏,不会产生胶粘剂沾污被粘表面、拉丝或粘背等弊病;且不会产生脱胶(胶层脱离基材)的现象,能满足应用要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各实施例所用的物料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实施例1-5 首先按下表I把单体按配比称量好后混合均匀成混合单体,作为初聚体和滴加液备用; 在反应釜中先加入去离子水、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升温,升温到70±2°C,加入引发剂,升温到73±2°C,搅拌约半小时,加入混合单体的1/4一 1/3,搅拌半小时,开始滴加剩余的混合单体,滴加2. 5—3小时,滴加期间,温度恒定68— 75°C,滴加完后恒定70°C左右,保温搅拌2 — 2. 5小时,降温到室温,得半成品; 然后,取上述半成品100kg,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浓度15 — 20%的氨水,溶液状态慢慢变稠,得成品。表I :单位kg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乳液聚合和增稠两步; 所述乳液聚合步骤中,原料质量百分比如下 单体醋酸乙烯 2—3% 甲基丙烯酸甲酯I 一 2% 丙烯酸丁酯 10 — 20% 丙烯酸乙酯 5 —10% 丙烯酸6 —10% 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0. 2-0. 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 3 — 1% 弓I发剂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钠 0. 1—0. 2% 溶剂去离子水余量; 所述乳液聚合工艺如下 首先把单体按配比称量好后混合均匀成混合单体,作为初聚体和滴加液备用; 在反应釜中先加入去离子水、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升温,升温到70 ± 2 °C,加入引发剂,升温到73 ± 2 °C,搅拌约半小时,加入混合单体的I/4— I/3,搅拌半小时,开始滴加剩余的混合单体,滴加2. 5—3小时,滴加期间,温度恒定68— 75°C,滴加完后恒定70°C左右,保温搅拌2 — 2. 5小时,降温到室温,得半成品; 所述增稠步骤采用碱增稠,其方法如下取上述半成品100kg,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浓度15 — 20%的氨水10-20 kg,状态慢慢变稠,得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为带有冷凝回流装置和滴加装置的塘瓷反应釜。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特征在于首先把单体按醋酸乙烯2—3%、甲基丙烯酸甲酯1—2%、丙烯酸丁酯10—20%、丙烯酸乙酯5—10%、丙烯酸6—10%的配比称量好后混合均匀成混合单体,作为初聚体和滴加液备用;在反应釜中先加入去离子水、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升温,加入引发剂,搅拌约半小时,加入混合单体的1/4—1/3,搅拌半小时,开始滴加剩余的混合单体,得半成品;然后取上述半成品100Kg,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浓度15—20%的氨水10-20Kg,状态慢慢变稠,得成品。其不但具备对压力敏感的粘结特性,而且还能满足应用的基本要求。文档编号C08F220/14GK102796476SQ20121031454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徐美君, 查鹏程 申请人:江阴市尼美达助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溶型丙烯酸酯印花台板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乳液聚合和增稠两步;所述乳液聚合步骤中,原料质量百分比如下:单体:醋酸乙烯???2—3%??????甲基丙烯酸甲酯??1—2%??????丙烯酸丁酯????10—20%??????丙烯酸乙酯????5—10%??????丙烯酸????????6—10%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2?0.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3—1%引发剂: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钠???0.1—0.2%溶剂:?去离子水???余量;所述乳液聚合工艺如下:首先把单体按配比称量好后混合均匀成混合单体,作为初聚体和滴加液备用;在反应釜中先加入去离子水、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升温,升温到70±2℃,加入引发剂,升温到73±2℃,搅拌约半小时,加入混合单体的1/4—1/3,搅拌半小时,开始滴加剩余的混合单体,滴加2.5—3小时,滴加期间,温度恒定68—75℃,滴加完后恒定70℃左右,保温搅拌2—2.5小时,降温到室温,得半成品;所述增稠步骤采用碱增稠,其方法如下:取上述半成品100kg,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浓度15—20%的氨水10?20?kg,状态慢慢变稠,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美君,查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尼美达助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