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对挤压方法的改进。
技术介绍
镁是地壳表面矿产资源最丰富的金属,我国占世界镁矿资源的1/3。镁是金属结构材料中最轻的金属,其密度仅为1.74g/cm3,是铝密度的2/3。镁合金具有高比强度和比刚度、良好的耐冲击性和抗震性能、电磁屏蔽性能好的特点,有望代替工程塑料作壳体材料,被誉为21世纪可回收且不污染环境的清洁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火车、轻轨列车、电子通讯、家用电器等领域,将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镁合金属于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其塑性差、难进行塑性加工,特别是镁合金薄板生产更困难,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价格昂贵,限制了镁合金应用范围,使镁合金达不到铝合金普及水平。为此,寻找低成本、高效、性能优异、可进一步塑性加工成型的生产镁合金棒材、板材、型材、管材新的工艺方法,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传统镁合金的加工方法只能是热挤压,挤压温度在300~400℃之间,挤压速度较慢,生产效率低,挤出棒材及板材晶粒较大,主要性能指标为延伸率,国内和国际延伸率标准最佳在12%左右。传统的镁合金热挤压方法是将坯料加热到一定温度放入模具中,模具预热一定温度一般低于坯料加热温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微晶镁合金反向温度场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加工:预热挤压模具,将镁合金坯料放入挤压模具中,控制挤压模具温度与坯料表面温度一致或高于坯料表面温度30℃~50℃,坯料心部与表面温度差在100℃~320℃范围内,然后在挤压比为2~64、挤压模冲头速度为20~30mm.S↑[-1]的条件下进行挤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尔德,于洋,王晓琳,胡连喜,刘祖岩,孙宏飞,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