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板材挤压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1867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塑性成型技术领域,涉及到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方法。镁合金板材挤压成型方法采用上、下挤压模挤压。在挤压前,先将镁合金板材的外面包一层薄钢板,然后挤压成型。上挤压模、下挤压模依据工件形状制成,上挤压模式一个系列共有数个,并可依逐次加大成形力度而制成不同形状和尺寸。该方法利用镁合金在高温下塑性提高的特性,给出了合理的挤压温度区间和挤压方法;挤压镁合金板材的特殊处理,及采用特殊形状的上挤压模,有效的防止了镁板的断裂,最终获得了具有均匀壁厚的较大变形的镁合金板材挤压成型工件。(*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塑性成型
,涉及到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镁合金的塑性成型加工技术主要集中在挤压成型、锻造成型、轧制成型等上,但应用还很不广泛。常规的挤压方法还没有应用在利用镁合金板材制备工件上,而锻造方法仅能产生小的变形,当材料变形比较大时,会发生断裂。文献《镁合金上机匣等温精锻工艺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32(4)介绍了镁合金锻造工件精锻工艺方法,该方法变形小,但有较大圆角,壁厚不均匀,有变化,且不适用于镁合金板材挤压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方法,利用该方法挤压成型时,对被挤压的镁合金板材进行特殊处理,使得镁合金板材在挤压成型中尽管变形量很大,工件也不会发生断裂,而且挤压表面质量好,壁厚均匀、美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上、下挤压模挤压,其特征是在挤压前,先将镁合金板材2的外面包一层薄钢板3,然后挤压成型,见图1。其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上挤压模1、下挤压模4依据工件形状制成,其中上挤压模1是一个系列共有数个,并依据逐次加大成形的力度情况制成不同系列形状和尺寸,依次加大变形量,如附图2中的a-椭圆形、b-圆形、c-矩形等;(2)、将镁合金板材2放入自制的电炉中加热至250~450℃,并保温5~30分钟;在保温的同时,将上挤压模1、下挤压模4预热至150~300℃;(3)、将下挤压模4置于压力机上,取出镁板2置于下挤压模上; (4)、用小变形的椭圆形上挤压模,在压力机上挤压,挤压时要防止镁板2过度冷却;(5)、挤压后,采用重新回炉等方法将镁板2加热至与上面相同的挤压温度,再次挤压时,选择变形量大些的圆形上挤压模挤压;(6)、再返回到第五步,选择变形量更大的矩形上挤压模挤压,直到挤压出合格的镁合金坯件,见附图3。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该方法利用镁合金在高温下塑性提高的特性,给出了合理的挤压温度区间和挤压方法;挤压镁合金板材的特殊处理,及采用特殊形状的上挤压模,有效的防止了镁板的断裂,最终获得了具有均匀壁厚的较大变形的镁合金板材挤压成型工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原理图,其中1-上挤压模,2-镁合金板材,3-薄钢板,4-下挤压模。图2是上挤压模系列形状图,其中a-椭圆形,b-圆形,c-矩形。图3是镁合金板材挤压成型工件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采用热作模具钢制作如图1中上挤压模1,做成如图2所示的a-椭圆形,b-圆形,c-矩形等形状的系列上挤压模。做好下挤压模4;准备5mm厚的镁合金板材2,并外包2mm钢板3。将镁合金板材2放入自制的电炉中加热至400℃并保温10分钟;在保温的同时,将椭圆形上挤压模、下挤压模4预热至200℃;如图1,将下挤压模4置于压力机上,从电炉中取出镁板2置于其上,先用椭圆形上挤压模,在压力机上挤压。挤压后将镁板2重新回炉加热至与上面相同温度,预热圆形上挤压模、下挤压模4至同样温度,进行挤压。重复步骤4,选用矩形上挤压模,完成最后挤压。挤压后的坯件经机加工即可制成工件,如图3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采用上、下挤压模挤压,其特征是在挤压前,先将镁合金板材的外面包一层薄钢板,然后挤压成型,其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上挤压模、下挤压模依据工件形状制成,其中上挤压模是一个系列共有数个,依据逐次加大成形力度情况,依次加大变形量,上挤压模被制成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如椭圆形、圆形、矩形等;(2)、将镁合金板材放人自制的电炉中加热至250~450℃,并保温5~30分钟;在保温的同时,将上挤压模、下挤压模预热至150~300℃;(3)、将下挤压模置于压力机上,取出镁板置于下挤压模上;(4)、用小变形的椭圆形上挤压模在压力机上挤压,挤压时要防止镁板过度冷却;(5)、挤压后,采用重新回炉等方法将镁板加热至与第二步相同的挤压温度挤压;再次挤压时,选择变形量大些的圆形上挤压模挤压挤压;(6)、再返回到第五步,选择变形量更大的矩形上挤压模,直到挤压出合格的镁合金坯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塑性成型
,涉及到镁合金板材的挤压成型方法。采用上、下挤压模挤压。在挤压前,先将镁合金板材的外面包一层薄钢板,然后挤压成型。上挤压模、下挤压模依据工件形状制成,上挤压模式一个系列共有数个,并可依逐次加大成形力度而制成不同形状和尺寸。该方法利用镁合金在高温下塑性提高的特性,给出了合理的挤压温度区间和挤压方法;挤压镁合金板材的特殊处理,及采用特殊形状的上挤压模,有效的防止了镁板的断裂,最终获得了具有均匀壁厚的较大变形的镁合金板材挤压成型工件。文档编号B21C23/22GK1672829SQ20041002148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4日专利技术者刘黎明, 董长富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板材挤压成型方法,采用上、下挤压模挤压,其特征是:在挤压前,先将镁合金板材[2]的外面包一层薄钢板[3],然后挤压成型,其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上挤压模[1]、下挤压模[4]依据工件形状制成,其中上挤压模[1]是一个系列共有数个,依据逐次加大成形力度情况,依次加大变形量,上挤压模被制成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如椭圆形[a]、圆形[b]、矩形[c]等;    (2)、将镁合金板材[2]放入自制的电炉中加热至250~450℃,并保温5~30分钟;在保温的同时,将上挤压模[1]、下挤压模[4]预热至150~300℃;    (3)、将下挤压模[4]置于压力机上,取出镁板[2]置于下挤压模上;    (4)、用小变形的椭圆形上挤压模在压力机上挤压,挤压时要防止镁板[2]过度冷却;    (5)、挤压后,采用重新回炉等方法将镁板[2]加热至与第二步相同的挤压温度挤压;再次挤压时,选择变形量大些的圆形上挤压模挤压挤压;    (6)、再返回到第五步,选择变形量更大的矩形上挤压模,直到挤压出合格的镁合金坯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黎明董长富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