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宗富专利>正文

一种用实心棒材挤压成管的冷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153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实心棒材挤压成管的方法及其冷挤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a)将棒材放在中模腔上,压头下行,棒材的中心穿入固定在模具下模的圆形模芯中,棒材形成带有盲孔的管坯,套在模芯上;b)压头上行,离开中模腔,再在中模腔放上一个棒材,压头下行,后放入的棒材将带有盲孔的管坯继续向下挤压,管坯的盲孔打穿,形成管材;c)压头上行,离开中模腔;推板上行,顶杆将先后挤压形成的管材管坯顶出中模腔。冷挤压装置包括具有上、下油缸的液压机和模具,模具由压头、中模、下模、推板组成,中模的中心设有中模腔,下模的中心设有圆柱形模芯,推板上设有至少3根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用实心棒材挤压成管,其金属的致密性比拉伸形成的管材高,加工成本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挤压装置结构设计新颖、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实心棒材挤压成管的方法及其冷挤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加工圆管形金属零部件中,一般都是采用将长金属管先锯成所需要的长度,然后进行冷挤压以及机械加工,金属管材价格比较高,下料时浪费大,而且,无论计算排料,都会丢料,使加工成本提高。金属管材一般是通过拉伸形成,其金属的致密性没有经过挤压成型的管材高,用其加工的圆管形金属零部件使用寿命也没有经过挤压成型的管材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实心棒材挤压成管的方法及其冷挤压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实心棒材挤压成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重量与将要成型的管材的重量相同,已计算好直径、高度的棒材放在挤压模具的中模的中模腔上,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下行,棒材的中心穿入固定在模具下模的圆形模芯中,使棒材形成带有盲孔的管坯,套在模芯上;b)、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上行,离开中模的中模腔,再在中模的中模腔放上一个与步骤a中相同的棒材,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下行,后放入的棒材将步骤a中带有盲孔的管坯继续向下挤压,骤a中带有盲孔的管坯的盲孔打穿,形成管材;而后放入的棒材又形成带有盲孔的管坯;c)、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上行,离开中模的中模腔;启动液压机下液压活塞,推板上行,推板上的顶杆将骤a、将骤b中先后挤压形成的管材管坯顶出中模的中模腔。一种实现上述用实心棒材挤压成管方法的冷挤压装置,包括具有上、下油缸的液压机和模具,所述模具由圆柱形压头、中模、下模、推板组成,压头的法兰盘与液压机上油缸的活塞固定连接;中模通过下端设有的圆形凹陷,与下模的上端设有的圆形凸台配合,将中模与下模连接,下模置于支撑板上;中模、下模通过中模上端圆形凸台上的连接法兰由螺杆固定在支撑板上,中模的中心设有圆柱形中模腔,下模的中心设有圆柱形模芯,压头、中模腔、模芯在同一轴线上;推板置于支撑板的下面,与液压机下油缸的活塞固定连接,推板上设有至少3根推杆,推杆穿过支撑板、下模,均匀分布在中模腔与模芯之间所形成圆环的底部。所述模芯的顶端为球冠形或圆锥形,在球冠形或圆锥形的底部连接一圆柱体的定径带,定径带的下段为小于定径带直径的圆柱体模芯,定径带的长度为2~10mm。定径带的直径即为成型后的圆管的直径,由于定径带长度较短,即可限制圆管的直径,又减少了挤压的阻力。中模腔的直径大于压头的直径0.5~3mm。所述的中模为2~4层,每两层之间通过上下端设有的圆形凹陷,与下一层上端设有的圆形凸台配合连接。多层结构便于加工,使中模腔的长度加工符合要求;两层之间的凸、凹配合连接稳固,不产生位移。在中模腔的上沿设有导口。导口可以起导向作用。中模腔是通过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嵌套在中模上。中模腔采用嵌套式结构,嵌套可以选择高硬度的金属材料加工,提高使用寿命,即便于更换又降低了制造成本。优选的,推板上的推杆为6根,均匀分布。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实心棒材挤压成管的方法及其冷挤压装置,可以用实心棒材挤压成管,其金属的致密性比拉伸形成的管材高,用其加工的圆管形金属零部件使用寿命长,节约材料,加工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冷挤压装置结构设计新颖、合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冷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用实心棒材挤压成管的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2一种用实心棒材挤压成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重量与将要成型的管材的重量相同,已计算好直径、高度的棒材放在挤压模具的中模的中模腔上,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下行,棒材的中心穿入固定在模具下模的圆形模芯中,使棒材形成带有盲孔的管坯,套在模芯上;b)、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上行,离开中模的中模腔,再在中模的中模腔放上一个与步骤a中相同的棒材,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下行,后放入的棒材将步骤a中带有盲孔的管坯继续向下挤压,骤a中带有盲孔的管坯的盲孔打穿,形成管材;而后放入的棒材又形成带有盲孔的管坯;c)、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上行,离开中模的中模腔;启动液压机下液压活塞,推板上行,推板上的顶杆将骤a、将骤b中先后挤压形成的管材管坯顶出中模的中模腔。参见图1所示一种实现上述用实心棒材挤压成管方法的冷挤压装置,包括具有上、下油缸的液压机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由圆柱形压头1、中模2、下模3、推板4组成,压头1的法兰盘11与液压机上油缸的活塞固定连接;中模2通过下端设有的圆形凹陷,与下模3的上端设有的圆形凸台配合,将中模2与下模3连接,下模3置于支撑板5上;中模2、下模3通过中模2上端圆形凸台上的连接法兰6由螺杆61固定在支撑板5上,中模2的中心设有圆柱形中模腔21,下模3的中心设有圆柱形模芯31,压头1、中模腔21、模芯31在同一轴线上;推板4置于支撑板5的下面,与液压机下油缸的活塞固定连接,推板4上设有至少3根推杆41,推杆41穿过支撑板5、下模3,均匀分布在中模腔21与模芯31之间所形成圆环的底部。所述模芯31的顶端为球冠形或圆锥形,在球冠形或圆锥形的底部连接一圆柱体的定径带32,定径带32的下段为小于定径带32直径的圆柱体模芯31,定径带32的长度为2~10mm。中模腔21的直径大于压头1的直径0.5~3mm。所述的中模2为2~4层,每两层之间通过上下端设有的圆形凹陷,与下一层上端设有的圆形凸台配合连接。在中模腔21的上沿设有导口。中模腔21是通过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嵌套在中模2上。推板4上的推杆41为6根,均匀分布。权利要求1.一种用实心棒材挤压成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重量与将要成型的管材的重量相同,已计算好直径、高度的棒材放在挤压模具的中模的中模腔上,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下行,棒材的中心穿入固定在模具下模的圆形模芯中,使棒材形成带有盲孔的管坯,套在模芯上;b)、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上行,离开中模的中模腔,再在中模的中模腔放上一个与步骤a中相同的棒材,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下行,后放入的棒材将步骤a中带有盲孔的管坯继续向下挤压,骤a中带有盲孔的管坯的盲孔打穿,形成管材;而后放入的棒材又形成带有盲孔的管坯;c)、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上行,离开中模的中模腔;启动液压机下液压活塞,推板上行,推板上的顶杆将骤a、将骤b中先后挤压形成的管材管坯顶出中模的中模腔。2.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用实心棒材挤压成管方法的冷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上、下油缸的液压机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由圆柱形压头(1)、中模(2)、下模(3)、推板(4)组成,压头(1)的法兰盘(11)与液压机上油缸的活塞固定连接;中模(2)通过下端设有的圆形凹陷,与下模(3)的上端设有的圆形凸台配合,将中模(2)与下模(3)连接,下模(3)置于支撑板(5)上;中模(2)、下模(3)通过中模(2)上端圆形凸台上的连接法兰(6)由螺杆(61)固定在支撑板(5)上,中模(2)的中心设有圆柱形中模腔(21),下模(3)的中心设有圆柱形模芯(31),压头(1)、中模腔(21)、模芯(31)在同一轴线上;推板(4)置于支撑板(5)的下面,与液压机下油缸的活塞固定连接,推板(4)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实心棒材挤压成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重量与将要成型的管材的重量相同,已计算好直径、高度的棒材放在挤压模具的中模的中模腔上,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下行,棒材的中心穿入固定在模具下模的圆形模芯中,使棒 材形成带有盲孔的管坯,套在模芯上;b)、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上行,离开中模的中模腔,再在中模的中模腔放上一个与步骤a中相同的棒材,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下行,后放入的棒材将步骤a中带有盲孔的管坯继续向下挤压,骤 a中带有盲孔的管坯的盲孔打穿,形成管材;而后放入的棒材又形成带有盲孔的管坯;c)、启动液压机上液压活塞,模具的压头上行,离开中模的中模腔;启动液压机下液压活塞,推板上行,推板上的顶杆将骤a、将骤b中先后挤压形成的管材管坯顶出中模的中 模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宗富
申请(专利权)人:钱宗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