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533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包括进油口P1、回油口T1、左工作油口L1、右工作油口R1,所述左工作油口L1处和所述右工作油口R1处均开设阻尼孔通道,转向器处于中位时,所述阻尼孔通道均与所述进油口P1连通或者均与所述回油口T1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转向器停止转动时,负载端工作油口的油压达到平衡,使转向工作及时停止,转向器的灵敏性、可靠性显著提高,消除停止转向时车辆的抖动现象,减少冲击,提高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轮式车辆全液压转向系统的转向器,特别是一种闭心负载全液压转向器。
技术介绍
在当前国内市场,闭心无反应全液压转向器先导流量放大换向阀转向系统经常用于重载工程车辆,如大型叉车、装载机、垃圾车和重量大于100吨以上的其它特种车辆。附图I所示为应用现有闭心无反应全液压转向器的转向液压系统原理图,图中1 为转向器、2为流量放大换向阀、3为流量放大换向阀阀芯、4为转向油缸,5-8分别为转向器I的进油口 P1、回油口 T1、左工作油口 L1、右工作油口 R1,9-12分别为流量放大换向阀2的进油口 P2、回油口 T2、左出油口 L2、右出油口 R2。左工作油口 7、右工作油口 8分别联接流量放大换向阀阀芯3左端和右端,当转向器I开始向右转动时,右工作油口 8输出压力油,油液通往流量放大换向阀阀芯3右端,推动流量放大换向阀阀芯3向左端移动,右出油口 12与进油口 9联通,右出油口 12输出压力油,推动转向油缸4工作,汽车完成向右转向工作;当转向器开始向左转动时,汽车完成向左转向工作。由附图I可以看出,在转向器I停止转动回到中位时,左工作油口 7和右工作油口8完全关闭,但是流量放大换向阀阀芯3的其中一端还保留一定的工作压力,即右转向结束时右端保留压力、左转向结束时左端保留压力,流量放大换向阀2的回位弹簧此时也处于压缩量比较小的状态,其预紧力相对比较小,不足以将流量放大换向阀阀芯3推回中位,进油口 9与右出油口 12或左出油口 11不能断开,流量放大换向阀2依然输出压力油,汽车转向工作不能停止。在工程轮式车辆上的反映就是司机停止转动方向盘,转向器停止转动时,车辆会产生明显的抖动,这对乘员和货物产生很大的冲击,弓I发危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采取的方法一般是放大全液压转向器内部配合间隙,即放大转向器阀芯与阀套之间的间隙,在转向器停止转动时,右工作油口 R1和右出油口民之间、左工作油口 L1和左出油口 1^2之间的管路内部的高压油通过转向器内部放大的间隙泄漏出去,使流量放大换向阀阀芯回到中位。这种办法不但降低了转向器正常工作时的产品性能,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毕竟间隙泄漏量是有限的,只能是缓和了车辆抖动的副度。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解决使用闭心无反应全液压转向器先导流量放大换向阀转向系统的工程轮式车辆在全液压转向器停止转动时不能及时停止转向工作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包括进油口 P1、回油口 T1、左工作油口 L1、右工作油口 R1,所述左工作油口 L1处和所述右工作油口 R1处均开设阻尼孔通道,转向器处于中位时,所述阻尼孔通道均与所述进油口 P1连通或者均与所述回油口 T1连通。本技术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与流量放大换向阀、转向油缸构成转向液压系统,在正常转向工作时,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与闭心无反应全液压转向器一样工作。当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停止转动回到中位时,左工作油口 L1和右工作油口 R1的油液通过阻尼孔通道与进油口 P1连通,或者与回油口 T1连通,即与油箱连通,即使流量放大换向阀的阀芯两端通过左工作油口 L1和右工作油口 R1与油箱连通,达到流量放大换向阀的阀芯两端压力平衡,从而使流量放大换向阀的回位弹簧能迅速使流量放大换向阀的阀芯回到中位,使得流量放大换向阀的进油口 P2与流量放大换向阀的左出油口 L2或右出油口 R2及时断开,切断转向油路,及时停止转向工作。所述左工作油口 L1处和所述右工作油口 R1处的所述阻尼孔通道至少为一个。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转向器停止转动时,负载端工作油口的油压达到平衡,使转向工作及时停止,转向器的灵敏性、可靠性显著提高,消除停止转向时车辆的抖动现象,减少冲击,提高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图I为应用现有闭心无反应全液压转向器的转向液压系统原理图;图2为应用本技术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的转向液压系统原理图;图3为实施例I中本技术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中位时结构展开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I中本技术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右转向时结构展开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I中本技术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左转向时结构展开示意图;图6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视图I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图8为实施例2中本技术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中位时结构展开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3的阻尼孔通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B-B剖视图;图11为实施例4的阻尼孔通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C-C剖视图;图13为实施例5的阻尼孔通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D-D剖视图;图15为实施例6的阻尼孔通道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E-E剖视图;图17为实施例7的阻尼孔通道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的F-F剖视图;图19为实施例8的阻尼孔通道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9的G-G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I :如附图2所示,I为本技术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2为流量放大换向阀、3为流量放大换向阀阀芯、4为转向油缸,5-8分别为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I的进油口 P1、回油口 T1、左工作油口 L1、右工作油口 R1,9-12分别为流量放大换向阀2的进油口 P2、回油口 T2、左出油口 L2、右出油口 R2,13为左工作油口 L1处和右工作油口 R1处开设的阻尼孔通道;左工作油口 7、右工作油口 8分别联接流量放大换向阀阀芯3左端和右端。应用本技术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的转向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当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I开始向右转动时,右工作油口 8输出压力油,油液通往流量放大换向阀阀芯3右端,推动流量放大换向阀阀芯3向左端移动,右出油口 12与进油口 9联通,右出油口 12输出压力油,推动转向油缸4工作,汽车完成向右转向工作;当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I开始向左转动时,汽车完成向左转向工作;当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I停止转动回到中位时,阻尼孔通道13全部与回油口 6连通,油液回到油箱,即左工 作油口 7和右工作油口 8全部与回油口 6连通,使流量放大换向阀阀芯3两端压力平衡,从而使流量放大换向阀2的回位弹簧能迅速使流量放大换向阀阀芯3回到中位,使得流量放大换向阀2的进油口 9与流量放大换向阀2的左出油口 11或右出油口 12及时断开,切断转向油路,及时停止转向工作。如附图3所示,本技术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与现有闭心无反应全液压转向器结构相同之处在于转向器的阀体、阀套、阀芯均为圆柱形,阀芯在阀套内部,阀套在阀体内部。所有矩形线为阀芯上的过油槽,所有圆为阀套上的过油孔,转向器的进油口 5、回油口 6、左工作油口 7、右工作油口 8和与计量装置连通的矩形14为阀体内部的环形槽,阀体内部的回油口 6与阀套上的四个过油孔15连通并回油箱,阀体内部的左工作油口 7与阀套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闭心负载平衡式全液压转向器,包括进油口P1、回油口T1、左工作油口L1、右工作油口R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工作油口L1处和所述右工作油口R1处均开设阻尼孔通道,转向器处于中位时,所述阻尼孔通道均与所述进油口P1连通或者均与所述回油口T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刚何平
申请(专利权)人:怀特中国驱动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