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轴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872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轧机轴承装置,是对复二重轧机轴承装置的改进。技术方案是在轧辊辊径上安装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用于承受径向力,在该轴承外测安装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用于承受轴向力。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小了轴承装配时的轴向间隙,消除了“轴窜”现象,提高了轧机工作的稳定性,方便了轴承装配。(*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轧机轴承装置,是对复二重轧机轴承装置的改进。目前,在复二重轧机上的轧辊两端采用的轴承装置为四列短园柱轴承和单列向心球定位轴承,四列短圆柱轴承用于承受径向力,单列向心球定位轴承用于承受轴向力。这种轧机轴承装置存在的问题是如果拧紧单列向心球定位轴承,使得轴承球体与轴承内、外圈的接触线变短,有时甚至由线接触成为点接触,容易磨损、烧坏轴承,影响轧钢生产;如果不紧单列向心球定位轴承,造成轴承窜动和轧辊窜动,使轧制过程不稳定,影响产量质量,同时也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上述问题给轴承装配时带来很大困难。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轧机轴承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防止烧坏轴承和轴向窜动,便于装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轧辊辊径上安装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用于承受径向力,在该轴承外侧安装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用于承受轴向力,当轴承的锁紧母锁紧后,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的球体与轴承内、外圈仍为线接触成理想工作状态。采用本技术,减小了轴承装配时的轴向间隙,消除了“轴窜”现象,提高了轧机工作的稳定性,减少或防止了烧毁轴承事故的发生,方便了轴承装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本装置由四列圆柱滚子轴承(1)、双内圈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2)轴承套(3),锁紧螺母(4)和防尘帽等组成,四列圆柱滚子轴承(1)安装在轧辊辊径(6)上,该轴承的外面安装双内圈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2),锁紧螺母(4)将轴承锁紧,轴承套(3)用于固定防护二套轴承,防尘帽(5)用于保护轴承使用。当轧辊(10)转动时,四列圆柱滚子轴承(1)用于承受径向力,双内圈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2)用于承受轴向力,当锁紧螺母(4)锁紧后,双内圈双列向心推力球轴中的球体与该轴承内外圈仍呈线接触,避免了烧坏轴承,防止了“轴窜”发生。权利要求1.一种轧机轴承装置,包括轴承套(3)、四列短圆柱轴承(1),安装在轧辊辊径(6)上,其特征在于轧辊辊径(6)上四列短圆柱轴承(1)的外侧装有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2)。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之轧机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2)外侧装有防尘帽(5)。专利摘要一种轧机轴承装置,是对复二重轧机轴承装置的改进。技术方案是在轧辊辊径上安装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用于承受径向力,在该轴承外测安装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用于承受轴向力。采用本技术,减小了轴承装配时的轴向间隙,消除了“轴窜”现象,提高了轧机工作的稳定性,方便了轴承装配。文档编号B21B31/07GK2098334SQ9120967公开日1992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6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6日专利技术者武学泽, 王盈权 申请人:唐山钢铁公司四轧钢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机轴承装置,包括轴承套(3)、四列短圆柱轴承(1),安装在轧辊辊径(6)上,其特征在于轧辊辊径(6)上四列短圆柱轴承(1)的外侧装有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学泽王盈权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钢铁公司四轧钢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