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钢方法及设备,尤其是一种生产薄板的连铸连轧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自90年代实现工业化、商品化以来,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先后有CSP、ISP、CPR、DANIELI等型式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方法问世。但除CPR方式以外,其他几种均以结晶器下部点压下连续带液芯铸轧方式出现。它是以数对支撑辊以不断收缩辊缝的方法连续对带液芯的连铸坯实施压下,集小变形量为大变形量,最终将液芯轧合。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是由于连铸坯在高温下的强度和塑性很低,变形量一大,轧件容易产生内裂或漏钢。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很多对支撑辊,而且结构比较复杂,控制和变换连铸坯规格比较困难。CPR工艺则与其不同,只采用两对轧辊在液相穴末端实施强压下从而大大减化了工艺和设备。但这种方法由于采用的是一对水平辊对铸坯进行液芯轧制,铸坯的应力状态不好,薄板坯上下面由于静不定弯矩的作用,在液芯轧制时产生内凹,侧边将出现较大的单鼓形,坯壳延伸不均匀。轧制时液芯压下率越大,上述问题就越严重,并容易在结晶三角区和上下坯壳内表面造成内裂。实现连铸坯带液芯强压下,而铸件不产生内裂的关键在于铸坯的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薄板的连铸连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内容:钢水经炉外精炼后,由钢包流入中间包,进入漏斗型结晶器,结晶器四角带有斜度,结晶器的出坯厚度为70~100mm;带液芯的薄板坯经二冷区气雾冷却、边角复热后,用高压水去 除薄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进入四辊万能式轧机或经送料辊进入万能式振摆轧机轧制,在其液相穴末端实施带液芯压下,一次将液芯轧合,然后与后面的二辊水平轧机实施连轧,轧出的板带厚度20~30mm,经飞剪分段后送入热卷曲箱卷成板卷,并加热保温; 板卷经开卷机开卷后,经夹送辊进入对焊机,将前后两卷头尾焊在一起,再经高压水除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林,赵红阳,胡小东,李春福,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