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坯连铸连轧机组边部补热的直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675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厚板坯连铸连轧机组边部补热的直轧工艺,其中工艺流程为转炉—LF炉—铸机—板坯断尺—输送辊道—高压水除鳞—立辊定宽—粗轧—热卷箱—飞剪切头切尾—高压水除鳞—精轧—层流冷却—卷取为成品,其特点是采用铸坯直轧及边部补热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效果在于:取消加热炉、采用快速轧制工艺,在各环节上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利用铸坯内部潜热能量,采用边部补热,避免轧件边部混晶缺陷的产生,本发明专利技术轧制周期短,减少了轧件在线温度的损失,实现在相变以上轧制,保证了轧件的质量,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节约能耗约0.9GJ/t,提高成材率达0.5%,重要的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现为冶金轧钢技术提供了一个节能、高效生产的新方向。(*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轧钢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厚板坯连铸连轧机组边部补热的直轧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加剧,冶金行业作为能耗大户,产能扩充与能源匮乏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矛盾,节能降耗高效的生产工艺成为冶金企业的主要研究方向,近年冶金企业兴起的连铸连轧工艺为节能降耗提供了发展方向,按常规的连铸连轧工艺生产其能耗为463wh/t,但是在连铸连轧的工艺中还能否继续挖掘新的节能途径呢?上个世纪末,一些钢铁企业试图对铸坯采用直轧工艺,利用铸坯内部的潜热来进一步实现节能的目的,但一直没有成功,研究发现,造成这种设想失败有如下的原因,对于230mm以上厚连铸板坯来讲,首先它的浇铸速度只能在1.0m/min~1.8m/min,否则会造成漏钢,按照此速度浇铸出钢,铸坯表面只能达到700℃~800℃,要想实现轧制只能送到加热炉内加热,无法实现直轧;对于100mm以下铸坯来讲,铸坯出钢温度1050℃~1100℃,经输送辊道、高压水除鳞到粗轧机时温度降到950℃~900℃,继续轧制时由于中间坯薄,散热Q散>潜热Q潜表现轧件温度降低,到达精轧机组前温度只能达到750℃~800℃保证不了轧件在相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厚板坯连铸连轧机组边部补热的直轧工艺,它的工艺流程为转炉-LF炉-铸机-板坯断尺-输送辊道-高压水除鳞-立辊定尺-粗轧-热卷-飞剪切头切尾-高压水除鳞-精轧-层流冷却-卷曲为成品,其特征在于采用铸坯直轧工艺,具体的工艺参数如下:    1)采用紧凑式布局,取消常规的加热炉,铸机与轧线在同一中心线上;    2)铸坯的浇铸速度为2.0m/min~3.5m/min,铸坯的温度为1000℃~1100℃,铸坯尺寸为100mm~200mm×900mm~2000mm×9000mm~20000mm;    3)采用短距离、高速直通式辊道,其辊道长15m~20m,辊道的传动速度为0.5m/s~1.5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东杨旭关菊徐世帅高英斌王国明刘威乔立峰孟刚吴树建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