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镁合金薄板带连续铸轧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6721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形镁合金薄板带连续铸轧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铸轧的工艺方法,采用配料及熔制→分配器→连续铸轧→温轧→精整→表面处理→制品包装;利用熔体在半固状态下成形并经受轧制变形的特性,根据不同牌号合金的凝固温度范围、热容及其流动性,针对制品的不同宽度和厚度要求,设计出不同的分配器,来控制镁合金在“凝固-变形区”的性状,将原料投入感应式熔炼炉直至配料完全熔化;镁合金熔体从熔炼炉经输液泵泵入分配器,镁合金熔体由分配器均匀地流向铸轧机配置的两个轧辊之间的辊缝;从而实现金属从熔体到具有变形状态的板/带材,经一个连续铸轧工序道次直接完成。(*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加工
,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在变形镁合金薄板的加工过程中,采用将配料进入熔炼炉内熔炼成镁合金;合金熔体经半连续铸造成扁锭坯;再进行铣面、探伤、锯切后;再经均匀化退火、加热、热轧成板坯;然后再经温轧/冷轧成薄板。即采用配料及熔炼→半连续铸造(扁锭坯)→铣面→探伤→锯切→均匀化退火→加热→热轧→温轧/冷轧→精整→表面处理→制品包装入库等工序。该工艺方法流程较长,板坯在常温下难以塑性加工,成品率低,1.0mm镁合金薄板成品率仅为20%左右;且有能源消耗大、金属损耗多、成本过高等缺点。并且这种方法只能单片式生产,不能像铜、铝、钢材那样带式法连续轧制,因而生产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其大大缩短工艺流程,提高成品率(1.0mm镁合金薄板成品率可达60%以上),降低能耗,并显著提高镁合金的塑性,解决了镁合金在常温下难以塑性加工的难题,为镁合金带式轧制开创了有利条件。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采用配料及熔制→分配器→连续铸轧→温轧→精整→表面处理→制品包装;利用熔体在半固状态下成形并经受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形镁合金薄板带连续铸轧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铸轧的工艺方法,采用配料及熔制→分配器→连续铸轧→温轧→精整→表面处理→制品包装;利用熔体在半固状态下成形并经受轧制变形的特性,根据不同牌号合金的凝固温度范围、热容及其流动性,针对制品的不同宽度和厚度要求,设计出不同的分配器,来控制镁合金在“凝固-变形区”的性状,将原料投入感应式熔炼炉直至配料完全熔化;镁合金熔体从熔炼炉经输液泵泵入分配器,镁合金熔体由分配器均匀地流向铸轧机配置的两个轧辊之间的辊缝;从而实现金属从熔体到具有变形状态的板/带材,经一个连续铸轧工序道次直接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磊马克定娄花芬李向宇张大全孙林生刘阳黄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